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
摘 要: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一些知识点,学生在理解方面可能出现偏差或者理解错误,出现认知偏差。通过解题错例不仅暴露了学生在知识体系方面存在的漏洞,而且直观反映出学生在逻辑思维认知方面的偏差。老师通过解题错例,对学生认知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认知偏差。本文主要探析了高中数学难点及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希望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解题错例;高中数学;认知偏差
高中数学是抽象思维强、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所以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感觉学习起来很困难。在高考的压力下,一部分学生陷入了题海战术。但是这种不重质量重数量,在做题过程中,不注重对题目的总结和思考,长期以往很容易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偏差,同一类型的题目,一直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即便做了很多考题,但是考试成绩依然不理想。而通过解答错例题,找出学生认知上的偏差,采取有效的解题方式,不仅能提高解题的速度,而且能保证解答的质量。因此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快速掌握学习内容的方法。
一、高中数学难点及学生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
数学逻辑性和应用性很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对某一种类型或者某一个知识点形成自己某些习惯性的解题思路。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课后的练习时,学生都会产生一种认知上的偏差。如果在数学解题中依然保持这种主观判断或者习惯性的认知方式,那么可能离正确的解题方法和答案相去甚远。所以在解题过程中,认真分析解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认知很有必要。
二、幾何认知偏差以及产生的原因
解题是否正确,取决于答题者是否认真审题,了解出题者的意图和考察的重点。但是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答题者对题目的知识点是否理解,如果学生对题目考察的知识点和内容不了解,或者理解内容有限,那么必然会影响学生的答题效率,从一开始就为错误的答案埋下了隐患。
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函数几乎贯穿整个高中时期。比如抛物线2y2=8X与过(0,1)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在这一条件下,可以画几条直线?看到整个题目,很多学生可能首先是列出直线方程y=kx+1,然后结合抛物线2y2=8X,然后得出k=1,所以得出只有一条直线。但是这个题目还要考虑到斜率不存在的因素和k=1的情况,所以应该有3条直线。直线是解答几何题目的关键信息,而圆是解答几何题目中最基本的曲线。直线方程、圆方程、直线和倾斜角、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等问题都是直线和圆方程的难点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在解答问题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求得方程,什么样的方程能够成为圆的方程。出现这样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没有充分理解直线方程和圆曲线方程的表现形式。通过一些典型的解错例题,老师对学生容易出现偏差认知的难点进行分析,让学生从具体的案例中得到启发,从而进行纠正。并善于总结一些常见的典型问题,用错误的例题作为教学的素材,从而设计错误剖析课程。
三、函数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
高中数学知识点比较复杂,而且难度非常大。在解题的时候,学生很容易被一些其他信息干扰,没有找到题目关键信息,有的信息是隐藏在题目中的,而没有直接写出来。在解题的时候,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并找到。所以老师应该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让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抓住主要信息,并快速找到题目隐藏条件,从而解答题目。
(x+2)2+=1,求x2+y2的取值范围。
根据函数的定义和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根据已知条件得出y2=-4x2-16x-12,从而推导出x2+y2=-3x2-16x-12=-3(x+)2+,然后得出x=-,x2+y2最大值是,所以它的取值范围是[-∞,]。
在答题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发现其实题目中对x的取值范围已经做了限制,去掉了最小值,所以根据已知条件(x+2)2+=1,得出了
(x+2)2=1-≤1,由此得出-3≤x≤-1,如果x取-1时,那么x2+y2的最小值就是1,所以这道题x2+y2最小值并不是-∞,取值范围是[1,]。
四、结语
在学习过程中,无论老师怎么强调,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认知偏差,这些问题在解题的时候会充分暴露出来。这在教学过程中,不足为怪。在教学中,老师对于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要正确对待,并善于利用这些典型性的错误,认真分析发现其存在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对错误例题的剖析,加深学生的记忆力。
参考文献:
[1] 刘月.从解题错例分析高中数学难点及认知偏差[J].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11):69.
[2] 胡涛波.从解题错例中分析高中数学的难点[J].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2015,(5):5-6.
[3] 宋胜利,刘立华.从解题错例中分析高中數学难点及认知偏差[J].高中数理化,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