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旸
摘 要 过程性评价可以持续全面地评价学生,相较于传统评价,具有很多优点。浙江大学对推行过程性评价做了一些探索,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评价标准 平时成绩
中图分类号:G642.4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8.023
Abstract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evaluation, process evaluation has a lot of advantages. Zhejiang University did some explorations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process evaluation.
Key words process evaluation; evaluation criterion; usually results
1 过程性评价的定义及其优势
过程性评价是由美国著名评价学专家斯克里芬在1976年提出来的,由布卢姆将其引入教学领域,是指是在学校(教师)定制的或学生自己设计的学习活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对学习计划方案执行的情况进行的测量和评价,通过收集、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情况和效果,不断获得反馈信息,进而完善教学质量的一种综合性评价体系。①
过程性评价是教学评价理论不断发展和教学评价实践日益丰富的结果,它主张采用多种方法持续全面地对学生各个方面进行评价,所以一般而言,过程性评价是有效和可信的。
过程性评价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过程性评价能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过程性评价与课程教学同步进行,教师通过学生的到课情况感受到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每次小测验的结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眼中的知识难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过程性评价可以对学生进行持续且全面的评价。过程性评价贯穿于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知识掌握情况、知识运用能力、表达能力等,而不是仅仅考查一张期末试卷上的知识点。因此,过程性评价相较于传统考核更加科学而且全面。②
第三,过程性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可以持续地督促学生。较好的评价是对学生的肯定,可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去获得更好的成绩;较差的评价则会对学生产生警醒作用,提醒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发现自身的不足,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
第四,过程性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学生在每节课、每个学习阶段获得的进步都体现在过程性评价里,学生可以及时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从而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逐渐建立起自信心,然后学生会进一步地表现自己,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五,过程性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当前高校中每个教师要面对百余名学生,下课即走,与教师能保持较深入交流的学生很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生疏。而过程性评价既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也促使学生更多地与教师交流,可以同时从两方面推进师生关系。
2 浙江大学探索过程性评价的举措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考核方式一般仍以教师传统评价为主。以浙江大学为例,课程总评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成绩比例由教师自主设置,两项成绩均于期末考试结束后一起录入系统。但大部分课程设置时以期末成绩为主,甚至有部分课程仅以期末一篇论文评分,平时成绩流于形式。这种评分方式使得学生对学习过程不够重视,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且期末一次性考试的方式较为单一,考试内容中记忆成分较多,无法对学生做出全面的评价。
近年来,浙江大学逐步加大对过程性评价的宣传和引导,并通过制定文件以从政策上支持过程性评价,以系列核心课程为改革试点从教学方法上推广过程性评价,通过开发过程学习评价记录平台以从工具上推动过程性评价。
2.1 制定文件引导过程性评价
浙江大学于2015年修订了《浙江大学本科课程成绩评定与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课程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期中考试、课堂讨论、小测验、作业、实验报告、论文、出勤情况等组成;期末考核成绩则是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的一次性评价。原则上,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不低于课程成绩的40%。平时成绩应基本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期末考核成绩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该文件的颁布有助于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鼓励教师加强过程评价。
