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峰
摘 要 本文提出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机电控制类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智能终端和仿真技术,构建“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该方案的实施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机电控制 教学改革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8.042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ode of the vocational mechatronic control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net technology, smart devices and simulation, the "MOOC, Micro lecture + flipped classroom"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aching reform not only dramatically improves motivating students' learning, but also achieves a good teaching result.
Key words mechatronic control; teaching reform; internet +
0 引言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 “互联网+行动”计划,第一次将“互联网+”写入国家顶层设计,将“互联网+”概念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势必加速向各行各业渗透,促进产业融合。 “互联网+”时代大部分信息来源网络,利用互联网获取的信息远多于从传统的书刊杂志获取的信息。“互联网+”的本质就是碎片与重构,①将原来的体系碎片化后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构。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群通过移动终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地点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娱乐,互联网成为主要的学习、娱乐渠道。
当代大学生在信息化时代成长,是使用互联网最活跃的群体。智能手机成为时下大学生不可离身之物,上课不带书本必带手机,课堂上大学生玩手机刷微信朋友圈成为“低头族”、“手指控”。 近年来特别是高职学生由于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精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只能进行碎片化学习,与“互联网+”的碎片化思维不谋而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以学生为主体推进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机电控制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互联网+教育”以学习者为主体使学习更加个性化自主化,在教育领域引起巨大变革。“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知识和信息的主要载体,在教学方面形成了没有时空限制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新模式;在学习方面形成了碎片化学习、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和移动学习等多种形式;在教学资源方面形成了微课、慕课等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互联网成为教与学的新场所。“互联网+”时代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的出现对教学模式进行重构,基于智能终端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得到翻转。原课内基本知识的讲解以慕课、微课等形式由学习者利用智能终端自主在课外完成学习;课内教学则由任务布置、课题讨论和实验实训等活动代替。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②引导者、辅导答疑者而不是讲授者,学习者是课堂的主体、认知的主体。本文利用慕课、微课形式设计了适合“互联网+”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新的教學模式,考虑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习惯兼顾个体不同,既根据学习者自身能力进行分层学习又能让学习者在合作中共赢,促进学习者互动,将知识技能内化。
1.1 基于慕课的教学模式构建
慕课是课程教学利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的产物,慕课在互联网平台上运行,学习者利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实现平台、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资源的深度互动。③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和互动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高职机电控制类课程借助慕课和仿真软件的发展,将慕课、仿真软件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实现以学习者为主体,培养学习者自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大量的国内外优质慕课教学资源被高校购买,但这些教学资源课程的实际利用效果遭到质疑,特别是作为选修供几百学生课外自学的学习效果更不理想。我们借助慕课构建适应高职机电控制类课程教学模式,即学习者利用慕课课前自主学习,课内利用翻转课堂实现成果汇报巩固内化知识和学习成功评价,课后师生及时反馈促进学习者改进学习策略。教师成为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策略的帮助者和学习成果的评价者。④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或选择适合本校学习者学习的慕课,制定学习目标、课内活动项目、成果汇报要求和考评标准。在课前学习者利用课内资源自主学习,学习者根据学习目标选择性地观看慕课视频完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课内教学是学习者分批展示学习成果和交流互动,教师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课后师生通过QQ群、微信群和在线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讨论学习经验和反思教学,激励学习者采用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1.2 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构建
