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彪
教育是滋润心灵的艺术。
——题记
书香滋润心灵
我是一个教语文的班主任老师。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刚上高中时,条件差,很少有电视,更没有网络,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机会受限,课外书也不多,学生的知识面很窄,求知欲却很高。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在班上开设了读书角,集众人之力订了一些杂志,让每位同学捐赠两本图书来交换阅读。为引导学生的阅读,我还开办了一个“奇文共欣赏”的读书活动,每周用两节晚自习前的15分钟给学生读书报。这本是一个语文活动,长期坚持,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取到了一些出人意料的教育效果,深受学生的喜爱。
一次外出学习,一个周回来后,一个同学跟我说,老师你终于回来了,这个周没人给我们读书,心里面空落落的,总好像差了点什么。我心里为之一动,学生对知识的精神渴求是多么迫切呀,于是,我因势利导,让一部分读书多的同学也加入了读书的行列,既解决了我不在时就没人来给大家读书的问题,还让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一个读书、谈书书香满溢的氛围在班级中初步形成。
特别是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更让我对通过书、通过书中的好文章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滋润学生的心灵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简单的说教所能比拟的。
大概是春节前不久的一天,我意外接到了一个来自远方的电话,一个多年没联系的学生打来的,他目前已是一所大学的中层干部,说过几天回家,要请我吃顿饭,多年未见,我欣然应允。饭桌上这个过去有点内向但成绩优秀很受我赏识的学生侃侃而谈,回忆着那如烟往事,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让人回味无穷的学生时代。突然他问我到,老师,你现在还给学生读书嗎?我说,读呀,不过,时代发展了,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多了,不像你们那个时代,学生求书如渴,所以我给他们读书的时候少了,也不像过去有规律了。我有点怅惘。他说,老师,你要坚持下去呀!我有点好奇,这么多年了,他为何对这项活动情有独钟,于是问到,为什么?他说,有一件事憋在心里多年了,我一直未跟你说过。他说,你不知道呀,当年读高中时,我成绩虽好,但内心苦闷、孤独,高三时甚至很忧郁,有几天我常常爬到教学楼的顶楼,在那里徘徊,甚至萌生一纵下去的念头。我当时听得心惊肉跳,内心深深自责,这么优秀的一个学生有了这么严重的心理问题,我竟然毫无所知,我是多么的失职呀!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也正在这时,晚上的“奇文共欣赏”,你给我们读了一篇好像是《读者》上的文章,当时我觉得写得太好了,字字句句说到了我的心里,有如醍醐灌顶,我的内心一下豁然开朗,忧郁的情绪烟消云散,我的人生因你而改变,这份感恩的情感一直铭刻在心,今天才一吐而快啊。我接连说了两个“惭愧”。
这个晚来的事件,引发了我对教育的再认识:教育是滋润心灵的艺术。
谈心滋润心灵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学生心灵的唤醒,没有学生精神的参与,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班主任老师感到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教育越来越难。不久前碰到一个优秀学生突然在周记中流露出了一种消极情绪,她期中考试成绩稍有下滑,这本是正常现象,我也没有批评她的意思,但她在期中总结中却“先发制人”,谈了一通理想,最后总结到,成绩不必太好,中等就行,重庆美食很多,读重大足矣(她的实力可考北大),还让我别找她谈话,颇有点玩世不恭。我心里一沉,她怎么了,我十分欣赏的一个学生,怎么会一下子失去了进取心呢?但此时找她谈,有效果吗?我想暂时晾她一晾,静观其变。果然,没过几天,她憋不住倾诉的欲望,在周记里隐隐约约描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甚至发出了“人活着有什么意义”的感叹。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震撼,觉得要跟她好好谈一谈了。
在貌似轻松的聊天中,我逐渐走进了她的心灵,感知到了她的心结。原来这个孩子出身于一个单亲家庭,父母离婚时把她判给父亲,但父亲后来再婚,对她关心很少,她只好跟母亲生活,母亲忙于生计,对她照料得也不多,亲人关心的缺失,导致了她内心的孤独寂寞,而这份孤独和寂寞又无处倾诉、无法排解,于是悲观情绪油然而生。我洞察了她内心隐秘的情感,抓住了教育的契机。我就从她周记中发出的一问“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谈起,谈苏格拉底、谈康德,谈叔本华,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活着是为什么?”肯定了她的哲学思考,并告诉她读大学时还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这些问题,然后我又顺势把谈话引入到了家庭问题,让她谈困惑,谈困难,表达老师对她的真诚的关心,使她深受感动、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这个孩子最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大。
这使我深深感受到,只有走向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学生的情感零距离接触,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教育的真诚,学生才会从心理上接受老师,从而接受老师的教育。谈心可以滋润心灵。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