2.2 建设系列核心课程推广过程性评价
浙江大学于2010年启动通识核心课程建设,于2013年开展系列核心课程建设,主要提倡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學方法,要求加大平时成绩的权重,关注学生在小班讨论课上的表现,推广过程性评价。
2.3 开发过程学习评价记录平台
为了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及时反馈学生所修课程学习情况,推进过程性评价,浙江大学参考国外高校的成绩评价界面,创建了过程学习评价记录平台。使用学习评价记录平台后,总评成绩由多项成绩组成,例如可设置总评成绩由到课率、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期末测试等多项成绩组成。
平台充分考虑了教师的自主性,根据具体课程安排,主讲教师可以自主设置及命名课程总成绩的过程评价组成部分,设置各部分成绩的计分机制和组成次数,设置各部分成绩的比例等。学校仅要求其设置能够充分体现课程成绩的过程性评价。
平台提供每个分项成绩的分布情况,以便提醒教师控制教学班总评成绩的合理分布。平台尽量实现使用的便利性。各部分的总评分数由系统自动算出生成。主讲教师可以授权该课程的助教帮助进行各部分的成绩录入。对于分班讨论的课程可以按小班进行成绩录入等。主讲教师和助教负责每节课后或测验后及时录入现代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可于系统中实时查看自己的分数情况。
3 过程学习评价记录平台运行情况
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我校对过程学习评价记录平台进行了两次试运行。试运行对象为部分当学期开课的通识核心课程、大类课程及专业课程。试运行的目的为检测过程学习评价记录平台运行情况,了解学生课程过程学习评价的设置与需求,征求对过程学习评价记录平台建设的意见与建议并对系统做及时的改进。
通识核心课程采用大班上课小班研讨的授课方式,由助教负责组织小班研讨课,并需及时记录学生表现及到课情况等,过程学习评价记录平台的推出正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过程学习评价记录平台的两次试运行均比较顺利,基本可以实现教师和助教记录成绩的各种需求。大部分试运行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多项平时成绩组成,达到预期效果。
参加平台试运行工作的教师和助教对该平台基本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理念,是评价机制的一种创新。大部分教师和助教认为该平台有利于成绩的过程监控,注重学生每节课的表现,每一项分数均一目了然,学生成绩最后由多次成绩求和得出,具有说服力。
教师和助教同时也提出,使用该平台需要录入大量的平时成绩,需占用大量的时间,因此需要继续完善平台的操作细节以提高便利性,例如增加excel导入功能等。
4 推行过程性评价遇到的困难
目前在全校普及过程性评价仍存在很大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教师精力不足。目前高校中教师工作量大,且基本是大班授课,而过程性评价需要教师关注全班学生的平时表现,需付出很大的精力,对于目前高校教学和科研任务均很重的教师来说非常困难。
(2)助教资源紧张。过程性评价的顺利实施必须为课程配备足够的助教,而目前学校助教经费紧张,且部分研究生对担任助教的积极性不高,也对推行过程性评价造成了困难。
(3)成绩录入不及时。平时成绩的记录工作量很大,教师和助教难以保证每次课后及时的录入,从过程平台试运行情況来看,大部分教师仍会在学期后段集中录入,这样学生就无法及时知晓自己的学习情况,不符合我们推行过程性评价的目标。
(4)平时成绩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过程性评价实施时受到教师和助教的主观性影响较强,评价标准可能会因时而变、因人而异,无法做到统一,③从而形成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例如例如实行实时过程评价后,对于迟到或者补交作业的同学应持何种态度;对于前期学习不努力但后期成绩较好的同学如何评价等。
(5)平时成绩区分度不足。实行过程评价后,最终成绩根据平时录入的各项成绩自动计算生成,因此需要在录入每项平时成绩时均注意学生成绩的区分度,否则难以保证最终成绩的“正态分布”。而学生的平时表现可能较难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从试运行课程的最终成绩分布情况也发现部分课程的成绩优秀及良好比例过高。
5 推动过程性评价的进一步思考
5.1 从政策上激励教师
学校的本质是教学,但在我国实际情况下,很多教师更注重科研。我们需要在政策上引导教师回归教学,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上,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5.2 提高助教积极性
过程性评价相较于助教的传统工作范围增加了工作量,在助教工作本身就较难开展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对助教的激励。同时应加强对助教的培训,使助教广泛接受过程性评价,协助教师更好地完成评价工作。
5.3 引导学生广泛接受过程性评价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长久以来学生已经习惯了一次性考试的评价方式,对于需要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可能存在一定的抗拒。我们需要加强宣传,并坚持让学生在过程性评价的学习中受益,学生的支持对过程性评价的推广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过程性评价的普及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从目前高校情况来看,其普及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可以从小范围试点开始,逐渐增加硬件和资源的配备,逐步使学生和教师接受并支持过程性评价,最终使过程性评价成为主流的评价方式。
注释
① 何艺,梁春琳.对任务型教学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3(3):98.
② 卢安.过程性评价方式探析[J].科教导刊,2012(9):3-4.
③ 高凌飚.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