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亦文(1963-),女,汉族,浙江省鄞县,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本科四年,文学学士学位,现为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和写作。
摘 要:本文将西方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与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实践进行比对,得出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与互联网时代教育实践具有很高趋同性,并从知识受众成为课堂主导,后现代主义课堂观初步实现,后现代的师生关系已成网络时代共识几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后现代主义教育学得以践行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并分析了后现代理论优于现代主义教育并符合人类教育发展规律的主要特征,为网络环境下大学更好运用后现代主义教育学的观念,尊重教育对象差异性、营造开放教学模式、师生平等探讨等,提出未来教育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后现代主义趋势。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概念;后现代教育和互联网;趋同性;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065-02
一、 西方教育界的后现代主义概念
(一)后现代主义研究和互联网时代
人类20世纪以来,在西方教育理论学界,有关后现代教育的讨论已经日趋增多。相关的著作如威廉姆·多尔撰写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等。汇集了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的代表性观点。这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他们对后现代主义教育的理解和看法,并出现了全面颠覆和合理兼容的现代主义教育的两种观点。本文试图讨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在网络论坛教学中的体现及发展趋势。并对互联网时代教育和后现代教育的趋同性,以及后现代教育有关教育受众、教育目的、课程教学、教师作用及师生关系等方面教育理论及影响作出梳理。
(二)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及其区别
1、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化以来,西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价值趋向和思维范式。它推崇理性主义、知识和科学,将其视为中立、客观、普遍的真理,以此最大限度激发西方制度的资本、科技和人的效能,用理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规范,形成行为思想体系来建立现代社会。
2、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拒绝统一的、总体化的理论模式,认为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遮蔽了社会领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导致了对多元性和个体性的压制,并助长了顺从性和同质性[1]。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和否定,现代主义作为工业化的产物,具有科学、理性、自由、民主、统一性和经验型等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则一反现代的常规:突出自我,反对理性和逻辑的决定性作用,反对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和一元论,主张多标准、多规则、多模式和相对主义。现代主义欲将世界客体化;后现代主义却偏重于人文世界。现代主义强调克服与超越,目的在于寻找世界的普遍结构;后现代主义虽与之相符,却试图解构现代化的权威,恢复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性。
二、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呈后现代性特点
(一) 网络时代知识信息受众成为主导。
当今社会正在步入一个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之被称作时代,不仅是因为它创造的海量的信息,更由于它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和结构,它的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使得知识信息产品更加透明化,知识的受众在选择信息时比以前有更多的自主权,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导,并且主动参与到知识传播和创新的所有环节。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接收者就是知识的重创者,任何知识信息的传播都是在受众的良好体验中分享完成。特别是新一代的知识消费群体,更希望参与到知识的研讨和创造环节,希望获得的知识能具有自己的独创性。这种教育双方身份的变化,也是网络时代新型教育传输方式的必然结果。这里出现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网络时代使得知识的获取不再是少数学术权威的专利,相比之下,大学生和一位教师在网络环境得到知识信息的能量渐行趋同。如华东师大陈建华老师在《后现代主义教育评析》[2]一文中谈到对教育权威的“去中心”的两层意义时指出,现代教育的领域不再是“有教育价值(educative)的专利”,另外,受过教育的人不再仅仅是某些“获得文凭证书的人”。
其次,网络教学模式的普遍建立,使得“教育的神圣性”[3]受到了质疑,“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作为一项‘现代性工程的神话应该被消解”,现代性下的所谓基础性知识,一直被定义为发现实在性真理的路径,并将其推到一个全然中心的位置。而今,他们质疑教育不再是个能反映和改变现实的真理掌握者,它的“神圣性也无从谈起”。而这种神圣性的打破,也与以学习者为主导的新型教学关系有关。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性行为,他们掌握的信息资源的多样和丰富性,以及可筛选性,使他们不再视任何学科专业理论为不可更替的资源被动加以接受,这无疑给传统教师角色造成极大冲击。
