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亮
内容摘要:当前,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人群必备能力。我国农村由于经济发展和信息传递滞后,学校语文口语教学现状堪忧。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以期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 口语教学 问题 对策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发现“说”的能力在四种能力中还是最差,尤其反映在我国农村小学语文的口语教学中。
一.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脱离学生生活,真实性不强。虽然现在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教学编排图文并茂,但一些内容对农村儿童来说尚还遥远,他们无法就这些内容去交际。有农村教师因地制宜地选择了一些口语交际内容,但往往只注重趣味性而忽视真实性和实用性。有的老师喜欢以动物为话题来展开口语教学,可是农村小学生对有些珍稀动物并不熟悉,连见都没见过怎谈进行正常的口语交际。
2.处于单向活动,互动性不强。农村小学生生活经验积累少,正是处于积极吸收、习得地初级阶段,内部言语不足,使他们不能自由畅通的表达,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再加上农村的生活环境,大多数农村孩子都较内向,不善表达。因此,有些教师缺乏耐心,剥夺了学生说话的权利,把口语交际课变成了教师的单向演说课,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
3.局限于少数人,整体性不足。口语交际活动应是全班每位学生的事,可是在真正交流过程中却呈现了几个学生撑场面,大多数学生当陪客的现象。究其原因,传统教学长期注重书面语言能力,而忽视了口头语言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某些学生不愿说,或想说而由于不自信而不敢说;教师缺乏口语交际教学的专业技能,让部分学生牵着走,影响了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教学形式单一,趣味性不足。在农村,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口语交际往往只局限于专门开设的口语交际教学的课堂上,而缺乏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例如,课堂上仅仅是教师有组织、有计划的按照教学计划去操作教学程序,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有些教师则把口语交际教学看成一门独立的课,缺乏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及课外语文活动的联系、渗透。
二.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一点探讨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口语交际兴趣。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展开的言语活动。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该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角色扮演、开展活动创设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自然会加强。
2.注重双向互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听与说双向互动、相互影响。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力求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外互动”。即使有些话题互动性不够,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特别留意、认真钻研、精心设计,让学生在交际中互动起来。同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有信心、有勇气、有主见、谈吐文雅等文明态度、语言修养及心理素质。
3.开发课程资源,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新课改之后,对“口语交际”涉及教材内容进行了新编排,但仍有诸如城市化、成人化缺陷。比如,涉及电脑,农村低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电脑并不了解,根本无从谈起。鉴于大纲的要求,农村小学的教师在合理开发农村特有课程资源的同时,应调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引导小学生在课内、课外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训练,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加强第二课堂,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绝非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其核心是交际,其特点是活动。日常课程时间有限,这就要求突出加强第二课堂辅助作用。学校里经常会组织一些有意义活动,例如:演讲比赛、班队活动、运动会等,小学生都乐于参加,并且活动后都想“一吐为快”,教师完全可借此机会组织学生“每人1分钟”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印象最深刻的事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时自然兴趣盎然,并且有话可说。久而久之,学生就敢说、爱说了。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探讨、研究并付诸实践,才能把农村口语教学落到实处,才能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阜南县会龙镇刘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