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案导学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2016-05-30 01:13周波
关键词:学案导学法自主学习

周波

摘 要:“学案导学法”的研究重心在于“学案”加“导学”。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思路的体现,而学案是学生学习思维的体现;学案本身的成分包括教师完成的部分(导的部分)以及学生完成的部分(探的部分)。导学是指在教师及学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这种“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真正实现了新课程要求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关键词:学案导学法;自主学习;引导点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27-2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的化学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而台下的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整个课堂显得冷冷清清;也经常听到学生的抱怨:化学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更有学生觉得新课程实施以来随着课程门数和学习内容的增加,课业负担不减反重。究其原因,都是因为这些课堂教学仍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一般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案进行教学,更多地考虑如何把课讲得精彩完美,却较少顾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他们并不清楚教师将要讲什么、怎么讲,盲目地沦为记笔记的机器,课堂上根本没有多少思考和消化的时间,丝毫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和轻松,这就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影响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笔者通过各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对比,发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入手,把传统的“教案”逐步改革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助式“学案”。这种“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借助学案改进现行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真正实现了新课程要求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学案导学”的优点

“学案”,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指导学生的方案,既是教师的教学提纲又是学生的学稿,为教师与学生合用,其内容主要围绕“学”而编制,是“明确目标、知识梳理、巧设问题、例题分析、当堂反馈、评价矫正”的有机统一体,是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也是教师的教学智慧的形象展示。“学案导学”的目的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步骤为指引,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导学案指导学生预习、自学、交流、解惑。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学案导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根据学案,能清晰地掌握老师的教学思路,提高了课堂听课效率;每张“学案”都备有适当的课堂练习,教师在习题讲解时注重了学法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先学后教、以问题承载知识,导学导练、当堂达标”的预期目的。

三、“学案导学”的实施

1.科学设计,编制学案。

学案的编制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对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有效预设,能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内容,使学与导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案的编制是学案导学的准备环节。

(1)一般原则

课时划分原则: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尽量一课一案。

分层要求原则: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学情,让它们都能有所发展。

学法强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注意其实效性与发展性,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循序渐进原则:学习内容要由浅入深,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并且注意及时反馈矫正。

(2)基本内容、格式

学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引导、思考讨论、达标训练、当堂反馈等环节。

在编制学案时,应依据课标要求、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等情况而变,一般可分为填空式、图解式、图表式、习题式、问题式等。格式应灵活多样,注重实效。实际上一个学案往往是以上几种形式的综合运用,从而给学生以明确的思维导向,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基本方法

1)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设计学案的时候,从学生的接受角度,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教”与“学”的关系,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实现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2)分析该课时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

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题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情况等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4)通过达标训练及时反馈和巩固学习效果。

学案设计的最后环节,还要对学生自学探究后的情况进行自查巩固。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以及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再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帮助学生及时地从练习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引导,达到消化和巩固的目的,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

2.引导点拨,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点拨是指学生在学案引领、教师适时点拨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主学习活动,它涵盖了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教师点拨等环节,以达到学生初步解决简单问题,充分暴露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和问题的目的,从而帮助学生攻克疑难,逾越障碍,优化教学过程,为进一步合作学习、深层探究奠定基础。自主学习的点拨是学案导学的关键环节。

(1)提出自学要求,做好自学记录。教师可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并依据课标,教材、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所有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参与中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2)课堂上适时点拨。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提示点拨,点拨要紧扣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师要“点”在学生不懂或似懂非懂处,“拨”在学生忽略而与教材重点、难点关系紧密处。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善于提出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探究知识发生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艰苦思维的愉悦,由强调学习结果转变为过程和结果并重。凡是学生能独立完成的,教师不得替代,让学生有充足的思维空间,主动获取知识。疑难之处,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达到思维训练、解决问题的最佳效果。

3.互助合作,交流解惑。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将所思、所悟、所感等有关问题提出来,相互交流以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合作交流是师生集中互动的主要阶段,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延伸、拓展与提升,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再消化,是学习过程的进一步升华,是学案导学的重要环节。通过互助交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与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成高效学习,实现学习目标。

学生在自学的时候,难免会遇到重点疑难问题,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形成共识。学生在交流中还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教师就再次点拨,启发引导。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习,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在交流时,不仅讲解自己探究的结果,而且还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在他人的基础上实现再创。交流中还没有达成共识的,教师要讲清思路,明晰事理,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小组内交流。还可以通过同桌交流、组际交流、师生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仍有疑难不能解决的,学生可以进行申报,师生继续探讨交流。教师要随时掌握学情,逐步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测,必要时教师可组织消化性考试来完成。

教师要注意关注学困生,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交流时也要注意启发、引导、点拨,关注思维训练。同时要紧紧围绕实现学习目标,达到知识的迁移、拓展。

4.当堂达标,及时反馈。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关键之一是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由老师对课堂内容、进度实行调控,使全体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当堂达标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当堂达标的环节,目的就是要做到减负增效,做到知识的当堂掌握和巩固,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始终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通过尝试发现每一堂课都安排形成性测试题可以克服学生惰性,使学生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状态,可以提高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牢固掌握知识。其二,教师根据检测情况,可以及时反思课堂教学,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使得课后辅导的内容和对象更加富有针对性,增强辅导效果,提高质量。

测试的内容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测试的内容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量不宜过多;第二,时间不宜太长,5~10分钟为宜;第三,可采取组间互批等方式,小组之间开展竞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四,教师注意及时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纠正错误。

四、“学案导学”实践的反思

1.体现了“师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学案导学”使“师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发挥到了极致。“学案导学”一改过去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了学案导学和巡查指导上,教师从传统的知识讲解中解放了出来,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则体现在了沿着学案引领的具体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足的自学时间和空间,真正成为认知知识、理解知识、感悟知识、体验获取知识乐趣的第一主人。

2.使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了最大化。学案导学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上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参与具体学习的过程和给予了如何自学的方法;而知识和能力则是学生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所遗留下的深深痕迹,并演变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所依赖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智力因素;因为有了亲身经历,学生便真正体验到了获取知识后的甘甜和喜悦,最大可能的感悟到了书本中字里行间所吐露的哲理和是非曲直,而所有这些又都化作一份份非智力因素,成为促进学生不断追求新知、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健康成长的原动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增效减负。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疑难问题由师生共同研究解决,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可不断促进学生由先学再到会学,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探索,真正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这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和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对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着很好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拓展了课堂时间和空间,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得法,既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达成资源共享。“学案导学”的实施,必然会使教师教育思想进一步端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教师从新的理论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学案的编写及实施教学,对教师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会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必须分工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研究中通过教师集体备课,在合作中打造团队精神,可充分利用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优势来实现资源共享。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法自主学习
高中化学“学案导学法”的实践和应用
英语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研究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法的应用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应用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