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行,学生对新课堂的教学模式适应情况受到高度关注。新课堂秉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尤其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尺度要求提高,抛弃学生单纯坐等或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教学模式,而以小讨论、师生合作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所代替。
关键词:小组讨论;新课堂;学困生
在初中数学的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已由填鸭式改变为点拨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习惯与状况等表现如何,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有效的观察与思考。
一、当前初中数学新课堂适应性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安排,把握度不够,影响教学进度
新课堂提倡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许多争议性比较大的问题常常会造成学生处于僵持状态。造成了教师教学时间安排上的阻碍。另外,许多教师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学生的信任程度还不够,不能放开学生进行自己思考与讨论,因此许多教师在小组讨论之后或学生讲解总结之后,再次讲授,这就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教学时间也就被浪费掉,这直接影响数学的教学进度。
(二)在新课堂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充足
新课堂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的主导地位显得尤为突出。小组交流是弥补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偏颇和不足。小组合作可以解决学生单独理解不了、想不透、做不正确的数学题,都可以在小组交流中和其他学生讨论交流完成。
(三)教师教学进度过快,学生的接受理解力不同步
当前,有许多老师更多地关注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或小组讨论学习中,以学习好的学生探究速度为新课堂的标准速度,造成一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跟不上数学学习的进度。不同学生学习的能力水平都存在着差异,然而一些教师忽略掉这一点,导致班内的一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习的进度,逐渐对数学失去了兴趣,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对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不公平,导致学生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进步。
二、提升初中数学新课堂适应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教师整体把握新课堂的教学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作为初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认识、整体把握新课标,以新课标为指导,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课程体系,自觉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发展。只有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标,并将新课标贯穿于实际教学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合理地建立数学学习小组
首先,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发展状态;接下来,再进行组数与组员数的确定。其次,建立学习小组。另外,对于小组成员也要定期的变化,进行重新分组,从而使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最后,对于组内成员的分工要明确。
(三)教师探究性、创造性的指导能力
新课堂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整个初中数学教学都是在进行初步的探究性、创造性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课堂实施所需的技能,能够设计实施最佳数学活动方案。
(四)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对于初中生而言,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不是短期能实现的,需要数学教师有一定方法论的指导。首先,在课堂上应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其次,在作业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最后是在学习环节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在预习过程中,指导学生点、画、批、问等,将重点知识中的公式与结论等勾画出来,再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理解等写下来,从而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听讲,以此提升学习效率。
(五)加强对新课堂中学困生的关注
学困生就是在学习中勤奋努力但是进步困难的学生,他们往往向内、向胆怯,缺少对学习的兴趣。对于此类学困生的指导教师应该帮助他们积极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将这类学生安排在中上等学生的附近。每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方便交流。
总之,针对当前初中数学在新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现状,当前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一定的教学实际进行合理教学方法的研究,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规律。数学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是发现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得出结论、找到答案。在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教学方法的同时,使学生不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高为华.数学教师如何应对新课程[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11):78-79.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