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痛逐瘀汤对瘀血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2016-05-30 11:04代亚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5期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

代亚锋

(陕西省武功县人民医院,陕西 武功 712200)



身痛逐瘀汤对瘀血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代亚锋

(陕西省武功县人民医院,陕西 武功 712200)

[摘要]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对瘀血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身痛逐瘀汤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站立平衡、步行能力及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Berg平衡评分、Holden步行功能等级及BI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下肢功能,促进站立平衡及步行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身痛逐瘀汤;脑卒中偏瘫;瘀血阻络型;步行能力;站立平衡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对急性脑卒中诊断率逐渐提高,大大降低了临床病死率,但术后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脑卒中引起的偏瘫成为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尽管现代医学推广的现代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但仍有不少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欠佳,疗效不尽如人意。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可通过辨证施治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整体生活状态。笔者近年来采用身痛逐瘀汤

治疗瘀血阻络型脑卒中偏瘫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急性脑梗死或脑出血后偏瘫的诊断标准[1];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中风-恢复期”的“瘀血阻络证”辨证标准,症见言喑失语、肢体麻木、偏侧肢体废用、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点,脉细涩等[2];急性脑梗死或脑出血病程>14 d但<6个月;患者神志清楚,病情稳定,可配合中药及康复锻炼治疗;年龄30~75岁;急性期过后遗留肢体功能障碍,Brunnstrom分期≤5期[3];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脑卒中急性期或生命体征不稳定者;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性颅脑损伤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失语等不能配合治疗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者;存有骨关节病变、肌肉失用等病史者;Brunnstrom分期>5期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8~73(54.6±7.5)岁;脑卒中类型包括脑梗死32例,脑出血8例;脑卒中病程23~145(67.5±21.4)d。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2~74(55.1±8.3)岁;脑卒中类型包括脑梗死33例,脑出血7例;脑卒中病程21~165(66.8±18.5)d。2组年龄、性别、病程及脑卒中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均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4]给予规范化现代康复治疗,包括溶栓及抗血小板药物、神经营养剂、稳定血糖及血压等,采用Brunnstrom运动及作业疗法,循序渐进进行体位、翻身、呼吸控制、坐位平衡、坐站练习、被动-助动-主动肢体关节运动、ADL训练、站立位练习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身痛逐瘀汤,方药组成:当归20 g、川芎15 g、秦艽12 g、桃仁10 g、红花10 g、羌活6 g、没药10 g、五灵脂12 g、香附10 g、川牛膝12 g、地龙10 g、炙甘草6 g。加减法: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厚朴;食少便溏者加黄芪、薏苡仁、党参;口干口苦者加桑葚子、旱莲草;心中烦热者加栀子、黄芩;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夜交藤;形寒肢冷者加巴戟天、熟附子;舌苔厚腻、伴痰浊阻络者加竹茹、胆南星、石菖蒲。上述药物水煎200 mL,分早晚2次服用,每天1剂。2组患者均以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站立平衡能力采用Berg平衡评分(Berg balance scale,BBS)[5]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站立平衡能力进行评测。Berg平衡评分是把平衡能力从易到难分为14项,每项分为5个等级(0,1,2,3,4),总积分最高为56分,最低为0分,分数越高表明平衡能力越高,反之则越差。

1.3.2步行能力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类[6]对2组治疗前后步行能力进行评价,按照步行功能状态分别记为0~5级,包括0级(无功能)、1级(需大量持续性帮助)、2级(需少量帮助)、3级(需监护或言语指导)、4级(平地上独立)、5级(完全独立)。等级越高表明步行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1.3.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指数(Barthel,BI)[7]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状况进行评价,按照各项生活活动的自理程度分别记为0,5,10,15分,得分越高表明自理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差。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站立平衡能力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Berg平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erg平衡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站立平衡能力评分比较±s,分)

2.22组治疗后步行能力分级比较2组治疗前Holden步行功能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olden步行功能等级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步行能力分级比较±s,级)

2.3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BI比较,分)

3讨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加之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国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脑卒中也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是目前导致我国中老年人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8]。同时,脑卒中具有很高的致残率,据有关统计,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75%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或其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9]。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是防止、减少致残的有效手段,在脑卒中治疗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尽早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和锻炼可使脑卒中患者致残率大大降低,明显提高了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和预后[10]。尽管如此,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康复整体水平较低,仍有不少患者恢复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后期自主生活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

