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悄吟
历史的意义或许在于通过不同的镜像可以获得不同的图式。以色列历史学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人类简史》(林俊宏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不失为多维视角下检视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佳作。览阅全书,奇思怪议,俯拾皆是。笔者只能就目力所及,从感受最深的人类在追求文明进程中所付出的代价这一维面,提取几组关键词,以塞读后,算作对作者、译者、出版者和推荐者的感谢。
一.文明与文化
从文化学的视角来检视文明的价值,是本书作者一个重要的特点。文化和文明是两个在日常语用中易于混替,而又切实存在严格常理区分的概念。从语用感情色彩来看,两者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既可以是对某种个人、族群或整个人类行为和存在样态的描述,也可以是对上述对象某种行为和存在样态的价值评判。前者感情中立,后者感情褒倾。从尝试定义的数量来看,关于文化定义的量级则远非文明所及。这至少说明了文化界定的复杂性,而对文明的界定则较易达成共识。用文化和文明来考察个人、族群或整个人类的行为和存在样态,它们既是两种视角,也可以是两种方法。因为是描述同一对象既相关联又存在区别的两个维面,所以,两者又可以互视。也许互视,更容易看清楚两者的差异。笔者以为,本书的构成即有一个作者用文化视角考察文明的问题。所以,这里有必要对文化与文明的界定作简要的梳理。
在中国大陆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印)中,“文明”被解释为“经过长期历史沉淀而产生的有益于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与认知,且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精神财富或发明创造”;而“文化”一词的释义似乎比“文明”词义更广泛,概念更模糊一些,其所指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此一词在考古学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地点分布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比较此典对这两个词的解释,其殊也微。如果将后者解释中的“此一词在考古学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地点分布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置诸前者之尾,也看不出有什么语读上的不顺畅和语意上的不关联。由此可见,同一词典中对这两个词的阐释策略不过异语同释而已,基本上属于互考。即将两者作为同义词处理。而就其所阐释内容呈现的语境而言,也确实可以替用。这说明文化和文明在特殊的语境下是可以作为同义语来使用的。
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中,文明被解释为civilization,a state of human society that is very developed and organized;文化被解释作culture,the customs and beliefs, arts, way of lif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of a particular country or group。英文词典解释的区别较前述中文词典大。文明强调先进性和有意识的组织性建构;文化则强调地区和人群存在的样态,特别是生活方式、习俗、信仰、艺术等要素。
综合上面的词诠,“文明”本身具有进步的隐含意义在其中,某一时期的文明状态一定是在某些方面优于前一时期的。比如通常所谓之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实际上是从生产力技术构成的角度对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作的概括。既是学理上的中性描述,也存在比较意义上后优于前的意味。“文化”则无优劣褒贬之分,只是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群,因自然和历史而形成的经济、政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样态。如果说上述申论尚局限于一般语词意义的解释,为进一步明确两个概念,兹引海内外比较有代表性学者的阐述。
陈炎(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副校长)说:“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却有强弱之别。所谓“强势文化”就是指能力较强、效率较高,从而包含文明价值较多的文化系统。相反,所谓“弱势文化”则是指能力较弱、效率较低,从而包含文明价值较少的文化系统。”(中华文明网,2012年12月24日)因此,文化不仅并存,也可以相互影响和交融。“凡是具有文明价值的文化产品,无论东方西方,都可以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文化既可以体现共时性,也是一种历时性的存在。一种文化作为各种因素综合的产物,一旦形成,就具有强大的惯性,也可以说是生命力。不同形态的文化包含不同的文明要素,也可以包含相同的文明要素。文明要素在一种文化中的占比多少,决定了文化的形态和面貌。文化本身不存在优劣,之所以存在着崇尚某种文化,谄媚于某种文化的现象,完全是因为不同文化对不同文明的推动力不同,使得文明呈现的前后,优劣之分反射到了文化层面。
