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

2016-05-19 06:24:17丁玉波王全英刘军帅王立柱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专业定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丁玉波,王全英,刘军帅,王立柱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1607)



论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

丁玉波,王全英,刘军帅,王立柱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1607)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国内高职高专层次开设有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院校已有20余所,各院校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又有所不同。文章重点针对油气储运业务领域和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结合多年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经验,汇总整理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必备的职业能力和知识体系,在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专业定位;岗位群;课程体系;职业能力

一、引言

近20年来,我国油气储运事业步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人才需求大幅增加,我国油气储运高等教育的规模也急剧扩大。目前,国内开设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含三本独立学院)共30所,而高职高专层次开设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院校也达到了20余所。普通高等教育多定位于研究型、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的培养,而高等职业教育则定位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多有企业背景,专业定位多受到专业组群构成和举办方的业务领域所影响,本文主要针对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展开分析,讨论业务领域、职业岗位群和人才培养目标展开讨论和分析,并总结出建设性意见。

二、行业背景分析

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保障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等一大批国家油气管道重点建设项目的竣工和投入使用,管道运输也真正成为了继航空、海运、铁路、公路四大运输业之后的第五大运输业。加之战略石油储备、商业石油储备、地下储气库等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平稳运行的一大批储油、储气项目的建设,无疑给油气储运事业带来空前的发展契机。

近10年来,油气储运领域的从业人数已增长数倍,但是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依然迫切,尤其是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熟练操作技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专业定位的准确性,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性等诸多方面。

三、业务领域与岗位群分析

(一)业务领域分析

石油天然气的储存与运输是油气资源配置与利用的重要环节,油气储运也成为了连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诸环节的纽带。一般认为,油气储运的业务领域包括:油气田集输、油气管道输送、油气储存与销售、燃气输配与应用等四大领域。

行业内又有两种划分油气储运业务范畴的方法,一种是按照“油”和“气”的不同特性,分为油的储存与运输和气的储存与运输,其中,油的储运又可分为原油的储运和成品油的储运;另一种是根据面向企业的业务范畴不同,按照石油与天然气产业链的结构,分为上游储运业务(集输)、中游储运业务(长输)和下游储运业务(成品油储销)等三个方面。

(二)职业岗位群分析

根据油气储运的业务领域,其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可以概括为:原油处理与外输、天然气净化与外输、油气管道输送、油气管道保护、油品装卸、油品分析调和与计量、工艺调度与自动控制系统操作、设备使用与维护、油气场站安全管理等岗位群。

根据《中国石油石化工种目录》中对职业和工种的定义与描述,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所对应的主要职业岗位和工种可以总结如下(详见表1):

表1 油气储运技术专业主要对应工种

除工种目录中介绍的工种外,燃气运行工、天然气液化操作工等工种也随着天然气应用的蓬勃发展而应运而生。根据多次参与行业学术会议,组织校企合作会议,生产一线调研,参与毕业生回访等总结的经验,上述工种中,以集输工、输气工、输油工、综合计量工等四个尤为重要,也是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取证工种。

四、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012年,教育部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虽然几年间人才培养的定位发生一定转变,与中职和技校相比,高职的教育更凸显出了“技术”的重要性,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仍在于“技能”人才的培养。

关于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标准,全国高职石油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委员会曾多次召开会议讨论,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基本确立。即“面向油气田集输、油气管道输送、油气储存与销售、燃气输配与应用等领域,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较强安全意识、爱岗敬业精神,身心健康、专业理论扎实、职业能力过硬,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从事工艺技术操作、设备运行管理、场站安全运营、安装施工、设备维护与维修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各院校的举办方、地域、师资、实践教学条件、就业面向等情况不尽相同,也允许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和调整。

(二)专业知识目标的确定

专业知识目标是对本专业毕业生所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系统梳理,也是毕业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文化素质,可概括如下:

1.掌握油气储运业务范畴内必备的工艺控制、设备控制和生产调度等专业知识;

2.掌握油气计量、分析检验、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专业知识;

3.掌握油气储运设备安装调试、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等专业知识;

4.掌握油气储运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等相关知识;

5.掌握行业、企业HSE管理体系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等。

(三)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业务领域和职业岗位群分析,结合各院校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具体情况,毕业生所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可概括如下:

