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开发及多样性

2016-05-30 05:52谢玉星
亚太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德育功能音乐教育高职院校

谢玉星

摘 要:新时期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的把握德育教育的内涵,让德育教育能够进一步创新发展,现在高职院校逐年增加,不断扩招,因而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更显重要。本文主要介绍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开展的实质性意义,并且探究目前德育教育面临的瓶颈,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多样性的实施手段让高职音乐德育教育更上一个高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开发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170-02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最近几年高职院校不断扩招,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了压力,这将为德育教育的开展带来更大的难度。所以面对这一实际问题,就要求在音乐教学方面深入德育教育理念,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学做事。

一、音乐教育德育活动开展的实质意义

(一)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从古到今,无论国内和国外很多音乐家对于德育教育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重要的教学方法,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乐以致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通过这句话就能充分的体现出音乐和道德之间的关系,音乐能够在听的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操,震撼人的心灵,心理学家指出声音的感受与光线感受相比较,与情感联系更密切,也更直接,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情感也容易得到共鸣。我国著名的音乐家贺绿汀也曾经说过,一个人的音乐修养能够带动这个人在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影响力,如果经常接触优美的音乐,就能让人的思想更纯洁,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人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从古至今都密不可分,通过音乐培养道德更是被很多人认同和使用的有效方法,音乐和道德的关系,让音乐和德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音乐是一种德育语言方式

常规的语言表达只能表达一部分语言内容,但是音乐语言是能够全篇托出心意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综合把握心理意蕴。由于部分意向和情感的观念的限制,运用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不能具体表达出人的情感因素,就要求运用音乐的模糊表达方式,比如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具有爱国之情的歌曲《国歌》在歌曲演奏中都会感悟到听众的心理,震撼听众的感受,通过演唱《黄河大合唱》让歌者和听者都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音乐是德育情感方式

音乐语言的开展主要以逻辑为主要的出发点,并且遵循情感逻辑,表达文学中的情感描述方面的内容,因而可以理解成情境复制。不同音乐的情境模式传达的通用信号不同,因而表达出来的情感基调也不同,由于人的情感尤为复杂,因而多项表达方式在情感中是经常出现的情况,音乐就是运用这类表达方式。比如,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可以让人心情放松,有快乐和愉悦的感觉;另外《二泉映月》体现出对不平等旧社会的深切控诉之情,因而也是阿炳正义和坚强的内心写照。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人的感悟不同,如音乐曲调舒缓让人感觉放松,如音乐曲调可歌可泣那么就让人的心情也跟着跌宕起伏,振奋人心的乐曲让人的精神也随着振奋。由此可见道德情感和音乐情感相互对应,并且形成统一。在德育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思想关系,通过相关形象和相互作用,得到最为直观的结果,并且成为他人的道德思想,形成道德观念意识的教育导入。

(四)音乐是一种德育行为方式

第一,音乐主要是人行为的结果,比如民歌;第二,音乐是声音的延续,因而音乐与人们的行为生活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第三,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行为进行情感表达,所以同样的音乐作品,如果演唱或者表演人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演奏者或者演唱者进行演奏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尤其关于道德情感表达的情况下。如,对弱者的怜悯,对勇者的赞美。不同的音乐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民族符号特征,因而时代性和民族性是历史的鲜明标志。

二、高职音乐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音乐教师音乐意识薄弱

音乐教师大都毕业于师范院校,因而受到过系统化的音乐教育、心理教育,作为教师“育人”是开展教育的核心,因而教师需要了解德育教育对音乐的重要性。但目前音乐教师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自身的专业修养重塑,音乐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研究这些方面,更关注于自己的专业素养形成状况,并且将更多的心思集中在如何将音乐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表现和创造各类音乐的美。所以对于音乐教材的利用、音乐活动和内涵任务等方面的研究就少了,但是教学中很多要求比较肤浅脱离实际要求,可操作性弱。音乐教师将德育教育看成是学校德育工作要求,是班级的行为,班主任需要承担主要教育任务,因而与自己的关系不大。造成学生对思想品德和道德品德方面的关注度缺乏的现象。