在ResearchGate论坛上,就文明与文化的关联与区别,印度国家信息中心(National Informatics Centre)的Mukund Hambarde说:“Culture is the set of values that shapes the behavior of the society at different levels while civilization is apparent in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in form of man-made environment. Culture is the mind of society and civilization is the body.”(“文化是社会的精神、心灵,而文明是就像肉体。”)印度海德拉巴中央大学教授Rekha Pande?认为:“The two words are different.”这仿佛有点中国传统哲学道器之论的意味。文化是类似道一样形而上的东西,文明是类似承载道一样的器,属于形而下的东西。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著名的史学家Fernand Braudel认为:“culture could be seen as ‘semi-civilization”。(“文化可以被视为‘半文明”。)这似乎给人玄之又玄的感觉。德国学者伊里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中,明辨“文化”与“文明”。以为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因此,它没有高低之分。而“文明”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着人类的普遍的行为和成就。对于斯论,中国学者葛兆光深以为然,在其煌煌三卷的《中国思想史》中所论“文化”与“文明”之殊别,基本上可以视为是对伊氏之论的进一步发挥。并且由此而在其诸多的有关文化与文明之论述中得出历史是文化看点,未来是文明看点的观点。
总而言之,文化是一个比文明范围更为广泛,界线更为混淆的概念。两者又确实是相关联而又有区别的概念,完全可以以其中的某一个形成检视另一个的视角。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即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阐释了人是如何一步步从智人发展至今的。是从“文化”的角度来检视人类社会在长时段上“文明”发展的状况。在作者看来,从智人在所有物种中处在完全弱势的地位,到如今拥有能够随心所欲的开采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从某些角度来说并非益事,甚至可以说是有害无益。在文明以强大的力量横扫世界上很多区域文化,以彰显全球化必然趋势的今天,尤氏的文化文明论,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对文化已经或将更进一步饱受摧残的焦虑。这可能也是其着获得广泛同情,拥有众多读者的一个原因。
二.进步与代价
从衣不蔽体到丰衣足食;从以物易物到固定货币流通;从世袭王权到民主政治;从满足于温饱到追求精神生活……站在人的角度上,似乎无论是物质或是精神,无论是经济或是政治,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人类都一步步走向强大。不仅可以掌控自己的生命,把握自己的生活,而且掌控自然界诸多生物的发展与变化。然而,这些所谓的进步,却也让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人类自身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身体状况恶化,自然生态圈更是轻则受创,重则毁灭。作者对这些方面冷静的描述,无疑让读者心生忧虑。因为凭借常识,文明在带给人类福祉的同时,确实也带来了令人困扰的负能量。常识是在某一阶段最科学认识的普及,所以,虽然朴素,却无可辩驳。这正是它对读者产生影响的魔力之一。
你可以以辩证誉之,也可以以诡辩斥之,难道不可以以雄辩视?比方尤氏说:从早期人类逐渐放弃追逐猎物到处移动,逐步转为定居发展农业,看似不用再为温饱发愁,无需追逐猎物定无居所,然而,为了保证农作物产量每天高强度的劳作引发了一系列的疾病,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疝气等等;更因为无法预知的天气因素,耕作者时时担心着降水,日照这些被认为无法改变的客观限制;不再满足于解决近几日,近段时间的温饱问题,贪心地认为只要不断劳作就可以解决下一年,下个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温饱问题,期待着有朝一日攒足了麦子不用劳作……生活并未因此更好,出生率的急剧上升,医疗水平却无法跟上,导致了死亡率一路飙升,甚至温饱状况比起之前狩猎时代更加糟糕。
他说:“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p80)新的农业活动使得人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耕作上,并且只能被迫永久地定居在麦田旁。其实,这一切并不难想象:当人开始习惯于依赖某种事物之后就一定会为其所牵制,从农业的发展,到工业产品的使用,再到如今信息化社会网络的普及,无一不证实着这个事实。
世间难道还有胜过事实的雄辩吗?所以,好的辩手诘难对手的铩手锏就是在对方雄辩滔滔阐述已方观点或结论的时候,不断地给他或她提供与其观点或结论相反的事例,即可以挫其锐气,止其胜算之势,使其不得不就你提出的事实之范。
比如,过度劳作带来了更多的疾病;对收成的担心使得农民时时因担心天气问题而心神不宁;电子产品的应用让人际关系日益冷漠,眼疾病例急剧增多;工业所需的自然资源开采过度,环境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诸多岛国面临着被海水淹没的困局……人类文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因人类自身不适当地行为和选择不断产生着负面影响,物种灭绝,全球暖化,积劳成疾。即使工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是这种以毁灭和消亡为代价的进步,又如何担得上进步?
