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鉴赏诗词的四把金钥匙

2016-05-14 08:04王孟坤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诗词鉴赏中学语文意象

王孟坤

摘 要:理解诗词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中华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内蕴丰厚,理解它,即使经历丰富的成人也需要下一番功夫,何况是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化常识,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词鉴赏;意象;诗歌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64

教材选用的诗词主要有绝句、律诗和宋词,多半短小精炼,情感丰富,或豪放壮丽,或低沉哀婉。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可学生要想读懂一首短小的诗,理解深藏在这几十个字背后的内涵,起码要有四方面的知识储备。一是理解意象,二是会知人论世,三是懂得诗歌语言,四是懂得手法技巧。掌握了这四把金钥匙,离读懂诗词就不远了。

一、懂得诗中的意象

在诗歌中,常有一些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体验。也就是说,某些意象、某些情感具有一一对应的特点和规律。阅读诗歌时如能掌握常见的意象,就能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了。比如,诗中经常会出现“柳”,而“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不舍和留恋之情。所以,从古到今流传下来,“柳”就形成了固定的意象,它往往代表的是分别之时离人内心的不舍和留恋。如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和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又如,“月亮”这个意象代表的是离家在外的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典型的就是李白的《静夜思》和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鸿雁”这个意象有时传达的是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诗句“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表达的就是这种情感。但有时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诗中的这些意象就像是作者表露情感的一扇窗户,由此我们可以窥探作者内心的悲喜哀痛,可以理解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

二、会知人论世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的意思是说,读一个人的作品,但不了解这个人的生平经历是不可以的。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比如,我们欣赏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读到“玉簪螺髻,献愁供恨”一句时,不免会想,作者为什么而愁,因什么而恨呢?后面又说“无人会,登临意”,作者的“登临意”又是怎样的呢?要解开这些疑问,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理解作者的情感,我们就得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也就是要“知人”。辛弃疾生活在南宋,出生在被金兵占领的北方。从小跟随祖父,祖父是金地的一个官员,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经常带领着辛弃疾指点江山,感叹宋朝河山分裂。这给辛弃疾很大的影响,所以辛弃疾一生的愿望就是带兵收复北方的失地。年轻时,他集结忠义之士结成两千多人起义军,曾经单枪匹马闯入敌军活捉贪图富贵的叛徒。后来,他带领义军投奔南宋,朝廷并不信任他,对他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知道了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他内心的愁和恨了。此时,他登建康赏心亭借景抒怀,抒发的是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却无人理解的悲愤之情。

三、懂得诗歌语言

诗歌的语言跟我们平时的语言不太一样,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诗歌这种独特的语言,理解古人在作诗时对语言文字的灵活运用,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诗歌对语言的变形最常见的三种:改变词性、变换语序、成分省略。

首先,把握词性的改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是“使江南岸绿”的意思,“绿”字是动词。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的“红”“绿”也是同样的用法。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中的“老”“肥”也是活用使动用法。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用作动词,且鲜活生动,化腐朽为神奇,把原本静态的景物写得活了,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其次,把握语序的变换。有些诗句不好理解,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而颠倒了语序,理解时应该还原回来。比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春风”不受“笑”的支配,而是“在春风中笑”的意思。再比如,苏轼《念奴娇》词:“多情应笑我”表达的意思是“应笑我多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重排为“欲目穷千里”。

再次,理解诗中词语的省略。在欣赏杜牧的《赤壁》时,有的学生不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的意思,他们感觉诗中所说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历史上这场战争中周瑜是借东风火烧敌营的,这里怎么说“东风不与周郎便”呢?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这里省略了表示假设关系的“如果……那么……”这个关联词。

四、懂得表达技巧

诗词中的表达技巧比较复杂,除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修辞手法外,还有很多种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联想和想象、虚实、象征等,还有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比较常见,在诗歌中俯拾皆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丽和气势。“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则以美人身材苗条来写柳丝的婀娜多姿和柔软,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小雨滋润万物,悄无声息的情形,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喜人可爱,同时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宝库,它历史悠久,传承了千百年,承载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思想,可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华,学习我们的诗歌就是在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虽然它历经久远,不太好理解,但我们只要掌握了以上的四把金钥匙,打开这个宝库的大门就变得容易多了。

参考文献:

[1] 钟道杰.语文教师应做好母语的传承者[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8).

[2] 亓成功.关于阅读教学“起点”的思考[J].文教学通讯,2007(3).

[责任编辑 张文娟]

猜你喜欢
诗词鉴赏中学语文意象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探析
巧用比较分析方法突破诗词鉴赏难题
从《雨霖铃》课堂实例看信息化的运用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