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军
【内容摘要】高中数列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之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对教学活动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积极作用。文章结合高中数列教学的具体内容,就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出对策,包括发散思维、运算思维能力等内容,可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数列 发散思维 运算思维
引言
数列是高中数学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该部分内容不仅对高中其它数学知识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水平也具有积极作用。但很多学生普遍感到数列知识学习困难,甚至存在畏难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提升。为改变这种情况,应该采取有效对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根据所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效投入学习活动,深化对数列基本概念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且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利用概念和公式解决具体问题,达到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调动学生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高中数列知识的构成内容复杂,为正确解题,养成良好的习惯,采取有效对策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是必要的。整个数列课堂教学中,应该提高学生参与度,仔细把握解题的每个细节,深化对数列知识的探究和学习。进而融会贯通,有效掌握所学内容,提高数列的学习效率。在探究和学习中,不管数列计算结果是正确还是错误,都要善于总结经验,养成周密和严谨的思维习惯,推动教学和学习活动更为有效的开展下去。
例如,等比数列前n项公式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先让学生观察Sn=a1+a1q+a1q2+…+a1qn-1的结构特征,对公式构成有基本认识。观察后学生会想到等差数列的公式,二者看似有相同之处。一些学生便会用等差数列的推导方法进行计算,经计算和分析后发现,利用等差数列的计算方法行不通,不能得出正确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任课老师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幂指数升高的特征,前一项乘以q等于后一项。将公式都乘以q便会得到新公式,这是整个公式学习的重点,也是求Sn的关键。通过任课老师的启发和提示,学生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为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该诱导学生掌握关键内容,进行动态思维,对公式有更为全面的分析和认识,度过思维难关,探寻求和的方法。再采用对比分析法,将两个公式相比,得到:(1-q)Sn=a1(1-qn),从而得出等比数列计算公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更好掌握相关内容。
此外,根据该公式的特点,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在q=1的情况下,该公式成立吗?两边是否可以同时除以1-q,这项内容也是不容忽视的。应该提高思维的严谨性,让学生更好探究和学习,对求和公式全面考虑。q≠1时,Sn=a1(1- qn)/(1-q),当q=1时,Sn=nan。这部分内容也是应该考虑的,学生需要具备严谨的思维习惯,不能以偏概全。
二、注重教学拓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中,应该采取相应对策,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让学生更为有效的思考和分析问题。进而扎实掌握高中数列知识,拓展学生思维积极性,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中。具体来讲,数列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中应该灵活采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从基本概念入手,利用公式或简单的数列练习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任课老师要注重加强引导,让学生善于把握题目中的变化条件,进一步深化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拓展学生想象空间,达到有效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设等差数列前10项和85,第二个10项和385,求第三个10项和。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计算,a11-a1=10d,a12-a2=10d…a20-a10=10d,设第三个10项和为A,A-385=385-85,A=685,第三个10项和为685。
三、注重教学内容联系,培养学生运算思维能力
将数列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有效开展运算和学习,加深对概念和公式的认识,提高学习灵活性,培养学生运算思维能力。例如,三个数成等比数列,第三项减去32成等差数列,第二项减去4又成等比数列,求原来的三项。设三个数为a-d,a,a+d,就有:(a-d)(a+ d+32)=a2,(a-4)2=(a-d)(a+d),解得a=10或26/9,d=8或8/3,原数列为2,10,50或2/9,26/9,338/9。如果不利用假设方式,不仅运算十分复杂,而且容易出错。采用这种方式,准确把握不同数列间的联系,加快解题效率,提高学生运算思维能力,提高解题准确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教学中应该结合具体需要,采取有效对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运算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更好学习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为高中学生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唐权.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 学周刊,2015(2):166.
[2] 彭宇、唐海军. 浅谈数列的有效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182-183.
[3] 朱旭春、周红. 高中数学“数列与差分”专题教学设计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7):1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