脑卒中后偏瘫属于中医学“偏枯”“半身不遂”“中风”等范畴,历代医籍对该病论述颇多。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曾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而《景岳坌书·眩运》强调了“无虚不能作眩”,《景岳全书·非风》中还指出:“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尔昏愦,卒然扑倒”。由上可见,年老肾虚,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寒邪内侵,劳逸不当,肥胖体质等为该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故与肝、脾、肾、痰、瘀、风等有关[11]。瘀血阻络为脑卒中后诱发偏瘫的重要病机,因各种原因引起气血逆乱,不能循脉道正常运行,阻滞于肢体脉络之中,导致肢体废而不用,或麻木或疼痛或知觉障碍[12]。患者舌质多紫黯或有瘀斑,脉多细涩无力。中医学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故治则当为活血行气、祛瘀通痹。身痛逐瘀汤为《医林改错》治疗气血痹阻经络所致身痛的经典方剂,方中当归养血活血,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羌活、秦艽祛风散寒,没药、香附行气活血,五灵脂、川牛膝、地龙祛瘀通络,炙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该复方对脑卒中后偏瘫治疗机制主要包括:①抗氧化作用。 该复方可明显增高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这有助于清除脑卒中再灌注期氧自由基、提高氧清除酶活性,从而降低脑组织再灌注损伤[13]。有研究证实,该复方可通过下调脑组织MDA含量并提高SOD活性而减轻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14]。②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该复方可降低实验大鼠的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减轻红细胞压积,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表明该复方可显著降低机体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浓、黏、凝、聚状态,这与脑卒中恢复期应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机制类似[15]。③对微循环的影响。该复方可使甲皱微循环16项指标中13项改善,如血流形态、血管直径、毛细血管开放量、血管分布等,并可促进脑出血大鼠脑内促血管生成素Ang-Ⅰ和其受体Tie-2 mRNA表达上调,从而促进脑卒中后微血管重建,利于肢体功能的康复[16]。④抗炎作用。 该复方混悬液给大鼠灌胃,可显著降低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减少炎性渗出,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这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局部缺血区域炎性状态,对恢复神经细胞功能有帮助[17]。

站立平衡是人体所处的一种最基本的稳定状态,当运动或受外力作用时,人体都具备随时调整并维持平衡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是完成许多生活动作的基本要求。步行能力即依靠这种最基本的站立平衡能力而完成,若机体不能保证静态肢体平衡,则无法协调的完成动态(即步行)平衡。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由于脑组织中枢损伤丧失了对低位中枢的控制,出现平衡反射功能丧失,机体对肢体力量、位置等协调能力缺失,严重影响了身体平衡能力[1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站立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均优于对照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有助于疏通患肢气血瘀滞状态,增加患肢撑重能力,恢复神经-肌肉控制反射,加强肢体平衡对称性调节功能,从而不断强化静态(站立)平衡和动态平衡能力,促进其肢体功能更好的康复,从而对完成日常生活动作有明显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可有效提高站立平衡和步行能力,改善下肢功能水平,而身痛逐瘀汤为瘀血阻络型偏瘫患者的理想用药,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3]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4]饶明俐.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编写委员会编.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成凤台. 脑卒中康复指南[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74-478

[6]解晓明总. 临床康复治疗技术[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48-150

[7]周霞. 中西医结合中风病康复评定与治疗[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1150-1153

[8]吴婧. 三级康复治疗对青年脑卒中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2):2461-2463

[9]董文涛,张振,靳张宁,等. 运用CTA筛查中国北方有脑卒中家族史人群的颅内动脉瘤患病率[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3):274-275

[10] 刘文杰,刘晓松,杜艳华. 自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7):99-100

[11] 王成伟,刘梦阅,文谦,等. 成都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分析——1341例横断面调查[J]. 中医杂志,2015,56(12):1038-1040

[12] 李慧君. 血栓通联合川芎嗪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5):157-160

[13] 刘洪芝. 身痛逐瘀汤配合走罐疗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8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14(5):250-251

[14] 蒋雷鸣,樊效鸿. 身痛逐瘀汤熏洗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防治的疗效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2,4(23):23-24

[15] 时永臣,韩秋,秦玉荣,等. 身痛逐瘀汤家兔腰椎间盘突出模型细胞因子TNF-α及IL-1β的影响[J]. 医学美学美容,2013,14(3):285-287

[16] 陈靖,付彦君. 身痛逐瘀汤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8):983-985

[17] 身痛逐瘀汤及其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实验研究[D]. 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

[18] 尤阳,孟庆芳. 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头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疗养医学,2015,24(7):700-702

[收稿日期]2015-10-30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15-1677-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5.029

猜你喜欢
脑卒中偏瘫
中医护理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探讨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姿位摆放依从性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