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军
班会课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科学地组织班会,可以及时解决班级常规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增进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是在目前“重智育轻德育”的大环境下,班会课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爱要不要”的摆设,更不要说科学合理地组织班会了,班会课作为德育阵地的功能被大大削弱,德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大大缩小。
一、目前不科学班会课的形式
1.大包大揽型。这种班会课的主要表现为班主任包揽了所有角色,自导自演,从头说到尾,学生从文化课上“被填的鸭子”变成了班会课上“被填的鸭子”,没有存在感。
2.南腔北调型。这种班会课的主要表现为没有明确的主题,全凭班主任的自由发挥,想到哪说到哪,思绪好的时候能讲一节课,差的时候可能就是几分钟,随意性太大,教育目标很难实现。
3.应付检查型。这种班会课的主要表现为召开班会并非班主任的主观意愿,而是受迫于学校行政的检查压力,检查之前认认真真,检查之后草草收场。
4.流于形式型。这种班会课的主要表现为班主任课前进行了相关的准备,为班会的召开设计了多种形式,但是陷入了“因形式而形式”的怪圈,一节课下来学生可能玩得很嗨,但是没有真正收获什么,缺少了教育内容的内化和感情的升华。
以上是目前不科学班会课常见的几种形式,通病是放弃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教育为目的的原则,我们不妨分析造成目前这种境况的原因。
二、原因剖析
1.学校不够重视。目前苏州市各所学校在课程表上都会设置一节班会课,和其他课程相比,班会课在数量上已然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当然,假如每位班主任都能充分利用这一节宝贵的班会课,倒也无可厚非,也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可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就这么一节班会课,还是会被老师们以各种借口无情剥夺,学校行政也明知这一点,可他们默许了这些做法,长此以往,班会课的德育功能必将消失殆尽。
2.班主任方面。
(1)班主任自身素质不高。
老师迫于各种压力,很少人愿意主动担任班主任,愿意主动做的人中还有部分是为了评职称。但即便如此,班主任也不能空缺,学校领导迫于无奈,只能“赶鸭子上架”,采用“拉壮丁”的形式拼凑班主任队伍,忽视了班主任的基本素质,导致班主任水平参差不齐,试想这样的一支班主任队伍怎么可能高效开展班级工作呢?有的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却受限于自身素质,徒呼奈何。
(2)班主任的工作特点。
目前苏州市各中小学校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都没有设立专职班主任。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一样,要担任相关的课务教学,也要批改作业,教学工作已经够忙够累,班主任工作又非常琐碎,导致一些班主任从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认真组织班会课。
(3)班主任观念陈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是被反复证明的科学的课堂组织模式。但是仍有一些教师不敢放权于学生,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课堂,怕学生无话可说让课堂“冷场”。这样下去,课堂仍然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的“容器”,师生双边的互动趋于零,这样的班会课碰撞不出师生之间的火花,班会课的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班会成为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大难题。那么,如何才能组织一节高效的班会课呢?接下来根据十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粗略谈谈经验。
三、科学组织班会课的措施
1.确定班会主题并力争把班会开成系列。每一篇文章都有中心思想,每一节班会课都应该有主题。只有确定了班会的主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各种活动形式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最终的落脚点应该落在这一主题上。“不打无准备的仗”。在确定班会主题之后,班主任要选择好的素材,巧妙安排活动形式,尽可能地把班会开得精彩。
班主任要做有心人,注重积累,尽量把班会开成一个系列,不能一开一扔,下次又是从头再来,这样很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延续。班主任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每节班会课都大动干戈,但是我们可以每个月组织一到二次较大规模的班会,这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允许的。每个月都可以确定一个主题,如:三月学习雷锋、四月感恩父母、五月热爱劳动、六月直面考试、九月开学季、十月热爱祖国、十一月磨炼坚强意志、十二月纪念先烈等。当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可以与时俱进地作修改,不断充实内容,这样坚持三年下来,班会课就会形成一个有序的系列,对德育的渗透大有裨益。
2.情理兼顾,还课堂于学生。班主任希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学生并不领“情”,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明白其中的“理”。班主任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只有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才能付诸实践,才能让感情得以升华。学生如何才能懂得道理呢?很显然,简单的说教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班主任要摒弃以说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还课堂于学生,让他们大胆地去表达、去讨论、去探究,在有效的课堂活动中“悟”出道理,班主任只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就可以了,只有班主任放弃自我表现的机会,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从幕后走到台前,才能由胆怯变得大方,由紧张变得放松,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班主任既能让学生明白“理”,又能激发他们的“情”,真正做到情理兼顾,情理交融,还能通过学生的表现捕捉到瞬间即逝的“生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对症下药,勇于创新,打造德育教育新高地。班会课承载着教育学生,解决班级日常事务的功能。班主任和学生吃在一起、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掌握学生的第一手鲜活资料,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了然于胸,面对这些问题,班主任要勇于创新,采用有效的方式处理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学校领导要努力营造积极的氛围,让每个老师都有强烈的做班主任的主观意愿。主观意愿是产生创新火花的重要因素。我始终坚信,针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创新不同的形式,对症下药,一定能解决一个个棘手的问题,把班会课打造成真正的德育教育新高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生活,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班会课就是激发学生思考树立人生理想的主题性德育课程。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课,播撒德育的火种。这既有利于班主任教育境界的提高和教育视野的拓宽,又有利于学生收获人生经验和提高个人修养。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要班主任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就定能让德育的火种遍地开花,“向德育要效率,向德育要质量”的理想之光必将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