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之周期性》说课稿

2016-05-14 06:10吴婷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周期性抽象

吴婷

【摘 要】《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之周期性》这节课,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设计分析七个方面进行说课,其中教学过程是最重要的环节。这节课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建模、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抽象素养。本节课使用的几何画板,也为学生理解这节课起了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周期性;抽象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蓝本,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具体材料,要把握好教材,落实教学目标,必须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因此我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从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材重点与难点两个方面展开我对教材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4节第2小节第一课时,该课时主要学习函数的周期性。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正、余弦函数图像以及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之后,对三角函数的又一重要探讨。周期性,是对函数性质的一个重要补充,又是研究三角函数其它性质的根本,所以本课既是前期知识的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思想方法上讲,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渗透了建模、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周期函数的定义和正、余弦函数的周期性;难点为:对周期函数概念的理解和求函数的周期。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已经学习了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这为学习本课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从学生思维特点来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教学目标

在充分把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准理解周期函数的概念和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周期性,会求一个函数的周期。

2.过程与方法

在概念形成与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抽象素养,渗透建模、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是学生体会获取知识后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四、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我采用引导发现法与启发探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真理,体会获得成功的快乐。

2.学习方法

新课标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我鼓励他们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五、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环节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情境1、情境2. 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变化周期,使学生对周期有初步的认识。再让学生进入情境3,说一说。

情境1:四季变化的图片。

情景2:月亮圆缺现象,即一个月的月亮图形。

情境3:鼓励学生列举类似的周而复始的现象。 紧接着,说明这种现象是周期性。

设计思路: 皮亚杰曾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对周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师:数学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数学是自然规律的高度概括与抽象。那么,我们用数学语言如何刻画周期性?

设计思路:由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自然过渡到数学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环节2:观察分析,形成概念

问题1:观察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指出它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是什么?

设计思路:学生们容易想到正、余弦函数就是周期函数的代表。首先,带领学生回顾其图像,得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为本节课的难点做铺垫。

问题2:正弦函数图像有何规律?其本质是什么?

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之后请小组代表汇报结果。学生可以得到该图像是以2π、4π等为单位的周而复始的变化。但对于其本质,部分同学难以表达。

问题3:观察下面的图形和三组点,分析并总结这几组点有什么共同特征?

设计思路:对于正弦函数图像规律的本质,一些同学难以理解。我以2π为周期为例,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周期函数的本质,为概念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观察几组特殊点,分析共同属性,同学们经过交流,抽象得到其本质。

问题4:你能将正弦函数的周期性推广到一般函数,得到周期函数的定义么?

定义: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x+T)=f(x),那么f(x)就叫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设计思路:趁热打铁,启发同学们将它推广到一般函数,在小组中交流后,形成周期函数的概念。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抽象素养,同时,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问题5:一个函数的周期是唯一的么?其周期中最小的正数是多少?

生:不是唯一的,例如正弦函数的周期有2π,4π,6π…,最小正数是2π。

此时,我便给出最小正周期的概念:如果在周期函数f(x)的所有的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f(x)的最小正周期(如果不加特别说明,周期一般都是指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设计意图:直接给出最小正周期的概念,以概念同化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此概念,扩大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问题6:是不是每一个周期函数都有最小正周期呢?

生:常函数f(x)=c没有最小正周期。

设计思路:学生通过对已学的函数进行讨论,得到常函数没有最小正周期。

问题7: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正弦函数的周期性,通过类比的方法,你能得到余弦函数的周期性么?

师: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2kπ(k∈Z,k≠0)都是它的周期,最小正周期是2π。

生:余弦函数是周期函数,2kπ(k∈Z,k≠0)都是它的周期,最小正周期是2π。

设计思路: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知识性的小结,再次理解函数的周期性。

环节3: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探究1:用定义法求下列函数的周期。

设计思路:本环节是这节课的难点。我采用由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先给出一个例题,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本题既是对周期函数定义的考察,又是为探究正余弦型函数周期公式做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将对一二题进行分析,首先看第一题,观察f(x)的形式,由正弦函数的周期为2π得到f(x+T)的形式,T既是此函数的周期。再看第二题,需要将2x看成一个整体,同理得到其周期周期。通过对前两题的分析,让同学们对第三题进行整理、分析、交流、展示。

探究2:你能从探究1的解题过程中,猜想出y=Asin(ωx+φ)(x∈R)(其中A,ω,φ为常数,且A≠0,ω?0)的周期与解析式里的哪些量有关?

设计思路: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后发现:(1)ω=1,T=2π;(2)ω=,T=π ,得到函数的周期仅与ω的值有关,并猜想得到周期公式 。数学是抽象的,为了让学生形象感知,我将在几何画板中,通过改变A、W、Q量,验证此猜想的一般性。同时,数学也是严谨的,学生类比探究1的第(3)题的证明演绎推理得到该函数周期公式。同理,得到余弦型函数周期公式。

环节4:运用新知,巩固提升

练习1:求函数 的周期。

变式:求函数 的周期。

练习2:若钟摆的高度h(mm)与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求该函数的周期;

(2)求t=10s时钟摆的高度。

设计思路:学生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学得”和“习得”而来的,所以我给出了两道练习题。练习1是基本型的,直接利用公式,目的是强化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变式是对公式的灵活运用,需要先应用诱导公式。练习2是一道实际应用题,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周期函数的理解,还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环节5:温故反思,任务后延

1.温顾反思

(1)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思想方法?

设计思路:我以学生为主体归纳本节所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目的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深化认知结构。

2.任务后延

必做题:课本P36:练习1、练习2

选做题:你认为求函数y=Asin(ωx+φ)(x∈R)和y=Acos(ωx+φ)(x∈R)(其中A,ω,φ为常数,且A≠0,ω?0)的方法能否推广到一般函数的周期上去?即命题:

“如果函数f(x)的周期是T,那么函数y=f(x)的周期是 ”是否成立?

设计思路:针对学生差异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使人人都学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板书设计

七、设计分析

本课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以周期函数概念的形成,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周期性,正弦型、余弦型函数周期公式作为明线,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感受其应用价值。在教学当中,我还将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自己的教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学。

参考文献:

[1]何小亚.中学数学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49.

[2]孙培青.教育名言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67.

[3]孔凡哲,曾峥.7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

猜你喜欢
周期性抽象
一般函数的周期性与三角函数相结合的两个重要结论
小学数学概念形成三部曲
由“抽象”变“具体”
磁场周期性问题的剖析
对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浅谈门格尔与罗雪尔关于方法论的对比及启示
如何快速解答抽象函数对称性与周期性的问题
脱发的生物学机制及治疗方法
函数奇偶性与周期性的一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