1.具备油气分离、原油稳定、污水处理、天然气净化等油气集输工艺操作能力;

2.具备石油与天然气的长输、储存、装卸、销售等工艺操作能力;

3.具备专业领域内主要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维护和保养等能力;

4.具备常用仪表和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控制、更换和故障排除能力;

5.具备油气储运设备和设施的安装施工、维(抢)修和事故应急处理等职业能力;

6.具备风险和危害因素识别、场站安全管理、完整性管理等职业能力;

7.具有自主学习、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分析和解决一般性技术难题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形势判断能力。

(四)素质目标

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理想,有改革的意识,有民主法制观念,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素质。

2.文化素质:掌握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须够用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文化素质,有较强的实用专业知识素质,并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及与专业有关的技术经济管理素质,具有认识新知识的自学素质。

3.业务素质:具有油气储运系统控制、设备使用、运营管理、安全管理等业务素质。

4.身体心理素质:具有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心理调节能力及一定的美学修养的身心素质。

5.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等素质。

五、职业资格取证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在实施“双证书”制度的过程中进行了诸多探索,而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越来越受到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高度关注。业内关于高职层次毕业生取证等级和发证机构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很多中等职业院校已经将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定位到了中级工,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又很难达到高级工的水平。另外,各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存在着标准不完全统一和相互不认可等问题。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依然将中级工作为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最低标准,学生在校期间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依然较低。经调研获悉,各院校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取证工种主要包括:集输工、输油工、输气工和综合计量工。取证工种主要由各院校的专业定位、专业方向设置、就业需要、实践教学条件等因素共同决定。专业设置偏重上游业务时,一般考取集输工;专业设置偏重中游业务时,一般考取输油工、输气工;专业设置偏重下游业务时,一般考取综合计量工。四个工种中,集输工的项目设置和鉴定标准更为综合,操作项目更为实用,因此,多数院校的油气储运技术专业选择了集输工作为职业资格取证的主要工种。

六、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与普通高等教育基于学科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知识的应用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根据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基于生产和工作过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构建学习领域,这是高职专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然而,随着行业内的技术升级、工艺改进和设备更新,企业运营模式的改革和实施国际化战略,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正向着培养能掌握新技术、会应用新工艺、可操作新设备、懂得新运营模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变。所以,课程体系的构建和重构必须经过岗位群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和市场需求分析。也必须将生产一线所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及时的融入到课程体系中。

(二)知识体系的构成

高等职业教育虽然没有沿用普通高等教育那种基于学科的课程体系,但是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系统的掌握专业知识是需要的,也是必须的。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需要掌握的必备知识可以概括如下:

1.掌握油气储运业务范畴内必备的工艺控制、设备控制和生产调度等专业知识;

2.掌握油气计量、分析检验、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专业知识;

3.掌握油气储运设备安装调试、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等专业知识;

4.掌握油气储运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等相关知识;

5.掌握行业、企业HSE管理体系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等。

七、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技术素质过硬、思想积极进步、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使命。准确的专业定位需要建立在业务领域状况分析、充分的岗位群调研、人才需求分析等基础上,以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丁玉波.论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J].石油教育,2015,(03).

[2]王学东.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0,(33).

[3]贾如磊,黄斌维.试析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3,(12).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Discussion on the Specialty Positioning and Personnel Training Standard of Oil &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DING Yu-bo, WANG Quan-ying, LIU Jun-shuai, WANG Li-zhu

(TianjinPetroleumTechnicalCollege,Tianjin, 301607)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developed prosperously and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at set up the specialty of oil &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have reached over 20, however, they are different in the specialty positioning,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usiness field and professional post groups of the oil &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as targets and connecting with many years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experience, it summarizes the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and knowledge system required by that specialty and proposes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in specialty positioning and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Key words:specialty position; post group; curriculum system;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2X(2016)02-0032-05

作者简介:丁玉波(1981-),男,黑龙江省拜泉县人,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油气储运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从事石油天然气生产工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5-06-23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2526);2014年中国石油教育学会指导项目,高职院校天然气类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设计与功能开发(项目负责人:丁玉波)。

猜你喜欢
专业定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心思考
计算机教育(2016年8期)2016-12-24 10:12:37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10:41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25:36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0:17
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30期)2016-05-28 08:38:36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职业教育科学定位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7期)2016-04-01 09: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