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6-05-30 16:19李继瑞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对策

李继瑞

【摘 要】小學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两极化现象是非常明显的。本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分化的原因做了剖析,还提出了避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分化的一些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 数学成绩 两极分化的原因 对策

1 引言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提出,教育的地位被明显提高。为了适应新时代人才的需要,教育一直在兼职坚持改革,慢慢趋近完善。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责令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平行班,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受教育的公平性。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数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个体差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也越来越严重,极大程度的增加了老师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本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现象做了探讨分析。

2 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表现

数学成绩的高低几乎决定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总体成绩。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数学课堂上能够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对于课本中的应用问题,也基本上能够通过探索获得答案,有着很好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数学成绩较差的同学,在数学课堂上随着老师讲课的知识深入,差生听起来像是坐飞机,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就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作业也不能能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甚至有些同学在数学课时直接逃课。这就导致了在考试时优生的成绩发挥稳定并伴有上升趋势,而差生的成绩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加而降低。经调查发现,小学高年级数学成绩的分化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并且第一名的成绩和最后一名的成绩有着较大差异,这也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3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

3.1 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有的学生,在好开始学习数学时,成绩还是比较好的,认为自己的智商高,看一遍就会的东西不需要再花功夫做笔记,做练习。与此同时,在上课之前,没有及时的对所学知识做做预习和复习;在课堂上,也不认真听讲,思想开小差,常常就是不能够记住掌握老师说的重点和难点。长此以往,数学成绩就越来越差。成绩越差就越不想学,在做课后作业时抄袭甚至不做。也不会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就知道盲目的学习,晚上开夜车。导致白天精神不好,一天感觉自己非常忙碌,但是又没有学习到具体有用的知识,致使学习效率低下。

3.2 个体的发展差异。有些同学数学成绩的原因是因为不认真学习,而还有些同学的数学成绩不好是因为个体发展差异。数学学习离不开逻辑思维,由于个体发展的差异,有些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比不上数学优生。但这只是影响数学成绩的一个因素,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3.3 学习方法的不对。数学是一个重质量的学科,并不能如同语文课文一样死记硬背。在学习数学时,只死记硬背住数学的知识要点,而在实际的数学应用题中,不能够实际应用。没有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够把握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技巧,致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费时费力又不讨好。

3.4 数学学習成绩和学习效能之间的关系。经专家研究发现,学业自我效能好的同学往往学习成绩会更好一点儿。学习效能高的同学常常对自己的学业充满了自信心。而学习效能低下的同学就缺乏学习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一个焦虑、不自信的状态。

3.5 教师的因素。①我国的大学以下教育都是为了应试教育做准备。而有些老师,只看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还给予成绩好的同学一些“特权”,常常给其开小灶和鼓励。而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或者成绩较差的学生就开始忽略,实践证明,老师的鼓励对中差生学习兴趣有着激励作用。②在教导低年级学生时,教学方法以反复和示范为主,学生都是在模仿老师的计算方法。而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时候的教学方法就应该变得灵活起来,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做题的能力。

4 避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对策

4.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目标。一个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推动作用,他们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学习挫折时坚持下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和家长的鼓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获得一次成功或者进步时,就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产生奋发向上的正能量。

4.2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和好奇心,就能够让他们在课堂课后能够主动激积极的学习,这样学习成绩也就能够提升。兴趣的培养方式可以从小事培养,小孩子的好胜心强,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时,可以是通过锻炼他们独自探索出一个简单的学习问题,然后再进行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兴奋感。这将会是一个提高数学成绩的绝好方法。但数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利用自身所学和人格魅力提高知识点的有趣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4.3 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长期的行为,一个好的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这要求教师从学生在开始学习数学时,就要给他们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做笔记、按时完成作业和提早复习等等。这些习惯将会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4.4 教师在给学生授课时,应该一视同仁。给予优生、差生和中等生一样的态度待遇。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尽可能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在上课提问时,可以把问题分为难中易三个层次,为优生、中等生及差生提供相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在布置作业时,也可以采用分层布置的方法。教师应该具有责任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生为本,把学生作为学习教育的主体。

5 结束语

数学对于人以后的发展,和逻辑思维的培养都有着重要意义。小学的数学教育是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但通过调查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是非常严重的。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这个问题,本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做了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静,如何防止初一学生数学成绩化,河南教育,2001年第06期

[2]黛安.荷克丝.差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3]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版

[4]杨丽珠,刘文主编,毕生发展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的几点做法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如何快速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