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拥军
【关键词】 化学教学;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2—0065—01
化学是九年级才开的启蒙课程,课时少,时间紧,升学压力大,要完成教学计划和任务必须进行高效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为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扎实的课前准备,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证
1. 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进行扎实备课。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课堂中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三维目标要和谐统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次,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即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让他们要“吃得饱”;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可以为他们制订一些浅层次的基础性训练和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2. 设计精妙的导入方式。巧妙而恰当的导入犹如一部好乐章的序曲,能够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导入的形式应符合以下要求: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导入,必然能给接下来的教学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提高课堂效率做好铺垫。
二、创造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1. 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让他们始终处于积极探索,不断进取的学习氛围中。
2. 内容要抓住和突出重点。一个课题不可平均用力,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式,就难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这样教学效率必然低下,因此,教师必须要有的放矢。讲解一定要放在重点上,要能体会和预测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引导和突破。每节课都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及时调整,才能确保每节课的高效。
3. 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阅读、探究和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也是讲授化学课的重要方法。教师在上课时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图表、模型、视频、实验装置等直观手段,可形象地展示物质的微观构成、反应过程及实质等。如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看不见,摸不着,要靠学生发挥抽象思维、在立体空间想象中去领会和认识,这对部分学生来说就容易产生学习上的障碍。如果在教学中借助图片、模型、动画来加以突破,效果比教师过多的讲述要好得多,又便于学生对概念的区分。其次更多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再现化学变化过程及其反应原理。如,在向学生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时,借助flash动画演示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学生可清楚地看到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变化,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直观形象地向学生讲解和传授了化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甚至还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开阔学生的视野。
4. 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并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高效的课后训练和检测,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是由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创新反馈的,这一反馈过程需要由作业和检测来完成。课后作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最常见的填空、选择、简答和计算等,可以选一些基础的题目进行巩固;或课后用5—10分钟进行小测验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采取课前提问的形式,把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还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连接在一起写一篇小短文。对于学生习题中的普遍问题进行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且屡屡出现的,将这样的学生叫到办公室一对一地讲解,以加深其印象。各种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这就要求教师事先要根据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对各种习题进行精心筛选。学生将典型的习题掌握了,能做到举一反三时,练习的效果就达到了,这样就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高效课堂。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