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教育 培养小学生好品行

2016-05-30 19:42:14文胜余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品行认识榜样

文胜余

【摘 要】百行德为首,立德育为先。学生品德的好坏是评估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做事先做人,良好的品行,是社会发展和竞争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教育 品行 环境 认识 榜样

品行即指品德。是一个人明辨是非,善恶分明的具体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就比较重视品德的培养。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等,都是古人关于培养好品行的智慧心得。

一、培养小学生好品行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小学生的道德品行却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相反由于网络的普及,小学生比以往更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行甚至出现倒退现象。一方面青少年作为社会重要的一员,他们的道德水平更是社会道德水平的体现,另一方面青少年作为我们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品行状况直接关系着新国民的道德水平。同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是纲要战略主题的首要目标。因此抓实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好品行,既是认真落实国家部门的教育方针,也具有深切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好品行

(一)改变态度,重视学生品行的培养

在以往,教师多是以学生成绩的优良与否来评估学生的好坏,成绩好的就是三好学生,成绩不好的就是老师眼里的差学生。教师和家长完全不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这种错误的观念也势必阻碍了学生品行的提高。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好品行,教师首先要有深刻的认识,改变自身态度,不以成绩论英雄。只有教师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品行的发展。

(二)创建优良品德的校园环境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环境对人们的道德水平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良好的品德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它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以及良好的环境熏陶。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和道德水平的发展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创建优良品德的校园环境,对于发展学生的道德水平作用巨大。一方面要加强道德宣传设施的建设工作,在学生的日常活动区域,通过标语、宣传栏、表扬栏等加强道德宣传和学习。另一方面道德水平的高低是不分年龄大小的,所以要倡导全校师生做道德的好榜样,使师生间相互促进,提高道德水平。尤其是加强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建设,使其做到为人师表。

(三)加强《中小学生守则》的学习和贯彻落实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就必须有可以实施的行为准则。小学生还处于意识模糊阶段,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引,让他们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对此,就要加强《中小学生守则》的学习,让他们做到有理有據。进行制度的学习,不同于语文数学的学习,必须要学生能理解领悟透彻,让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日常生活中,以守则为依据,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在守则的指引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长此下去,学生就自然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行。

(四)建立制度,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要有计划,有制度的实施。比如,学校德育处设置的红领巾监督岗,每天对同学们的红领巾佩戴、两操、班级卫生等常规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纳入“文明班级”考核。这就促使孩子们自觉养成佩戴领巾、认真做两操,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等良好习惯,同时也约束他们的言行,时时以一个少先队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再如,在卓越课堂的建设中,班级各小组与小组的竞争,组内生与生的竞争下,同学之间就会相互监督,认真落实学校的规章制度,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与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全校学生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让学生养成自觉守纪、奋发向上等优良品德。

(五)树立道德榜样、培养学生好品德

小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的特性,树立道德榜样,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要多进行古今中外道德模范的故事激励,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的生活周边树立道德榜样。我们一是可以以身边的好老师、好同学为榜样,让学生更加真切的受到鼓舞和感动,鼓励广大学生学习他们工作勤奋、刻苦专研、无私奉献的精神;二是以教材中的人物形象作为孩子们的学习榜样,如学习小英雄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盲童安静、残疾人张海迪、杏林子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好品质;三是阅读名人传记等课外读物,感受满满的正能量。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榜样激励方式,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奋发学习,养成良好的品德。

(六)结合生活实践,培养良好品德

众所周知,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更要落实到生活实践,它容不得半点虚情假意。学生不能在学校是遵守规章制度的乖乖仔,回到家就变成了骄横跋扈的小皇帝。

因此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长和社会更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学校的时候,依靠教师指引,出了学校就得依靠家长的教导。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任重道远。它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道德品行,使之成为社会主义需要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金富林.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J].课程教育研究,2015,27:75

猜你喜欢
品行认识榜样
优良品行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金桥(2018年8期)2018-09-28 02:30:08
浅谈我对秦腔小生舞台表演的认识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40:03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36:31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7:22:59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富川县安监局开展“ 讲道德、有品行” 专题学习研讨会
彭林军:诚实守信 砥砺品行
金色年华(2016年7期)2016-02-28 01:39:03
榜样
网络传播(2009年11期)2009-11-18 04:49:54
榜样
网络传播(2009年10期)2009-10-30 05: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