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输入研究

2016-05-30 22:56尚菲菲任心慧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2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高校英语中国文化

尚菲菲 任心慧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输入中国文化是实现真正跨文化交际的需求,符合通识教育的理念,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缺乏中国文化输入,造成了学习者在实际交际中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窘境。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可行性途径主要为课程大纲设置中国文化模块、提高教师中国文化素养和中国文化输入意识、加强教材建设、改善课堂设计以及引导学生把中国文化融入自主学习等。

关键词:高校英语;中国文化;教师意识;跨文化交际;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類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50-02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外语教学意味着外国文化的输入,近年来,外语界和学术界已经认识到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习者能够在学习后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的交际,进而“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跨文化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但是至今存在着过度偏重英语文化,忽略中国文化的输入问题。这里提及的中国文化,一方面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指中国现在的基本国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沉淀积累,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根基,无论是文学、艺术、学术思想,还是宗教、科技、语言文字等都需要传承。现在的国情则是英语学习者身处的时代特点,学习者应该在跨文化交际时首先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国情,并且具备用英语表达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

一、中国文化输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1.中国文化输入是实现真正跨文化交际的需求。跨文化应该至少涉及两种文化,就高校英语教学而言,就是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而高校英语学习者对于他者文化的掌握应该立足于对母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对一个跨文化交际者来说,母文化是他一切力量和技巧之源泉。有良好的母文化修养作基础,在跨文化交际中就可以举重若轻,化险为夷。”[2]因此,高校英语教学中要重视中国文化的输入。一方面,学习者需要中国文化作为基础进行跨文化交际,如果不能充分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将严重阻碍学习者的跨文化交流。懂得“汉堡”、“披萨”能够听懂对方每天的饮食,而不会说“豆浆”、“油条”就无法描述自己的生活。如果想要表达自己的真实状态而不能,势必影响学习者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信心和积极性,甚至影响到其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心态,接受西化思想,忽略或看低中国文化。另一方面,学习者需要中国文化作为比较的对象来更准确地理解西方文化。在两种文化的差异对比中才能发现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助力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2.中国文化输入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美国研究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提出的“软实力”概念主要涵盖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三个层面。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国家软实力概念迅速接受并认可,软实力建设受到重视。文化软实力则是软实力概念被引入中国后而产生的中国国情下的学术术语,国内学者对文化软实力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主旨相近,普遍认为文化软实力首先是指文化本身具有的内在含义和力量,其次是能够得到他者认同、得到他者接受的文化思想。也就是说文化软实力不光涉及文化本身具有的内涵,还包括这种内在含义被其他文化持有者的认同和接受,需要本文化持有者进行文化的对外传播。所以,文化软实力并不单单是一个自我认定的文化属性,而是一种对外传播之后的文化力量。高校英语学习者都是潜在的和未来的中国文化传播者,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应担当起培养优秀的文化传播者的使命,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转变成为文化软实力,使之更好地在世界上传播,避免被他者误读,进而得到继承与发展。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输入现状

1.教师缺乏中国文化输入意识和理念,教材建设忽略中国文化因素。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诸多教学改革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都无法改变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教师的依赖。由于教师负责设计课堂教学并引导学习者课外自主学习,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意识对高校英语学习者起到关键的向导性作用。高校英语教师在现有课程设置体系下缺乏中国文化输入的意识和理念,再加上高校英语教师有相当数量为年轻的女教师,家庭、科研和教学的压力较大,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投入精力不足。

高校英语学习者已经在中学养成以教材为主的学习习惯和定性思维,因此教材建设在英语教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研究表明,现行的多数高校英语教材在文化灌输方面都是以英语文化为主,“只满足了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的需求,却未能满足我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全部需求”。[3-4]这样一来,就对学习者造成偏重学好英语文化的错误导向。

2.考试评价开始倾向于中国文化输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于2013年8月发布《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调整的说明》,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翻译题型由原来的句子翻译填空题型改为短文翻译(中译英),短文内容主要涉及中国的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5],2013年12月首次开始实施,考核了中国结、茶文化等方面的文章翻译,引起了广大考生和教师的关注探讨。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中,首次全国性涉及评价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但是就笔者研究发现,目前在大多数高校英语的评价依然以语言技能为主,考核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时很少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这与教师缺乏中国文化输入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时忽略中国文化也是密切相关的。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入的可行性途径

1.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和中国文化输入意识。基于高校英语教师对学习者学习的方向性作用,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和中国文化输入意识将对中国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输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高校英语教师都掌握了解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然而并不一定都能够准确地用英语表达,要在课程教学中进行融入,势必要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而且根据一项调查,英语教师长期受职称、进修、工作量等问题的困扰,很多院校的高校英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6],在超负荷工作量的基础上增加额外工作量,需要教师付出更多。但是只有教师提高了中国文化输入意识,才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中国文化的融入。英语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增强奉献意识,提高自身素质,转变以英语文化为主的教学思维,培养出更多具有平等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这也需要教育体制的支持和鼓励。

2.在教材建设和课堂设计中融入中国文化。目前英语教材是需渗入中国文化,但是也不能全盘皆为中国文化,应该把握一定的度,首先在篇章选择中可以包括中国人写的英语文章,比如林语堂的作品、中国驻外使馆人员的作品等,他们在跨文化交际的环境里,感同身受,可以传达跨文化交际的经验和体会,对学习者的学习带来信心。其次,很多教材会在综合教程中添加输入和课后补充资料的环节,引用引文的谚语或者名言名句,在这个部分也可以增加中国的古诗词或谚语,增加本土化的成分。最后,在视听说、听力的选材上,可以增加中央电视台第九频道的节目内容等有关中国社会历史的内容,为学生的中国文化表达提供参照依据。

教材建设需要周期,也很难在每个环节或者单元都涉及到。在现有的条件下,教师也可以在课堂设计中融入中国文化,并让学习者对英语学习有了亲切感和新鲜感,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引导学习者进行融入中国文化的自主学习。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素质的提升是潜移默化需要时间的,只有通过大量的学习积累才能形成。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输入中国文化,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首先,可以举办专题讲座,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为学生开展较为系统的双文化课程教育。其次,可以给学习者推荐涉及到中国文化的阅读文献和影视资料,如观看国家领导人记者会的录像、阅读中英文双语的名胜古迹介绍、观看翻拍为英文的电视剧等等,引导学习者在进行阅读或赏析时重点探讨文化的碰撞问题。最后,可以在课外作业和任务中增加中国文化表达的比重,比如翻译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就中国的社会热点进行英语写作或辩论、举办中国文化英语演讲比赛等等。

四、结语

高校英语教学发展迅速,已经逐步从“哑巴英语”的阴影中走出。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语言已经不仅仅是人们简单交流的一种工具,也是弘扬文化的利器。因此,高校英语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语言技能的培训,也不能只注重英语文化,忽略中国文化。加强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输入,才能为学习者建立文化自信,真正实现平等文化基础上的跨文化交际,从而弘扬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

[2]雷买利.论母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与教学中的地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5):134-136.

[3]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1-5.

[4]张蓓,马兰.关于大学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的调查研究[J].外语界,2004,(4):60-66.

[5]尚菲菲,郭晓林.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双文化输入[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63-264.

[6]王海啸.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9,(4):7-13.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高校英语中国文化
基于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探讨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