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波 曾振东
摘要:为使高职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地,必须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统领和指导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文章据此提出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校企深度合作,三层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职业岗位需求构建“学网”“组网”“建网”“管网”“用网”的“五层次、模块化、组合型、阶梯式”课程体系,以支撑该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专业定位;课程体系
0 引言
高职教育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引下,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尤其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许多产业需要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需要更多高素质、高技能型劳动者。在这样的背景下,须对已有专业进行重新定位与思考,使之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是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高职教育必须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因此专业建设就必须要通过市场调研获得人才培养的目标。无论是新办专业还是已有老专业,都需要定期做市场调研来重新定位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而解决专业与职业岗位的对接问题,也由此衍生出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问题。在这些基本问题明晰之后,还必须构建一个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来统领全局,指明专业建设的思路。
1 市场调研要点
以广东青年职业学院为例。在进行专业建设时,为了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即使以前做过类似市场调研也仍需重新再做。一般情况下,调研需要从以下几个要点人手:
1.1 计算机网络产业发展背景
(1)国家对信息产业的中长期规划与最新政策。
(2)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3)未来5~10年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4)本省信息产业的规划与发展情况。
1.2 本省(或经济区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结构
选择产业链上有一定实力的代表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同时也要参考其他院校的市场调研报告及行业协会发布的调研报告。
(1)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指产业链相关企业所设置的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既包括岗位等级的人才需求,如初级、中级、高级等职业岗位,也包括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才需求,如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
(2)对人才数量的需求。主要指岗位等级、学历层次的人才需求数量,既有当下现实的需求,也有未来3~5年的预测需求。
(3)本省计算机网络的人才培养现状。包括本省各院校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数量,每年的毕业生数量、招生数量、未来3~5年的毕业生数量,培养的层次与培养发展的重点等,用以确定竞争对手是哪些院校及专业。
1.3 专业建设思路
(1)专业基础条件。摸清自身现状,包括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情况、经费保障、政策保障、组织保障及其他条件。
(2)错位竞争与弯道超车。与示范院校、骨干院校、老牌院校的同类专业进行比较,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一般而言,不能再跟随其后走老路,而要通过最新的市场调研、产业政策找出产业发展的新动向,通过提前布局,在未来3~5年走出特色之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3)上特色,创品牌,谋发展。通过调研确立新的专业发展建设方向及目标之后,需要构建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既定目标,对专业各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
2 专业定位与职业岗位
2.1 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分析国家、省市对信息产业的规划,了解市场发展趋势及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明确本专业的定位:立足于“珠三角”经济区域的11r服务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网站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建网、管网、用网等综合运用能力,面向网络系统集成企业、互联网企业、网络设备销售等企业,从事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安全)运行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网络设备及解决方案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2.2 覆盖产业链的5类职业岗位
通过走访企业一线工程师,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参考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职业岗位分为核心职业岗位和相关职业岗位。核心职业岗位包括网络技术员、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员,相关职业岗位包括技术支持和市场营销。总体上覆盖产业链建网、管网、用网的5类职业岗位,如图1所示。
3 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使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地,必须构建相应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深度介入人才培养过程,这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与市场需要相对接的必由之路。据此,构建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校企深度合作,三层工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校企深度合作”是指企业走进学校,介入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企业成熟项目作为教学案例进入课堂;学生走进企业,把课堂设在企业,以企业实际项目作技能实战训练;“三层工学融合”是指学生分别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交替学习,教学过程贯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学生走出学校就能上岗,实现“校企无缝对接”。3个层次为岗位基础技能训练、岗位核心技能训练、岗位综合技能应用与提高。
另外,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最终要实现校企专业共建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共管、共赢。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并承担工程师角色,企业一线工程师进入课堂并承担教师角色,学生通过工学结合,实现学生与员工的角色融合与转变,把专业素养教育融合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在第5、6学期,使学生逐渐适应企业管理方式,从心理上转变为企业员工,并使用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来管理学生。
总之,专业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企业能招到需要的人。
4 特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把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始终放在第一位。围绕此目标,面向职业岗位,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重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学网”“组网”“建网”“管网”“用网”的“五层次、模块化、组合型、阶梯式”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这些模块涵盖了从入门技能到综合技能的培养过程,从课程体系上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技能性和职业性。
专业基础技能分为“学网”和“组网”。“学网”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课程。“组网”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网络设备配置、网络服务配置、云计算与虚拟化服务、网络安全技术、网页制作、JavaWeb编程技术等。
专业核心技能分为“建网”“管网”“用网”3个部分。课程内容主要包含企业网络配置技术、系统集成管理与实施、网络安全实施、JavaEE框架技术等,以网络建设、网络管理和网络应用(开发)的实际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满足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低级到高级的知识进阶规律,其中核心课程教学由教师和企业一线工程师共同完成。
另外,在第5学期通过校企合作,根据企业需求设计“岗前订单”专项技能训练项目,学生可根据个人的专业能力、兴趣爱好和就业意向选择训练项目,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5 特色课程内容设计
在专业课程中,全面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基本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做学结合。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和手段,探索课堂教学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融“教、学、做”为一体,突出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从实质上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对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做”一体化的基础上扩展“用”“鉴”两个环节,即进行“教、学、做、用、鉴”五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如图4所示。“用”即学生实训时使用企业的成熟项目及标准,使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基本一致,在实习过程,使实训项目与企业的生产过程融为一体;“鉴”即将企业的技能鉴定证书、企业的评价鉴定机制与教学融为一体。
在相关考证课程中,引入企业普遍认可的、与岗位职业能力相关的IT认证证书,并使得课程学习要求覆盖IT认证要求,课程内容覆盖IT认证内容,课程学习过程与IT认证同步推进,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如“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企业网络配置技术”进行了课程改革,对内容、深度、广度进行重新设计,参照行业、企业标准及IT认证需要,把华为HCNA、思科CCNA、英国电信E-Skills等国内外认证体系融入课程中。学生在学到核心技能的同时,可立即进行IT认证考试,实现“课证融通”。
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表明,在该模式中,把“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相结合,与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相结合,使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既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也满足了国家对“双证书”的要求。
6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与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要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闭环反馈系统”,以有效改进教学质量。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及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既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判断标志,也是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健全全面客观的评价机制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
要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就必须吸纳来自不同渠道的考核意见。既要注重校内课程的评价,更要注重校外的评价,包括企业、认证机构、竞赛机构、用人单位的评价等(见表1)。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每年都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做一个涵盖所有专业的市场调查,并提供一份详尽的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定期邀请麦可思研究院专家做专题介绍,详细解读报告中的指标和数据,指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改进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7 结语
高职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最终要在企业就业,通过走访企业、近距离接触企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是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
专业建设应围绕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目标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和省市的政策只是导向式的,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实条件千差万别,院校需要在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方法上作出一定的思考创新,同时需要借鉴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经验和做法,这样才能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建设和发展道路。对于办学已多年的传统专业来说,如何摆脱目前的发展困境是当务之急,本文所提出的专业建设思路与做法,可为其他院校提供参考。
(编辑: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