什么样的辩题是最好的辩题?给正反双方同样可能性辩议空间的辩题。在这个意义上讲,文明及其代价,真是一个好辩题。纵观全书,可以说作者正是在辩论的另一方缺席的情况下,作为反方的陈述。
三.人与人类的迷思
自从人类思想逐渐成型以来,似乎就偏爱于将自己的种群与万物剥离开来,无时无刻不想要证明“人”的存在是自然界的唯一特例。“人”是与众不同的,优于自然界其余所有的物种。这种不同,不仅仅是后天的进化,甚至从源头开始就注定了人是不同的:基督教信徒坚信:“上帝按照他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这无疑是希望说明追根溯源到人类出现的最初,上帝造人的意图便不同与创造其他生物。人类要创造一个上帝的目的,原来大有深意。《简史》在比较智人和其他人种的进化速度之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类较其他同类更具优势的地方,不仅是智人具有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智人具有讲故事的天赋。他们善于想象,编造一些本来不存在的东西。要知道这并非如以往的历史书所言只是原始人为了消除寂寞,彼此取乐而必有的项目。作为中国人可能更懂得本书作者对智人崛起的推测。比如“大楚”本已不再,陈胜让吴广在夜里装神弄鬼呼叫“大楚兴,陈胜王”、让人在鱼腹里塞纸条。于是新王诞生,众力聚合,形成了倒秦的惊天巨浪。这样的史例古今中外举不胜书。今天的人们凡事要讲个故事,其实不过是老祖宗的遗传。然而,这种智慧在扩大自己生存边界的同时,又无不在为自己作掘墓的准备。
在远古时期,人还处于智人阶段的时候,就对其迁徙、生活范围内的诸多生物有着毁灭性的影响。考古学家的研究表示,智人的脚印踏上某块此前从未涉及的新大陆时,总是会带来诸多物种的灭绝。这些物种,均是在当时情况下对智人生活有所阻碍或是为智人生活所不需要的。“在人类踏上澳大利亚不过几千年时间,当时24种体重在50公斤以上的动物中,有23种惨遭灭绝,许多比较小的物种也从此消失,整个澳大利亚生态系统食物链重新洗牌”(p65);而在太平洋,“大约公元前1500年开始的一波物种灭绝浪潮,当时源自中国台湾的波利尼西亚农人开始移居到所罗门群岛、斐济和新喀里多尼尔,直接或间接造成数以百计的鸟类、昆虫、蜗牛和其他当地物种灭绝。自此开始,这股生物灭绝的浪潮有主见向东、向北、向南席卷,进入太平洋的心脏地带”(p73);而后,随着智人的足迹从亚洲扩张到北美,曾经以整个北半球为活动范围的长毛象栖息地不断缩小,“距今约一万年前,长毛象栖息地仅剩几座即为偏远的北极岛屿,而后随着4000年前人类的抵达,长毛象突然灭绝”(p67);尤其“在智人抵达后不过两千年的时间,北美原本足足有47种各类大型哺乳动物34种消失,南美更是在60属之中失去了50属”(p71)。
作者在书中提及:“地球上诸多种类的第一次灭绝浪潮是由于采集者的扩张;接着第二波灭绝浪潮则是因为农民的扩张;而今日第三波灭绝浪潮是由工业活动所造成的物种灭绝。人类可以说是生物学有史以来最致命的物种。”(p73)
从智人到人类,文化不断发展变迁,种族团体不断壮大,活动范围更是遍布全球。在如今科技发达的情况下,人类又有了向其他星球发展的野心。在此过程中,不断有物种由于人类的干预走向灭亡,而人类自己却不自知。即使所谓的环保观念,也不过是希望地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可以延长人类物种存在的时间。从古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如今将资源视为己有而频繁爆发的资源争夺战,人类不断为自己谋求着福利。现代科学一方面不断寻找着人类与其他物种相近的基因,相似度的百分比,一方面又时时处处强调人与世间万物的不同。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人类不断挑战自身极限,不惜毁灭森林、改造沼泽、填海造岛,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用钢筋水泥建造城市,无休止地改造着这个世界,隔绝自己与自然的联系,却已然忘记,自己曾经是自然界的一员。人与人类的迷思,导致了自我的狂妄,加速了自身的各种危机。
以上便是一个不谙历史学而又对其怀抱兴趣的初学者初读《人类简史》的印象:它一改从前所学历史人类不断进化,直线上升的刻板,带给我对历史新的想象空间,并且学习要用思考的双眼去看待今天的世界所发生的一切。而这一切却又并非说教式的让人来接受某种结论或主张,而是基于历史学研究已经获得的科学的事实来铺述。简而言之,历史或历史学都不是单纯用来教化的工具,而是提供思考、反思和批评的凭借。
注:本文中所引用观点、概念均在括号内附有备注,另,因本文事实例子论证均选自尤氏一书,故仅标注页码说明,而为出处注明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