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莹
摘 要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激发兴趣是关键,互动评价是重点,营造气氛是亮点,评语激励是动力。
关键词 注重 过程 激发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056-01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科学运用,既能及时指出学生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更能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通过评价,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真正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一、积极评价是手段,激发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给予恰当的肯定与鼓励,如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语言,一个真诚的微笑……都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那么,他对数学必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一点,对那些学习潜能生尤其重要。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不时地观察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进行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愿学、爱学、乐学。如在每节课的复习与导新环节,对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好的表现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以前学的知识,你们掌握得真不错!下面新知识的学习,相信你们的表现会更棒!”
二、课堂观察是前提,互动评价是重点
课堂观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形式之一。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了解学生的性格、态度及在接受知识中所表现的各种思维差异,这些为评价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然而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教师更关注。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及教材资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采取适合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即要做好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更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观察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表现,适时恰当地采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要指导学生学习评价方法,让学生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活动,从外部的转到内在的,从形式的转到实质的,从被动的转到主动的,通过“自评、互评”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三、寓评于情是根本,营造气氛是亮点
“当你走入失败人群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曾走进足以兴奋、鼓励人前进的环境。”这告诉我们,教师要在课堂中要设法为学生创造鼓励他们前进的环境,即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善于发现并激励他们的亮点,使他们全身发亮,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尤其学困生)自尊心的保护与自信心的培养。针对学生基础定起点,面对现实事实上目标。如口算练习的正确率,学困生只要求比前一次有一点进步就给予鼓励。课堂提问,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容易的题让学困生上台板演。当学困生对课堂发言犹豫不决时,教师应及时鼓励:“讇淄В鲜ο嘈拍隳芑卮鹫飧鑫侍猓邓悼础!痹谛∽楹献餮暗敝校笞槌は扔裳Ю党鲎约旱南敕ǎ档煤玫挠勺槌ぴ谌嗫谕菲兰郏?“他的想法很正确,只是表达得不很清楚,希望以后多听同学说,相信你能行”……使学生困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舞。
四、作业评价是常态,评语激励是动力
作业评改作为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历来被教师所重视。对于作业的评价结果,我在作业评价中,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鼓励和激发学生。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如:“方法很正确,如果计算小心就更好,希望你能与粗心告别,与细心交朋友!”作业做得好的, “你瞧,你比以前进步多了,望继续努力,争取更优异的成绩。”“你的作业做得真棒,如果在课堂上你能积极发言,你会更棒。”……及时运用这些肯定性、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并适当给出方法上的指导,不但学生会认真看自己的作业,还把心里话或请求帮助的话写给教师,尤其是不善言语的同学更喜欢用这种方式。课后我主动与他们谈心、交朋友,指导帮助,时时表露“老师喜欢”“你是个有上进心的孩子”,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
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在理解、关心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积极的评价,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