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目标下的高职实践教学改革

2016-05-30 10:48:04易素红
亚太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高职教育

易素红

摘 要:高职教育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一种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实践性是高职教育培养方法的重要特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和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实践教学的质量影响教学质量,提高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职业能力。本文阐述了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并就职业能力目标下,高职实践改革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将理论转化成实践经验、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实现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需要为实践教学建设一套完整的体系。高职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方法。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获得职业经验,成长为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性职业人才。当前,高职教育虽然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理念进行办学,实践教育也日渐蓬勃发展,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共性问题。如何改革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成为本文研究重点。

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含义

有研究认为,“实践教学是在实验或现场,依据实验、设计和生产任务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做结合,以学生自我学习和操作为主,从而获得感性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根据以上定义,也有学者指出,在这种定义下,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以“知识”传授形式出发,虽然加强了实践能力培養,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创造和学以致用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育体系根据系统论视角,从目标、内容、管理和保障四要素出发,构建出科学完整的教学实践体系,保证实践教育的开展。高等职业院校实践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以及实践教学支撑和保障体系。各体系各具功能,保证实践教学体系起作用。综合所论,实践教学体系是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的有机联系,是培养学生实践和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系,是目标、内容、管理和保障体系的整合。

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一)教育环境忽略高职

一方面,我国高校招生根据分数,实行分层招录,高职类学生都属于最后一批录取分数最低的学生,这就使得高职类学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企业的重视。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考核取得的证书与社会性考试取得的证书的效力不对等,造成高职生必须具有“双证书”。而学校为了实现业绩,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中,将实践性教学靠拢社会性考试。还有,高职学生参加校外实践虽然已经逐渐推进,但是教育行政法规与劳动法规没有跟上发展脚步,使得高职生得不到保护。虽然国家重视高效实践教育,但是政府没有对高效-企业的实践模式进行鼓励。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企业的成本和责任重大,造成当前校企合作实践的效率低下,没有实际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高职教育起步发展的时间相对落后,造成了高职教育的整体实力落后。在制度体系上,我国教育一直受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管理,教育兴办权、办学权和管理权集中在教育部门,是上级管理下级的总体管理和规划。高职院校只能受国家和教育部门的领导,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这就造成了教育管理缺乏灵活性和实际性。高职教育质量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高职院校管理存在缺陷

高职院校对学生和学校的管理,对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显示,高职类学生的就业率低下,或者就业并不是所学职业,根本原因是高职生缺乏职业能力,没有能力从事相关职业。一些学校受社会环境等影响,忽视对学校学习氛围的营造,人才培养的定位狭小,忽视对学生学习和在校生活的管理。学生在缺乏约束和管教的环境下,任由自身发展,导致学生职业能力参差不齐。

2.缺乏师资力量

高职院校因为自身管理和资金运转等原因,吸收优秀师资的力量并不强。导致师资力量薄弱,无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使得教学缺乏活力。因而也间接导致了学生职业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企业并不依赖高职生

如今,市场化经济迅速发展,就业随着市场行业的变化而出现变化,企业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企业并不会定向学校需求高职生。而造成企业不依赖与高职生的根本原因是,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而高职学校则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组织,这就造成了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利益矛盾。当高职学校提供实践的高职生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制造,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时,便会出现校外实践基地的缺失或者挂名现象。

三、职业能力目标下的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在职业能力目标下的构建,重点是建立清晰明确的目标体系。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教育者会有明确的教学方向,能够保证教学最终目标的实现,高效完成教育。在职业能力目标下的体系,离不开职业能力。实践教学目标体系需要从职业能力目标出发,在对职业岗位以及目标进行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的内容后,制定出内容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性和可评定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1.职业能力体系和目标体系

综合分析职业后,划分出不同职业需要的能力以及构成部分。职业能力体系可以包括基本职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以及创新职业能力。每个职业能力的目标为教学提供了出发点。基本能力的目标是具备相应基本职业能力,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如语言能力、计算机能力,围绕专业要求具备的职业态度、素养和社会活动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的目标是熟练掌握各项专业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技能标准。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是指完成职业活动取得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标准。推动经济发展和科学发展的一个要素是创新,创新在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创新职业能力的目标是完成具体创新活动项目。

2.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轮廓

理论结合实践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出发点,一切需要从实际出发。实践教学体系事一个有机体,高职院校应该根据院校的特点,在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发展处符合自身实际和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在实践教育体系中,完成实践的阶段在于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要围绕职业活动和职业能力要求展开。内容体系是教学开展的具体教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实验、实训、社会实践以及毕业设计等。内容体系具体应该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知识体系,二是实践体系。在一系列环节过程中,教学内容必须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真理。

(三)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离不开学校的管理和师资队伍、技术设备等的组成,是实践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好的管理有助于资源得到合理化配置,提高教学效率。高职院校的组织运行管理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完成,良好的管理有助于教学的有序进行,并且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约束管理。好的师资队伍技术设备设施能够为各个职业的高职生提供优秀的教育力量,保证高职生得到优良的教育以及实践的平台。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自身发展、获得政府支持和企业赞助,从而吸引优秀师资,完善技术设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优秀的资源。

四、结束语

高职教育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為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出符合市场就业的教育。通过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创新出符合高职生的实践教育体系,保证实践教育体系的完整性、综合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高职生教育、就业问题,从而促进教育质量和就业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丰斌,赵喜玲.高等职业教育“四段式”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31):108-109.

[2]唐述荣.高职教育“三位一体化四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1,26(3):56-59.

[3]石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科学时代,2012(17).

[4]张泉.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2(32):248-248.

[5]李平,刘锁娣.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5):23-25.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高职教育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1:42:54
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
价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00:20:39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40期)2016-11-28 04:33:20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2:25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10:41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57:22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25:36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