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2016-05-14 01:49许成文
新一代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许成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不再仅仅是让学生接受知识和训练技能,同时还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到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课外的拓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知识的应用能力。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难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如果还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就得不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变低。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在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没有结合新的教学理念,没有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且大部分学生普遍认为物理并不重要,因此在学习上也存在一定的懈怠。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相对低下,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技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备课是教学之前最为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因为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基础知识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教学目标要符合实际。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当中,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习习惯、态度等,这样才能让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教师还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地钻研,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地拓宽,增加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拓宽学生的思路,以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利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帮助学生记忆。故事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将书本上比较抽象的知识用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比如在学习“光的干涉”后,很多学生对全息相片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一个趣味小故事开阔学生的视野,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扩展,如向学生举一个清朝全息相片之谜的例子:在清朝,一个汪性官员乘马车外出,忽遇雷雨,便在树下躲避,后雨过天晴,却发现窗玻璃上有人影,但车帘里面空无一人,回家后车窗玻璃上的人影依然不散。直到20几年后玻璃不小心打碎了,然而碎片上的影像却仍旧完整。通过这样一个奇妙的传奇故事,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再进行教学,就能事半功倍。

三、巧妙设问,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有效果,在讲课之前,通过问题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新知识中,是导入新课一个重要的方法。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认知能力,提出既与课本内容紧密相关,同时又比学生的实际水平稍微有一点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形成强烈的认知冲突和感官冲击,促进学生去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比如教师在教学“平抛运动”之前,先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如果你作为一个飞机驾驶员,需要将救援物资投放给灾区人民,那么你会选择在哪个位置投放救灾物资呢?”并在黑板上简单画出示意图,标出三个点,分别是灾区的正上方、左上方和右上方,学生这时可能会回答在正上方投,因为这样能准确地投放到灾区。然而实际的答案是在离指定位置一段距离就投放物资。这个答案与学生的认知无疑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学生迫切想知道这个答案的真相,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为教师接下来的讲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结合生活教学,增加物理教学的信息量

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很多现象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中的事物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首先教师要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切合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不是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应用到教学中,同时,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中还要注意生活素材的合理选择。比如在学习“圆周运动”一课时,就可以向学生举出生活中我们所用的洗衣机脱水筒的原理,学生对洗衣机都很熟悉,但是很少有同学去研究洗衣机是怎么脱水的,教师这时就可以将教材内容与洗衣机脱水筒的工作原理相结合,向学生讲解离心运动。通过生活实例,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物理离不开实验,通过课堂实验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获得直观生动的感知,有利于思维模型的构建,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比如在讲“热力学”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向学生演示下面的实验:将水注入一个有橡皮塞的瓶子三分之一处,再用一根细管穿插进橡皮塞中,与瓶子里的水接触,将瓶塞塞紧,再用热水对着玻璃瓶子浇灌,这时会看到小喷泉从管子里涌出;再将水注入一个圆底烧瓶中并加热煮沸,然后将气球套在瓶口,会发现气球不断膨胀,最后将圆底烧瓶冷却至室温,这时可观察到气球被突进瓶子。教师这时再让学生思考这两个现象的原因,利用实验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之后,还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针对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关键是要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重视度,通过以上方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热情。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动各种方式,以促进课堂的高效性。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