(二)教材中德育素材挖掘不够

音乐素材是学生开展音乐教育的依据和基础,那么在编排教材的时候,就要体现出音乐的知识性特点,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德育教育的原则性特点,利用教材内容给学生渗透各类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教会学生做一个市场和社会都需要的人才是德育教育开展的主要作用。面对部分音乐教师音乐意识薄弱的情况,就容易引发德育素材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缺失。德育教育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够突出,主要是隐含在歌曲的演唱形式、音乐欣赏和音乐实践中,因而一些音乐教师如果教学中只是运用单纯的传唱歌曲,不能让课堂有德育教育的氛围,学生也会缺失积极主动挖掘德育教育素材的机会,德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德育教学方法缺失灵活性

常见的德育教学方法比较多,但是在音乐教学中,简单的说教已经不能成为德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因而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音乐教学,通过歌曲教学、欣赏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教学方法不灵活,也不能创设新的教学手段,因而在灵活性方面还有很多可提高的空间。

三、音乐教育德育开发实施过程

(一)从音乐环境方面考虑德育教育开发

1.美好校园铃声

很多院校的校园铃声已经做出初步调整,不在沿用传统的刺耳的“叮铃铃”古老铃声作为上下课的提醒方式,多用优美的旋律或者和声作为新的铃声,这样可以让上课信号更舒缓,安定学生情绪的过程中更能快速的稳定学生上课秩序,下课铃声运用节奏感较强的《蓝精灵》这类歌曲,调动学生活泼情绪的前提下,学生也能拥有快乐的课间活动。这些铃声的改变,打破传统学校严肃的学习环境,给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减缓学生烦躁的学习情绪,更便于校园的规范化管理。

2.推进校园歌曲

歌曲的演唱在整个音乐教学中有更为强烈的优势,学生也通过演唱产生良好的共鸣。学生通过歌曲获得更多的德育教育。比如可以在校园中推广《学习雷锋》这类能够树立人良好品德风尚的歌曲,还有《我爱你,中国》这类能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潮的歌曲。还有通过演唱《我和你》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定期举行歌唱比赛和大合唱这类形式的演出用以推进校园歌曲的发展,通过大型的合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团结的力量,学生不但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更能锻炼自己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二)从教师方面考虑德育教育的开发

1.音乐教师需要为人师表

教师是音乐的实际实施者和操作者,因而在学习和钻研新教材的过程中,要求构建新的课程观念,摸索新的教学方法,要求有更强烈的敬业精神,教师如果不能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里面,那么开展出来的教学活动就算专业也不会生动,更是缺失对自己家乡和民族的热情,因而为了追求教学真善美的热忱,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真正的感受课本内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2、引导学生由个性走向良性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以及礼貌的坐姿。当学进入音乐教室后,教师可以通过特有的音乐让学生起立问好,并且要求学生坐姿标准,演唱的时候要求挺胸抬头,保持良好的面部表情,这些规范性动作的培养不仅让学生的声音较好的从声腔里面传送出来,更能让学生的站姿和坐姿都形成良好的规范,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音乐,调整自己的心态,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通过音乐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教师更要结合教材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德育教育能够渗入到教学的各个方面。课堂阶段小结时,教师要求面临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然后在音乐常规训练中带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习惯,让学生的思维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四、结语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让教育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因而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前行。且能够让高职德育教育的渗透功能发挥的更好。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音乐工作者,就要求树立和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教育精神。以“发展”为前提推行符合时代特色的德育教育理念,并适应当前提出的和谐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高云.论新形势下高职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4):3-5

[2]王蓓蓓.高职院校音乐赏析课应突出德育和美育功能[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3-5

猜你喜欢
德育功能音乐教育高职院校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探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