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影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已经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现代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教师有效地引导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健体,从而促使学生领悟,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关键词:引导 领悟 体育教 学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的更新。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已经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现代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互相接纳、互相理解,学生通过与教师的相遇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而教育,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整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探索、领悟、创造是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提出“教”与“学”结合的依据
1.激发学生兴趣是关键。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低段的教学以养护和锻炼并重,重点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必须体现出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儿童的心理特点十分鲜明,对事物的注意、思维持久力均差,这就要求在教材的选编上要力求丰富多彩;力求活动是群体性的;力求多安排游戏性的教材。我曾在一节教材为50米考核的课中做过成功尝试,使枯燥的考核课充满情趣。从课的开始就安排反应练习以集中注意力,随之在准备活动中又安排三项行进间的游戏练习,不仅使学生情绪高昂,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目的,还紧紧扣住短跑的特点进行了起跑所需的反应练习,做到一举多得,测验成绩良好。
2.教材的安排要合理。“动”应该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方能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体质。同时,必须遵循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和适应性规律。因此在教材的安排和课的结构选排上,一般应把游戏教材作为主教材,又作为准备活动内容,在基本部分结束后,一般安排赋有竞争性教材,不仅体现出“教”的特点,更使“学”有量的保证。
3.“学”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学生必须有计划地学习有关运动技术,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完成学习基本任务,“学”建立在“动”的基础上。体育教学必须通过大量的“动”才能使技术内化而形成运动技能。因此学习和掌握教材的途径必须是科学的身体练习,并溶进智力、心理等因素, “学”本身具有特定的含义,必须通过一定的教法才能有效传递知识。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分解教学是体现教法的关键。如何分 解教材又是核心问题。依据程序教学原理,科学地把教材分解为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并一步一步掌握,以达到完整掌握技术的目的是有效的。
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孔子曾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要让学生达到“愤”、“悱”这种边缘状态,然后启发、引导,以此来促使学生领悟。
1.引导学生学会发现
布鲁纳认为“发现”按其本质来说,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在“篮球运球”教学中,我并没有直接教给学生运球技术,而是先让学生自主尝试练习,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运球要点的发现。练习后学生纷纷发现:“拍着拍着球就跑掉了”、“一跑起来,就容易碰到球而摔倒”、“运球跑时,将球向前斜拍比较容易”、“球着地时,如果手的节奏与球不一致,球就会脱手”、“我在右手方向拍,可球偏偏跑到左边去”等等。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怎样做就会这样的道理。这种由下至上的认识形成是会牢牢地记在孩子们心里的。
2.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有了发现才会思考,学会思考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教育不仅仅是吸收新的信息,它同时还包含学会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是每个教学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尝试练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就要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要引导学生敢于想象,培养具有创造性思考的习惯。
学会学习是一个长久培养的过程,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认识在集体中的直接碰撞,使学生在集体中确认自己的认识,使自己学得更快,领悟得更深,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引导与领悟”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人才的一种教学原则。“教贵引导,学贵领悟”——这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我想如果教师引导了,学生领悟了,素质教育的成功之日也就不远了。
总之,现代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教”与“学”结合的方法,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继续坚持运用和完善这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