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凤芹
摘要: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加强朗读训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语言的积累。朗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平时,既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又要教会学生朗读的方法,使朗朗的读书声成为我们校园里最优美的音韵。
关键词:激发欲望;注重方法;促进发展
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练习。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谓朗读,即大声地读,能绘声绘色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读的过程中眼、耳、口、脑四个器官,同时作用于课文,共同接受知识。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探究的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
1.想象文中意境,培养个性语感。
美文佳作(尤其是诗歌)都具有极美的意境,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也是激发情感的关键。学生朗读时,要从语感出发,始终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通过个性化的理解用个性不同的语感表达出自己的个性感受。
2.找准时机范读,发挥示范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地范读课文,让学生“读”有榜样,对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增强学生读好课文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最后一段的教学中,在学生缺乏对人们情感的理解时,教师饱含深情地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节奏,读出对周总理的哀思,读出对周总理深切的缅怀和爱戴之情后,学生受到教师情感感染,在模仿的语感中深刻领悟文章的了主旨,课堂气氛也由此达到了高潮。
3.注重方法指导,提高朗读水平。
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找准学生的“最进发展区”,考虑到学生在各个年龄层次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适当指导。就每次训练来说,要逐步提高要求,循序渐进。从最基本的要求切入, 要求学生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我们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强化朗读技巧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朗读方式上,要通过轻声朗读、放声朗读、诵读等方式,训练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感悟;在朗读方法上,要注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的停顿,声音的轻重、速度和节奏、语调等技巧,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领略朗读的妙处,提高朗读水平;在朗读形式上,要多样而富有变化,切忌形式单—。要让学生通过训练,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
4.给予正确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价是不可缺少的。课堂中,教师们常用“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如小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赛,就有评。评议时,特别要注意评价的方法,要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并吸收到自己的所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会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师不要只是强调某个字词该读大声或是读小声,以免造成形式化、表面化的指导。
5.强化重点句段,体会文章内涵。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音变化,尤其是对重点词语、段落绘声绘色地表情达意,可以很好地再现作品的神韵,领会意境,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感染。教学中,要留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引发情感,增强美的感受力。如《海上日出》通过让学生不断地朗读,在优美的句段中体会文章内含的美;《桂林山水》语言优美生动,要让学生细细朗读,透过语言文字,细细品味文章所描述的意境美;《金色的鱼钩》通过让学生认真品读人物的言、行、心理描写等重点段落,感受人物的心灵美;一些古诗词要反复吟诵,细细品味。体会文章的音韵美。
6.从熟读到背诵,积累并发展学生语言。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养成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通过朗读训练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同时也为普及使用规范语言文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朗读能够让学生细致品味作品的语言特点,有利于内化吸收,掌握文章的结构,领悟作品的写作方法,感知不同文体的风格特色,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朗读不同体裁的文章,读法亦有区别,这样就有利于学习掌握描写、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等各种表达方式。由此,不但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还能让学生灵活掌握运用各种写作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