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霞
摘 要:简单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以便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法;应用
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主观思想、数学知识基础,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容易引起质疑,而且在教学细节中,我们常常会忽略教学主导性的回归、学生心理状态平衡等,因此,需要通过情境教学,将被疏忽的教学环节重新归纳到恰当的位置、细节处,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数学问题的设置,要符合生活情境
恰当的问题设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才能引发学生的多维度思考,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加高效、便捷地理解知识难点,解决知识难点,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课堂教学气氛的作用,能够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因此,在保证问题设置生活化的基础上,还要注意:(1)在教材允许的范围内,将问题设置得较活泼、自由,彰显生活气息。(2)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包括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生活经验等),保证学生有能力理解并解决所设置的问题。(3)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及代表性。举个例子,传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全等三角形的图案或者建筑物的某部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将问题设置为:你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全等三角形图案有哪些,画出来,并且展开想象,说说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巧妙的问题设置,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的,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学生可以回答:将桥梁上的全等三角形支架撤除一根,则会引发整个支撑力的下降,会使桥梁倾斜甚至坍塌。
二、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提升情境教学法应用价值
活跃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处在一个积极、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之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及改善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数学对于初中生来说,较为枯燥、深奥,大多数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学习和掌握,再加上传统的灌输式数学教育方式,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更加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极度的厌烦,因此,需要轉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全面推行情境教学法,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即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提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打好基础。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当全面推行落实情境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