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芸芸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基础地位,学好数学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从数学课程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数学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该文主要对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展开了一番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学习习惯;数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51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好数学,兴趣是前提。小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地去认真听讲,心甘情愿地去研究习题。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合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例如,我常常把传统的“复习导入”创设成“知识闯关”,把单调的“课堂练习”设计成惊险刺激的“挑战舞台”……通过各种小比赛、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渴求”的欲望。或者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机整合,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它是那样的亲切、触手可及,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内趋力。在有趣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将感受到数学世界的轻松与快乐,同时领略到数学世界的美妙与神奇。
二、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关注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问题,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以运算为例,很多学生做错题都是因为运算上出了错。运算为什么会错?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学算术,随着知识量的增加,运算中每一步分解开来都是学过的基础性内容,理论上说不应该错,很多学生或家长都将其归结为“粗心”。其实“粗心”的背后隐藏着许多能力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专注力不够,理解能力差,严谨性不够等。其中专注力问题是一个说起来容易解决起来困难的问题。人的专注力通常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在数学学习、问题解决中保持较强专注力是一种能力,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养成,其基础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应该要求自己以认真的态度,聚精会神地去做每一件事。这种高度关注、全力以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习惯,是能力提升的基础,能形成学习工作与生活的良性循环。
三、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力争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熟悉的语言进行表达。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积极开展活动,最终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地喋喋不休,把所有的内容都揽下来而不让学生参与,教师要多给学生发挥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讨论。如在让学生认识锐角、钝角的时候,由于二年级的内容只要求学生抽象认识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教学中要求学生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作为工具进行判断。一节课下来,没有几个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学习内容,动手操作能力极差。课后笔者仔细回顾了教学情况,分析了学生的困惑之处,为学生编了这样几句话“点对点,边压边,边重合是直角,边在内是锐角,边在外是钝角”,并及时为学生补习,借助三角尺边演示边让学生理解这几句话意思,结果教学效果非常好。
四、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文化,深层次地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没用”,“题目难”是很多人对于高中数学的印象,甚至有人在网络上发出“数学退出高考”的呼声。那么为什么人人都要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看似和日常没有关系、很多人考完就忘的数学呢?我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在中国大概很少有人问:读唐诗有什么用?这是因为人们都认同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重要的育人价值和文化传承,即所谓的“不用之用”。我们从小读唐诗,是为了学习与感受祖国的文化,同样,学习数学,也是在学习一种文化。数学是一种世界文化,数学教育中同样有着育人价值和文化传承。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反对片面强调数学与实际应用挂钩,而期望更要关注数学的不用之用,从文化的角度和人成长的角度思考数学教育。现在数学教育的问题在于割裂了数学知识与其背后的思想、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只有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与题目,却没有鲜活的过程和体验。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产生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数学的发展既有内部需要,也有外部力量推动等因素,这都是非常宝贵的数学资源。因此,数学的魅力在于让学生体会教材中数学概念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引导他们去重历或者模拟这些问题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亲身体验到探索、创新的快乐,并从前人研究问题的背景以及相应的方法中得到启发,感悟数学文化。数学代表着理性。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可以用数学来刻画,因此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如何认识我们这个世界的过程。学习数学不仅培养人的逻辑能力,还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精神。比如数学是建立在公理体系上的演绎推理系统,一个问题的成立与否,要通过严密的推理来论证,而不能凭直观想像,这就给学生建立了科学的真理观。
参考文献:
[1] 詹茂庆.小学数学教学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7).
[2] 朱才龙.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青年教师,2005(10).
[3] 支媛.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轨道[J].考试周刊,2011(45).
[4] 王淑艳.浅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才智,2015(6).
[5] 吴志仁.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J].新课程.2010(4).
[6] 朱才龙.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青年教师,2005(10).
[责任编辑 吴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