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瑞
摘 要: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识解机制能有效地解释许多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语言现象。本文将识解机制引入到翻译美学的理论研究中,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有效地拓展了翻译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
关键词:识解机制;审美客体;审美活动;翻译美学
一、引言
近年新兴的边缘学科-认知翻译学是一门将"认知语言学"与"翻译学"紧密结合的学科,认为翻译从本质上即为在译语中识解原作者在原作品中的原意图。因此,作者认为,将认知语言学中所提出的用于解释语言表达主观性的“识解机制”运用于翻译美学研究中,能够更好地解决翻译理论缺乏方法论的问题,让译者更好地关注审美接受的过程,建立正确的翻译美学观。
二、识解机制
认知语法的著名学者Langacker(1987,1991)在其认知语法框架的著作中提到,识解机制是“人们对于相同的场景,可以采取多样的方法来进行理解的能力”。识解机制这一重要的机制可以细分为五个方面:详略度(specificity)、辖域(scope)、背景(background)、视角(perspective)、突显(salience)。通过对识解机制的研究,语言学者们能够对人们在相同的场景下产生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进行有效的分析。笔者认为,识解机制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仅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其更为重要的功能表现为,它可以用于分析和研究人类言语的主观性以及对翻译中译者的认知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一)详略度
“详”,是指译者对译文做更为详细的处理,这里包括添加词语和各类注释;“略”,指对较为复杂的原文做简化处理,包括省略部分词语。
(二)辖域和背景
辖域,是指人们对于一些需要灵活使用的概念进行有效地整合及配置。辖域由如下的两个部分所构成:基体和侧面。基体(base)是指人们表述的概念中所参照的辖域基础;侧面(profile)是指在人们的言语中所需要突显的部分。由此我们发现,辖域的概念与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大致相当,因此,可引用认知域中的相关内容来概括辖域的管辖范围。因此,基本辖域包括:三维空间、时间、嗅觉、颜色、触觉、感情等。辖域是由直接辖域和最大辖域这两部分构成的。直接辖域(immediate scope)是指人类言语中拥有相似意义的概念,而最大辖域(maximum scope)则占据了整个语言所涵盖的视野,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些需要被灵活使用的表达式中的最大内容。在语言的词汇层面及语句层面,我们可以使用辖域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三)视角
当人们想要对事物进行描述时,往往涉及到描述着与被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关系,这个就是视角。描述时视角的选择往往与前文中突显及背景息息相关。而透过语言的视角,人们能够解释词类划分、基本句型、言语事件以及所有格、隐喻、主语-宾语、主题-述题、前指、时态等现象。
(四)突显
突显原则分为两类:第一是侧面和基体;第二是射体和界标。作为研究分析词类和句法的重要依据,突显为语法构造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在认知语言学中,语法构造被定义为说话者对周围环境进行概念化过程的反应。
三、翻译美学
大约早在公元前520年左右,孔子就已创儒家美学,提出“尽善尽美”论,“文质统一论”。周烈王四年,孟子提出“仁义为美”,创立了以“仁学”为纲的儒学美学主张。后来,荀子提出了“文质兼顾”,“美善相乐”论,发扬了儒家的美学思想。在西方,译论之芽首先依附在哲学,美学之树上,持续达1800年之久,可以说从西塞罗到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和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以词章美学论翻译,一脉相承。一般认为,西方译论始于公元前古罗马的知名哲学家,政治家和修辞大师马库斯西塞罗和随后的古罗马抒情诗人和讽刺大师昆塔斯霍拉斯。
(一)审美客体和译者审美活动
翻译的审美客体包括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形式系统主要指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等审美信息。非形式系统主要指审美模糊集,是指审美客体中非物质的,非自然感性的,无法凭直观就能推断的非外向成分。非形式系统的审美构成包括“情”与“志”“意”与“象”。
语音层审美信息主要体现在诗歌翻译中。首先是音律和节奏。由于汉英文字语言系统迥异,要在译诗中保留原诗(SL)的音部节奏是不可能的,译者力求做到的是显现译诗(TL)的节奏。英译汉时诗行尾韵的对应是可能的,如果韵式不能对应,也至少可以做到押韵,力求保留原诗的韵美。文字层面的审美信息通常是语言艺术家利用文字手段与音韵手段的巧妙结合构成的修辞格,但这种借助于语音来充实或映衬“形”的修辞立意往往是无法转换的。突出的例子是双关语。语言中的词语是言语篇章中最常见的物态材料,一篇优秀的文章中的用词是原作者精心挑选的,显然,这些符合准、美、精等审美标准的词语是译者对原文进行审美的依据。
(二)审美再现
在文学翻译实践中,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可以帮助译者提高译文的审美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象似原则。王寅(1999a,1999b)在对语言象似性分类的研究中,将语言学的句法象似性分为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标记象似性。而在文学翻译实践中,我们则可以在此基础上,将当中的象似性增加空间象似性以及意象象似性。这样,用译文中的美来模仿原文的美。符合美学中艺术模仿的基本原则。通过对认知语言学中象似性理论的灵活运用,有利于对原作形式审美效果的再现。第二,创作原则。许钧教授(2003)提出,“一篇好的文学翻译不是原作的翻版,而是原作的再生。它赋予原作以新的面貌,新的活力,新的生命,使其以新的形式与姿态,面对新的文化与读者”(许钧2003)。这一对翻译的新的注解,能减少译者对原文信息审美过程中发生的损耗。第三,优化原则。许渊冲(2006)认为,文学翻译中的优化原则划分为语言优化和语序优化。语言优化是指“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选用最合适的译语表达方式”。而语序优化是指译者在不改变原文内容的前提下,采取熟悉的言语表达习惯,依据正确的认知,对译文的句序进行优化重组。
四、识解机制对翻译美学的指导意义
(一)识解机制对审美活动的理论指导价值
译者对于诗歌翻译的审美,能够让认知语言中的识解机制对于翻译美学中审美活动的理论指导价值最大化地体现。译者既需要阅读原文,同时还要创作译文,因此,在翻译中扮演着双重角色。首先,译者需要认真研读原文,将自己的所有情感放入原作。接着,译者需要充分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原文,试图理解原文作者的感受,这样才能最终创作出优美的译文。此外,根据不同的读者的理解及接受能力,译者应当对译文做出适当的调整。因此,识解机制中的背景理论中的语境,即为译者移情入原作,对原作的语言理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考信息。识解机制中的视角的选择能有效解决诗歌翻译中由于历史背景的久远,造成读者对古诗中主语宾语及时态等内容理解的偏差,从而影响读者的正确理解的问题。
(二)识解机制对审美再现的理论指导价值
在言语的表达中,人类为了正确地表述出自己的想法,满足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得到恰当理解的要求,往往通过对相同场景中不同对象进行突显的方法,最终获取多样的语言形式以及表达的方法。这与翻译美学中的象似原则不谋而合,且有着理论指导意义。在翻译中,利用突显来划分词类,分析句法,结合相似原则,用更符合读者理解方式和文化背景的译文,对原文进行艺术模仿,更有利于对原作的审美效果的再现。
五、结语
识解机制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种关键认知方式,能够解释若干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语言现象。将识解机制有效地引入到翻译美学的理论研究中,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有效地拓展了翻译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对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Langacker,R.W.1987a&1991.Func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Vol.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Stanford,Cal.: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