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里的掌声

2016-05-30 19:17崔红伟
亚太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显性公开课隐性

崔红伟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46-01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课堂教学的生机得到了焕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和魅力得到了提升。在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公开课是一项常规的教研活动。几轮课堂教学公开课听下来,感觉亮点纷呈、获益匪浅。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主动性、自觉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课堂教学回归主体的氛围令人欣喜,“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气象也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逐渐出现。但与此同时,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

其中有一节公开课,课堂上响起了五次掌声,回过头再来回味这五次掌声,却说不清掌声缘何而起!大凡引起鼓掌的多是让我们认可、感动、惊喜、或者是产生了某种共鸣,可是除了掌声的次数,作为听课者的我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是怎么回事?

询问了几位听课的学生:你为什么鼓掌?

学生的回答说:大家都鼓掌,我就鼓掌!

可喜的是学生动起来了,令人担忧的是仍有“存在而不实在,有声而无共鸣”的状态。

鼓掌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现象,具有激励性、参与性、共鸣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是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发挥的一种体现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同学进行评价而掌声鼓励是一种常见的做法。这种做法在六环节(“引、读、做、议、讲、练”等六环节)课堂教学初级阶段,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说,是必要、必须、可行且有效的。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对学生的课堂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向内涵提升方向发展,要增强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相应的也提高课堂掌声的含金量。让掌声更多地因为学生精彩的回答,睿智的思维,飞扬的文采,澎湃的激情,幽默形象的表达而响起!不能停留在老师说“回答得不错,大家掌声鼓励”,“分析得很好,大家掌声鼓励”,这种浅层面的、被动的活动层面之上。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掌声的含金量,增强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进行改善和提高:一方面是教师的“导”,一方面是学生的“动”。

一方面,教师的“导”指的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无论是设境、融情,还是激疑,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是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无论面对是个体的回答,还是集体的讨论,如果恰当的引导缺失,课堂就可能陷入低效的泥淖。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要让他们的思维方向正确、品质优秀、效能较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和评价。

首先,教师的启发的需要要立足文本,根据学情,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设置问题是常用的启发方式,在设置问题之前就要弄清楚文本有什么,如何用文本,要求学生做什么,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在感叹学生“启而不发,诱而不导”之前,我们首先应当反思的是:问题设置的指向是否明确,问题设置的梯度是否合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在哪里?不是说有了提问就有了启发性,如果无效问题,伪问题,甚至误导性问题大行其道,那么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将无从谈起。

其次,教师的引导要注意学习内容的特点、学生认知的规律和思维发展水平。知识性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体验感受性记忆的唤醒状态,已知与未知的差别,旧知与新知的打通,生成到创新的跨越等等,都是教师在进行引导时要考虑的因素。认知的规律告诉我们学习内容时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是符合思维发展特点的。遵循这些原则,我们才能更好地确定引导的起点、方向和终点,才能更好的在学生已知、可知、未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再次,教师的评价要有针对性,方向性和建构性。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要多一些具体的分析,少一些笼统的评定。如果回答得好,好在哪里,有什么价值,哪一点值得肯定,让学生明白了这些,以后也就有了方向性。如果回答得不好,或者错误,问题出在哪里,教训是什么,影响是怎样,如何避免,使学生理解了这些,也就有了建构性。通过教师的评价,要彰显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成果,共同分享学习活动的收获,切实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

另一方面,学生的“动”是指课堂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如果课堂上不能“动”起来,这一节课的效果肯定是值得怀疑的。学生的“动”,内涵是丰富的,形态是多样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的,一种是隐性的。显性的“动”包括声情并茂的诵读,激情澎湃的论辩,精彩的演示等等。隐性的“动”包括静静地聆听,默默地沉思,幽然地情涌等等。显性的“动”,容易做到,隐性的“动”价值更高。雷鸣般的掌声和陶醉的沉静相比,自然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要防止以显性的“动”替代、掩盖、忽视隐性的“动”,避免看起来热热闹闹,一片繁荣,而实质上学生“存在而不实在,有声而无共鸣”。如果课堂上隐性的“动”缺失,可以说学生就是没有真正地动起来,长期如此,不但无益于课堂的效率的提高,还会影响到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独立人格的形成。

学生的“动”要避免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例如,课堂上一个同学发言七八次和七八个同学一言不发的两极分化的现象;某位同学奇特或者搞笑的表达引起全班哄堂大笑的现象等。前者不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养成,后者往往会打断正常的课堂活动,使全班学生无意识偏离正常课堂活动。这些现象是学生思维品质,学习习惯,个性特点的展现,需要老师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地积极关注、及时把控,适时引导,才能逐渐改变,走向高效。

总之,要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在主导作用上下工夫,课前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案,增强对课堂活动开展的主导和应变能力。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要增强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动性,做好课前预习,课中的参与,课后总结,真正让每一节课属于自己,让每一节课有所收获。我们相信回归主体的课堂必将是有活力无穷、精彩高效的,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学生愉快成长的乐园。

课堂上的掌声是可喜的,自主响起的掌声是可贵的,让掌声伴我们一起成长!

猜你喜欢
显性公开课隐性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