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龙
摘 要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就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从而不断增强体质。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不断的创新与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文章围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创新农村中学体育教学。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创新教学 农村学校 学生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现代教育离不开创新,任何课程都不例外,更不用说综合性能突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越是重要的课程越是离不开创新。作为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既是基础性人文教育,又是情感性语言教育。作为教师,在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创新意识融入到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于这门课程产生新的认识和见解。
一、创设情境,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中学生的行为思想可谓千变万化,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教师,不可以仅从表面认知学生,更多的是抓住学生的心理层面的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诱导,从而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到趣味横生。当然,课堂内容的设计也很重要。不拘泥于死板的课本,层出不穷的将科学有效的教学法带入课堂中,让课堂活跃起来就不再是难事。例如,在情境练习中,将“障碍接力”改变为“小八路送情报”这一情景,将原本的题目变得故事化。将游戏过程中的名个障碍改为绕过“敌人的哨岗”,跳过“小河”爬过“山坡“,最后奔跑到“目的地”等,让学生在折射在眼前的剧情中发挥,激发出他们强烈的兴趣。这样,即达到了这门课表面上的要求,也培养了学生即兴发挥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又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展示“蛙跳”的动作。然后让学生们模仿,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能够无压力的完成任务,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二、创设条件,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
世上没有笨孩子,有的是那些低调懒惰的孩子。作为教师,应当及时发现学生在于创新与实践中的潜在能力,并及时加以重视和诱导,从而培养出一流的创新型人才。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表现在表面上的一一渗透,更应突破教学中的种种限制,强调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事实证明,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大多数学生会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发挥出各自的潜能,尽管有些是无形的。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探究式学习,将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出来,并使他们能将这些潜在的能力更好的展现在这门课所提供的舞台上。例如,在一次活动课上,一个班的女生因为场地限制没地方活动,就在别的地方拍球聊天。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传球的运动,学生们围成一个大圈,随机传球,没有接住的就要到中央进行才艺表演。有的学生小法会比较奇特,例如,把篮球当成乒乓球,在有限的场地上玩起“乒乓大球”,这种有趣的想法值得去肯定。这样一来,就算有场地限制,学生也可以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愉快的训练。
三、因时施教,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因为农村学校区域和设施条件不足,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可能无法进行。教师可以考虑到农村学生上学要走很长的路,根据他们惯于走路的特点,利用上学与放学这两段路程,给学生布置锻炼任务,让学生自觉完成,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这也是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差的学校教育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法,对症下药。体育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在上课的路上进行晨跑,课间操和课余时间就按照管理来进行。下雨天可以在教室里对学生进行体育方面的一些介绍,或者让学生在教室或走廊做操;下雪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打雪仗,堆雪人,借此与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与学生在酷暑中到河里游泳、打水仗也是不错的选择。农村比起城市的好处就是供选择场地多,作为农村教师,因地制宜,把握农村孩子好动脑筋的特点,和学生一起制作和开发体育器材。例如,用布做沙包、用竹子做接力棒、用稻草编制跳绳和技巧垫等,利用身边的材料,让体育课上的更有乡土气息。农村学生足劲好,没有沙坑就立定跳远;农村学生手劲棒,没有吊环、单双杠,就往树枝上悬吊的竹竿上爬等等,做到农村体育教学的完美创新。
四、生成智慧,不断更新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创新正在不断深入到农村初中体育课堂中去。所谓创新,并不是凭空想象出的,而是以周边的已知事物为出发点,通过多角度的思索生成新产物。作为初中生,要学会多思考,善于思考。对问题的重复思考有利于学生对自己进行严格的检验与反思,确保思维无误。创新靠的也并不是吹牛,而是想象。例如:在排球教学要记住排球迎面垫球的“一插、二夹、三提”的动作要领,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出假象:某学生正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空中飞来一只银灰色的炸弹,眼看这炸弹就要落地迎面爆炸,这名学生赶紧跑过去,夹紧双臂插到炸弹下,用力一提,炸弹又回到了空中爆炸了。这种有趣的创造性思维在农村体育教学课堂上,很是值得农村教师去使用。再例如,在教实心球投抛时,可让学生联想到农忙中,农民“抛秧”或造房时瓦工“抛砖”的情景;在教“集体舞”时,可让学生联想春晚中的一些大型“舞蹈”表演。综上所述,这些方法“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以及概括能力。
总之,教学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不仅仅表现在教师的学习策略教学,更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都离不开行事主体的思维方式。作为体育教师,要起到带头作用,将知识与技能进行系统性的概括总结;作为学生,应在优秀的教师的带领下,科学有效的吸收教师所传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何晓洁.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4(09).
[2] 梅增亮.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21).
[3] 李小鹏.加强农村薄弱初中学校体育工作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