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志愿服务德育实效的措施

2016-05-30 06:12江源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2期
关键词:基层团组织德育

江源

摘要:当前高校基层团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存在的内容陈旧、效果短暂、流于形式、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其原因可概括为共青团在思想引领方面的德育功能未能发挥到位。通过深化志愿服务德育主题,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和拓展志愿服务协同育人平台等措施,可有效强化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深化志愿服务活动意义,提高高校基层团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德育实效。

关键词:基层团组织;德育;志愿服

上世纪60年代毛主席号召开展“学雷锋”活动,拉开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序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高校共青团在志愿服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越来越趋向多元化,打造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助孤助残志愿服务、防治艾滋病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型体育竞赛志愿者等多个志愿服务品牌。在耀眼的光环之下,高校的志愿服务体系中依然存在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体现在基层团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德育实效性不高这方面。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高校基层团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具有活动覆盖面广、参与人数众多的特点,提高其德育实效性,对加速高校团建工作的发展和全面提高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一、基层团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1.团员青年缺乏广泛参与积极性。许多基层团组织往往将志愿服务活动看作校方布置的任务,缺乏起码的积极性。团员青年未能意识到参与志愿服务对培养其甘于奉献、助人为乐等优良品德和增强班集体荣誉感的德育功能,存在着“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的“被活动”现象。许多班级团支部在志愿服务活动前期组织工作阶段,仅有团支书和少数班委成员参与了商讨和策划过程,其他同学都抱着滥竽充数或是“打酱油”的心态敷衍了事。更有甚者干脆以种种借口缺席活动,消减了班级整体参与志愿服务的士气。

2.活动形式较为单一。高校每遇大型志愿服务活动都会由校团委牵头对志愿者进行严格选拔和详细指导,若有需要还会对志愿者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而在全体团员青年都能参与的基层团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中,往往得不到如此精细的指导,慰问敬老院老人、孤儿院孤儿和清洁周边环境等传统的活动形式往往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传统的活动形式无疑是志愿服务精神的有力载体,固然需要保留与发扬,但若开展次数过于频繁,一方面严重影响团员青年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对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常规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

3.活动内涵缺乏深度。基层团组织的团员青年们容易将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理解为仅仅是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发扬,所以在确定志愿服务活动主题时,常常只从“奉献”这一角度出发,活动的形式也多为简单的脑力劳动甚至是纯体力劳动。事实上,志愿服务的意义远不止发扬奉献精神。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活动都拥有专业的志愿者队伍,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志愿服务中能够结合自身所处岗位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同时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事实却是鲜有基层团组织在策划活动内涵时能够涵盖到这些方面,与校团委及更高级别的团组织在活动设计的目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4.德育效果短暂。纵然绝大多数的基层志愿服务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提升其社会责任感,但在实际经验中,许多学生开展完活动后并未将在活动中得到的感悟和收获发扬下去,活动结束后缺乏后期对活动主题的拓展,活动的效果自然也得不到巩固。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较为丰富,偶尔参与一两次志愿服务活动对他们来说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时甚至以娱乐为主,服务为辅,当新鲜感和热情退去后,留下的影响不够深远。

上述种种问题的实质可归结为志愿服务活动德育实效性不高。

二、基层团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首先,缺乏指导老师的引导。在志愿服务活动前期的组织策划过程中,共青团基层指导教师未能对学生进行动员与指导。院系團总支书记多由辅导员担任,他们常被繁杂的学生管理事务缠身,未能将共青团在志愿服务方面的相关精神进行有效传达,更难抽出时间与精力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团组织内的大多数团员青年开展与志愿活动相关的思想引导。指导老师的缺位容易导致整个团队陷入群龙无首、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固不能保证志愿服务应有的德育实效性。

其次,高层团组织对基层团组织在设计活动主题上缺乏引导。通常各大高校的校团委都会从宏观的角度为全校的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制定一个提纲挈领的整体性主题。然而不同专业的学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宜实施同质化的教育。如果志愿服务活动的主题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需要,那么志愿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就不会带着明确的目的,纵然有些许感悟,也会因缺乏深入思考而稍纵即逝,导致其不能同时在思想层面、知识层面和实践层面带来多层次的收获。