(二) 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初步得以实现。
互联网时代高校环境的个性化和后现代状态,使得课堂授课无形中践行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即一种摆脱现代主义教育弊端的课堂观念。这些包括:
其一,提出教师与学生是共同探索课程和平等交流的关系,课程学习的重点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自我的发现和表达。
其二,打破课堂与社会、知识和知识、人和自然界、人和生活本身间的界限。网络化社会使学生视野打开,学生踊跃参与社团活动,工科生封闭的学习环境不复存在。
其三,人性化校园环境和学生的心理建设,已经愈发引起校方的重视。后现代的生态意识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如师生作为个体情感、心理、潜意识等的心态平衡和交流。
其四,后现代主义的循环式教育,已经在网络教学平台和QQ、新媒体中得到动态的互动运行,学生制作课件主动参与讲课,独立思考讨论,教师不再是延伸课堂的主导和操纵因素。
针对现代主义课程的封闭性、刻板性特征,后现代教育家多尔强调[4]课程要具开放性、复杂性和变革性。并在其著作中指出,不应该预先制定课程目标,或者把课程内容作为绝对客观稳定的知识体系,课堂教学不应采取灌输式,教师和学生同属于课程的研发者,共同在探索知识中有所收获。如今,这些已经广泛体现在网络化教学中,比如小组辩论、学生授课,QQ研讨和情景教学等。当然,还无法全面实现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理论观点。
(三)后现代的师生关系已成网络时代共识
1、关于师生关系问题,后现代主义者逐渐打破了师生之间的界限,老师同时是学生,学生同样兼具老师功能。比如,在我的现代文学课QQ论坛中,我注意到自己的教师角色在悄悄发生变化。有时,我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引导、修正学生的想法,解答他们的问题和疑惑,但有时,在网络知识和教学的见解上,我转换成学生,注意聆听我的学生的观点和看法。但是,这样的共同求知教学过程,在现有的大学环境还只是尝试和试验,仍需要向国外名校学习借鉴。在这样的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交流达到共识,但绝不是学生对教师观点的无条件接受。
对这种后现代主义的教师角色定位,笔者在QQ上与同学交流中已有体验。正如有关学者所说,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递知识,更在于传递思维的方法和人生的智慧。在网络论坛教学中,我经常与学生一道探讨文本中涉及的理论和问题,帮助学生理清主观和客观间的矛盾和关联,借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判断能力。传统课堂的教师只限于知识灌输,无法与学生进行深层交流,但在课程网络QQ上,学生打字说对“后现代”一词不甚明白,我就从作家张爱玲的市民精神谈后现代的思维特点,虽然工科大学生听了仍不明了,但探讨的目的已经达到,我就连接了“后现代”一词的链接给他们,让其自学完成。教师虽是课堂领导者,实际是学习团体“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是教学环境的领航者,而不是实现教学结论的操控者。
2、后现代主义认为,学生在知识课堂接受教师提供的信息,同时也通过教学双方的对话增强其沟通能力及文化读写能力。在我讲授应用文写作课时,经常采用模拟招聘会、模拟授课、模拟翻译和模拟办公等形式,让学生扮演各行业职场文员,训练他们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而这些已成为网络时代教师社会实践课堂的主要内容。
3、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理论,更需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想像。比如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通过知识角色间的对话,比如辩论会,研讨会,将所学习的知识扩展和重构,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所以,后现代时期教授大有可为,只不过其作用的方式发生变化而已。
4、后现代教育保护学生的个体差异
后现代主义教育否定现代教育培养“完人”的目的。认为现代教育培养的是精英文化的继承者,而教育是不应有倾向性的,以此来推演平等公正的理念。他们质疑“完人”教育,提出保护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点,后现代教育其实和中国古代庄子哲学观有近似之处,二者都认为世界原本是混沌无差别,是相对的,人类同宇宙万物一样,没有绝对的标准和高低之分,只有承认个体差异性,才合乎宇宙和人类的真实形态和规律。因而,教育应该是一个完整生态体系,对教育受众要采取宽容开放性的态度,尊重其个体性,教育的目的也不是要求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而是培养具有个性化人格、符合每个人自己的特质和特殊性需要的自然的人。
三、 未来教育的后现代主义趋势
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中,我们看到网络时代与后现代主义几乎重叠的本质性相似处。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注重多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打破教与学的界限,提倡师生平等对话,否定课堂的教师中心论,解除现代教育关于知识的本质和必然性及权威性的设定,使教育研究从现代性下解放出来,重新指出教育研究发展的方向。所以,要想摆脱僵化凝滞、缺乏想像力的理性主义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者必须不断剔除陈腐话语模式,在微观层面的教育细节倾注出极大的热情,倾听处于边缘地带的声音。这些将启发网络时代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后现代教育理论,以期向着培养现代知识公民的方向进发。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度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2013GJY23)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link?url=P3a ETGveJjUKBz_fpZxgOup76TRwWsVJ-NyEnGbR0DLoeV88B33pkLUMPh03nAwl-O01OU8UjH0-pXEYcl_n1Jog9dX1aicypVJYBhng2oK.
[2]陈建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析,外国教育研究,1998(2).
[3]同上.
[4][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