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倪燕?李黎
摘 要:本文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现状的调查情况,探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与途径,进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生 综合素质 分析 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教育。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职教育明确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强调了其既是职业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特殊性。
金融危机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当代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变化,复杂多样的社会发展冲击着学生的道德观,进而出现道德失范现象。及时掌握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现状,加强道德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技术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已明确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训与普通高校不同,其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但许多学生进校后并没认清这一点,综合素质的养成偏离了学校的预期目标,其原因主要如下。
1.应试教育让学生忽略了人文精神的陶冶和人文素质的养成
高中是“鲤鱼跃龙门”的关键时期,学习的目的是考入大学,学习的重点是高考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轻视公共课的习惯,忽略了人文精神的陶冶和人文素质的养成。
2.多元化的大学生活让学生忘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和人文素质的养成
高职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大学每学期开设的课程较多,学习时间与学习方式较高中有较大的变化,这让许多学生无法适应,导致学习困难。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渴望有一个新的起点,慢慢地走上了“重专业、轻素质”的道路,忘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和人文素质的养成。
3.多样化的就业形势让学生放弃了人文精神的陶冶和人文素质的养成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许多高职院校却出现了“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怪现象,究其根源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发生了变化。大多数学生看不上企业的一线工作,不愿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长,却总盯着与专业无关的机关工作。有些企业也对高职毕业生失去了信心,列出了影响高职毕业生健康成长的诸多因素。
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途径探讨
中国工业要发展,急需专业技能过硬且综合素质较高的实用新型人才,而培养这种人才的最佳基地就是高职院校。寻求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成了重要的工作。经调研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有以下方法。
1.利用入学教育引导学生重视综合素质的提升
开展入学教育时可邀请优秀毕业生做报告,让学生知道大学是进入社会的过渡期,除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提高自身修养,增强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
将学生社团成绩与素质教育课程学分挂钩,促使学生重视人文修养的提升。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还可以参加感兴趣的社团,根据学生社团活动的参与程度,在学期结束时对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结合学校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奖励相应的学分。
3.“三证换一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证换一证”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获得三个相关的合格证书后才能在毕业时获得毕业证,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4.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学校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社会,工学交替,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让学生历经磨炼,增长见识。
三、小结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需学校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专业与人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首先,学校要定位清楚。高职院校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职教育,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别于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
其次,要明确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以下才能。
一是素质过硬、技能娴熟的专业能力。
二是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职业理念。
三是开拓创新、敢于冒险的职业意识。
四是敢于竞争、正当竞争的职业勇气。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559/201412/181667.html.(2014-12-10).
[2]马延龙,李世荣,马莉.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探析[J].职业论谈,2009(14).
(作者单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