此外,在高校整体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设计层面上,共青团的志愿服务机制未能与学校的专业教学机制和思政教育机制间形成协同育人机制。专业教学、思政教育和共青团工作三者出发点相同而落脚点不同,但它们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如果三者并联,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基层团组织的志愿服务明显与其他两者缺乏沟通,造成志愿服务、思政工作、教学工作三方各行其道、各自为政的分裂局面,致使基层团组织的志愿服务德育实效性得不到保障。

三、强化基层团组织志愿活动德育功能的具体措施

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志愿服务德育实效性有赖于对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懈创新,共青团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团员青年从创新德育主题、创新活动内容、创新志愿平台三个方面入手提升志愿服务活动质量:

1.创新德育主题,加强思想引领。志愿服务与思政德育目的都是要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德育理论课程的内容较为抽象,单纯依靠思政理论课程的第一课堂对大学生实施理论灌输略显沉闷,而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思政教育在实践操作层面的第二课堂,恰能调剂枯燥的理论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德育实践上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力的载体,在德育内容上志愿服务是思政课程的有效补充。高校基层团组织应将思政教育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把基层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队伍优势、资源优势等最大限度地融入到德育教育过程中去,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融会贯通,将抽象的理论内涵转变为易于大学生接受的表达形式。基层团组织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设计志愿服务活动主题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尽可能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具体操作上可先分析组织成员在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的短板与不足,而后有针对性地设计能够改善不足,弥补短板的志愿服务主题。例如,针对部分团员熬夜打游戏、酗酒成性的不良嗜好,可将思政教育中生命教育和健商教育的主题融入到志愿服务主题中,通过到医院帮助病人挂号取药,照顾住院患者饮食起居的志愿服务方式,让学生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中感受失去健康的无助与痛苦,从而引导他们珍惜健康,珍爱生命。以思政教育的主题丰富志愿服务主题,让青年团员带着改善自己不足的明确目标参与志愿服务,便能使他们更注重参与活动时的体验与活动后的感悟,对其人格的塑造形成深远的影响,强化了志愿服务德育实效。

2.创新活动内容,加强技术含量。基层团组织要对志愿服务的内涵进行创新,要将志愿者从单纯体力劳动和简单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要针对不同的志愿者岗位深入开展专业化培训,开辟以技术输出为主的志愿服务新形式。以技术输出为主的志愿服务要求志愿岗位充分与志愿者所学专业知识相挂钩,将专业实践技能融入到志愿服务中,建立志愿服务与专业教育的联动机制。此举既能增加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乐趣,寓教于乐,提升其學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又能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优势、施展才华的舞台,实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同时,将专业教育与志愿服务相融合,也为共青团志愿服务工作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各二级院系团总支应在全校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的整体框架下,结合院系专业特长,为基层团组织的团员青年提供专业实践性较强的志愿岗位。例如,计算机专业班级的团支部可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定时定点为他人提供电脑软硬件维修服务;法学专业班级的团支部可组织学生在法院或检察院的带领下,深入社区开展普法宣教服务;如此等等。志愿服务的内容与专业教育的内容一旦结合,形成长效机制,将会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产生良性刺激,收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3.创新志愿平台,拓展服务范围。基层团组织的志愿服务平台不能局限在社区、敬老院、孤儿院等老牌公益机构,可尝试在传统志愿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与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开展持续而有规划的合作,从而建立志愿服务的新阵地、新平台。基层团组织可与所在地区政府加强联系,由政府引荐,将志愿者输送至各大协会、公有制企业或是公共服务机构等,联手共建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协会、企业、公共服务机构长期活跃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将志愿者输送至这些单位对双方都有“多赢”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志愿者可直接到社会生产第一线进行历练,提升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志愿活动的质感,使之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志愿者参与上述单位的生产活动,可为其发展带来新的动力,进而促进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敬枫蓉,祖霞.志愿服务:高校实践性德育的有力载体[J].思想教育研究,2015,(05).

[2]李辉,孙雅艳.支援文化:高校德育的新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2012,(3).

猜你喜欢
基层团组织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方法探究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