微课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⑤微课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教学评价及学习者反馈等教学资源,见图2微课资源与生态,它们以教学视频为核心共同营造了一个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和结构化的教学资源应用生态环境。
微课包括微视频和微资源两部分,即重点知识的讲解小视频和对应的课件、教案、训练、评价等教学资源。微视频不是教学资源的压缩版或切割版,而是根据具体的一个知识点或难点录制成小的视频,借助网络共享给学习者。微课既是实现翻转课堂的基础又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微课区别于慕课的主要特征是视频是授课教师根据授课程重点难点和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专门录制的视频,微课具有教学主题突出、内容精简、视频短小、易于修改、资源丰富等特点。教师课前将一个具体的机电控制类课程知识点录制成一个小视频并发布给学习者,同时撰写教案、设计相应的训练、评价等教学资源。课堂上教师针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者探究性地应用机电控制类课程知识开发小项目。课后学生进行学习互动交流,制作开发新的机电控制作品,互相督促、互相进步。
慕课和微课不同在于微课的核心是一段小而精的教学视频,慕课是以一门完整的课程形式组织;而慕课中所使用的视频大多以微课的形式进行组织。机电控制类课程以微课为学习资源通过慕课实现课程翻转教学。
2 “互联网+ ”背景下高职机电控制类课程的教学实施
“互联网+”的时代通过改变高职机电控制类课程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仿真技术提高高职机电控制类课程教学效果,接下来本文将对“互联网+”时代下高职机电控制类课程教学的实施进行分析。
2.1 “互联网+ ”背景下互动教学平台的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以仿真软件为工具,以项目式教学为手段,以机电控制类课程的微课、慕课为形式,将互联网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有机融合,开发基于“互联网+”的互动教学平台实现机电控制类课程理论学习、软件仿真和实训一体化,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线上学习线下实践”自主学习新模式和“课前自学课上互动课后反馈”的教学情景。
互动教学平台利用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个人客户端和公众平台实现机电控制类学习资料传送、共享和师生的互动交流。该平台以其多维交互性、随时性和移动性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学习者自主地利用零碎时间实现碎片式学习。课程开始前运用微信的个人客户端将师生组成微信群组后就可以通过微信的视频、图片或文字等传输功能向学生发送微课、网址链接等学习资源;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扫二维码获得教学课件、教案、仿真或实训项目等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获得多感官刺激的丰富形象的图片和视频教学资源;课后师生利用微信交流平台讨论机电控制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问题点,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实时指导,实现师生、学生之间良性教与学的互动,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2.2 “互联网+ ”背景下教学资源的重构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下,更多学习基础相对薄弱、注意力不能长期集中的学生进入高职教育,大部分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相对不足,对专业知识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容易接受动手的实践实训和“情境性”的内容知识。传统高职教育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训分开,教学资源相互独立。在互联网+时代,集理论知识、仿真、实践于一体,涉及到理论知识、软件设计、硬件制作与调试等教学环节的资源根据慕课、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碎片化设计和重构,以便更好地适应“互联网+ ”背景下的教学。课前教师根据新的教学模式完成课程的教学设计、⑥资源整合优化、教学场景的构建、教学组织模式的协商和学习评价的确定。
2.3 “互联网+ ”背景下诊断性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考虑评价的复杂性和有效性注重学习过程的阶段性评价,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诊断性评价,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和教学内容,促使学习者熟练掌握全部课程教学内容通过终结性测试评价。“互联网+”背景下評价要收集考试外的职业倾向、学习动力、实践能力等数据支持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化综合性评价。评价是手段而不是结果,教师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评价反馈学习效果,学习者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反馈教学效果,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式的评价体系。机电控制类课程的教学的评价除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评价外还引入社会的评价,社会企业对学生和学校的评价,毕业学生工作后对课程的评价等。将课程教学评价放置于企业相应岗位上由社会来检验学习者在岗位上的匹配度和适应性,能促进高职机电控制类课程教学改革。
3 结束语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将枯燥的书本理论知识搬到以智能终端为学习平台的互联网上,学习资料以直观生动的短小视频融入到互动的学习氛围中,适应当代发展趋势和学习者的习惯,学习动力被极大地激发。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己掌控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减少学习能力差异带来的课堂教学节奏的分歧,使得学习更加自主化、个性化和更有效率,实现了学习者获取学习能力满足自身学习需求。
课题来源:广东机电教指委教改项目,jd20151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机电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注释
① 王竹立.“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J].今日教育,2015.450:1.
② 荆全忠,邢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15(9):98-100.
③ 陈冰冰.MOOCS 课程模式: 贡献和困境[J].外语电化教学,2014(3):39-40.
④ 王丽丽,杨帆.“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159-162.
⑤ 胡铁生.微课: 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⑥ 颜正恕,徐济惠.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