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玲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一定要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被运用,也就是现在提倡的“有价值的数学”。因此,从小学开始,我们的数学教学就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什么算是有价值的数学呢?能够被观察、能够被思考、能够被运用的数学就是有价值的数学。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就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大脑功能分区,构建学生的新知框架
关于大脑不同分区有不同功能这一认知已经被科学家反复验证过,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专门的区域是负责精细动作的。学生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有效激活这个区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增加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创造性的获得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四边形的关系时,有经验的老师会让学生自己现在生活中去寻找一些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品,然后让学生观察、猜想这些四边形的特点,有的同学会通过观察获得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有的同学是运用尺子去丈量,还有的同学做了对角线对折的手工,这些都是动手实践操作,学生的学习过程丰富化,大脑的活动区域就会扩大,大脑中探究的功能分区就会被激发,从而建立起知识组块。
二、给予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
数学是科学类学科的基础,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因此,可以说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有关于数学的信息,其广泛的适用性,可以说是无所不在。在课堂教学中多设计实践环节可以突破数学课相对封闭的空间,让学生置身于开放的、灵动的、多元化的环境之中,自觉地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增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养成了在生活中自觉发现问题、自动获得体验、自然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校的图书跳蚤市场让学生自己摆设摊位,布置摊位,规定每个人至少要拿出一本书来卖,又至少要买一本其他同学的书,所有支出成本和收入至少要持平。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之高,提前到二手书市场参观考察书籍的定价,又到书店了解新书的定价,再以最经济实惠的方式设计自己的展台,然后不断地比较、计算,既不能为了回收成本将书价定得过高无人购买,又不能价廉导致成本无法收回。从前期调查到后期实施,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紧密贴合生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并发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
三、合作开展头脑风暴,培养学生深刻思考的能力
数学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学科,为此,我们要解放孩子们的手与脑,突破课堂上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去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它。比如学习不规则图形时,学生会说,生活中不规则的图形确实非常常见,如何将这些不规则的物体的面积计算出来呢?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学就会开展实际的测量方法,让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把自己思考的轨迹和计算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样开展头脑风暴,学生会得到很多的启发,从而设计出一种方案。无论学生确定的方案如何,只要是正确的,且学生可以言之根本,那就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这个时候,教师再让学生回到小组中去设计和研讨,不断的讨论、不断地修正,方案就会日臻完善。这样的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倡导理念,也会使学生获得一种理性的、科学的思维方式。
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保护学生的创新的灵感
数学作为一项思维缜密的课程,打开它的正确方式除了严谨还有创新。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现实生活中一次次创新的实践,才有了数学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好奇心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发现与创新。
无论是何种程度的灵感激发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即使那样的想法有些天方夜谭,但也是学生积极思考的结果,教师必须在加以鼓励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指导,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既要鼓励学生思考,又要教会学生思考,既要有独立思考的过程,又要会小组交流合作,既要学会实践,又要学会审慎。学生们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深化了知识,并将知识转化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
五、结语
现实生活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我们可以在里面寻找到任何学科的“蛛丝马迹”,可以说,现实生活既是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的归宿。小学是各项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数学学科又是一门基础学科,双基训练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只有真正的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将学习与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真真正正的实现,教育的本质也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永利.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郭雪冰.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12.
[3]冯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2(26).
[4]鲍丽花.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索与认识[J].教育科研论坛,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