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策略探析

2016-05-14 13:13张宁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策略高校

张宁

摘要:本文以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理论为基础,根据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转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构建与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保障机制、实现学生中心主体地位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四点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发展策略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创新创业教育,是在传统教育模式基础上,将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先进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不单单要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还需要针对社会当中不同群体的发展状态,有针对、有目的性地进行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其本质是一种实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是社会时代发展下的必然产物。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必须要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目标,才能发挥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在过去的一个阶段内,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也需要认识到,同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还不够全面深刻

从当前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来看,许多学校都没有对该项工作予以足够重视,这使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很难真正有效地展开。首先,教育理念不能与时俱进。很多高校依然固守原有的教育理念,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很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往往流于形式,根本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素质、能力的要求。其次,部分高校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他们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自身的主要教育发展目标,而是只培养少数的典范,把创新创业教育当作快速培养企业家的摇篮,在教育过程中有“拔苗助长”的错误行为。最后,一些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存在极端化的错误认识,错误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狭隘理解为职业教育,这体现了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解的片面性。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认同程度还相对较低

当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程度普遍不高,在实际的发展中可以发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覆盖面并不广泛,教育的针对性也有明显不足,通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往往只能让一小部分的学生从中受益,而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学校的精英,这使得大部分高校普通学生成为了“看客”,难以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有所收获。实际上在我国创业政策和环境并未完全开放的前提下,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还缺乏足够理性的认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定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应与继续教育相结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持续有效的帮助。

(三)缺少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配套的教学内容与形式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当前很多高校的教育改革还不够彻底,这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还没有完全融人到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建设当中。具体表现为: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或方案,对于教育学科的定位比较模糊;从教学内容上看,往往偏重于政策或行业的宣传分享,涉及到创新、创业与实操内容方面的东西较少,内容功能单一,从教育形式上来看,传统的授课形式仍占主导,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数量持续增加,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又起步较晚,现有师资水平难以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需求。首先,师资数量不足。教师作为学生与知识之间重要的引导者,他们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才能有效地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但从当前的高校师资结构来看,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教师相对偏少,这制约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学科及专业带头人,骨干力量不足,难以形成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团队。其次,教师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从高校目前的师资水平来看,部分资质较老的教师具有良好的教育经验,但创新意识不足。而资质较浅的年轻教师虽创新意识较强,但实际教学经验偏少。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而当前很多教师创新精神不强,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最后,师资队伍的结构还不够合理,特别是对于社会教育资源利用不到位。

(五)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

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高校或教育系统自身的事情,而是要与政府、企业、社会密切联系的一项工作。当前我国一些政策的制定与创新创业教育还不相配套,政策执行力不强,创业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例如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力度不善使高校学生创业热情降低等。由于当前大学生创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大学生创业存在很大的风险,社会实业界当前并不能完全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依托,创业的可靠性较低。

三、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以“面向全体,分类施教”为原则,转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

首先,广大高校需要建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并且能够将其在教育行为当中得以实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不仅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放在高校未来发展战略的高度上,让全体教职员工都能够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同时还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实施的各个环节中,与高校自身的建设发展相融合。

其次,要保证创新创业教育能够真正在高校当中全面展开,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专项创新创业教育,使创新创业教育既可以面向所有高校学生,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最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学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因此需改变以往高校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打开校门办教育,既强调学校内部的资源共享,通力合作,又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合作。同时还要转变对课程讲授与实践活动的关系认识,考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以学生活动带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整合高校教育资源,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首先,需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中国高校发展的创新创业核心课程体系,具体可包括四大方面:创业理论、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上,应注意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注重课程设置的创新性与实用性,降低专业课数量,提升综合性课程数量,开设足够多有针对性的选修课数量。

其次,要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敢于突破专业限制,在教学形式上要鼓励多样性和创新性,通过专业交叉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为他们的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支持口,。

最后,要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例如,可以将教育系统与生产技术系统相结合,实现产学研载体的高效结合,强化校企合作机制,鼓励聘请一线的科研人员进入校园与学生互动;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竞赛项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关键在于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

首先,要通过提高综合师资水平的方式,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结合当前高校师资建设情况来看,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将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或企业一线管理者等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构成以高校专职教师为主,社会教育资源为辅的新型师资结构。

其次,要有专款专用的资金保障机制。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对于资金的投入可能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因此需设置资金保障机制,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完善相关投入。再次,政府与社会应发展协同作用,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落实和完善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给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完善政府自身服务体系等等。

最后,要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体系需具有多维化特点,可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管理层评价、同行评价、专家社会评价、上级相关部门评价等等。

(四)从学生自身素质人手,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人手,增强其创新创业能力。

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信心,让学生正确看待创新创业问题。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很高,因为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如果不能及时学习吐故纳新,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创新创业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最后,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当中,鼓励学生投身到社会创新创业实践当中,积极寻找实践锻炼的机会,增加社会阅历,为日后在创业方面的良好发展提供良好的经验支持。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推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目前仍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需在总结我国已有实践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以深化高校教育改革为核心,加强与政府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在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之下,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策略高校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