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只有在日常教学中以真实性、多元化的生活实践活动为纽带,将空乏的道德价值、生活常识等的说教和训诫转化为学生自主的、内在的“亲历习得”,才能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从原先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出发,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要使品德与社会教育更加有效,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换位、课堂辩论、实践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德育实效。
关键词:活动体验;品德与社会;运用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注重的是学生的生活实践体验,是在活动体验中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从而为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品德基础。因此,我根据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在活动体验中进行感知和思考,逐步形成一定的道德观点和道德信念,并获得情感上的触动,从而外化为行动。
一、创设情境,提升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照本宣科,应尽可能地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他们在充满趣味的情境中体验、明理,同时让他们明白:不是学归学、做归做,我们所学的知识,就是为了要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得到运用。
我有幸聆听了品德备课会上的《我来做市长》这一课,深有感触。市长,别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见过,就是市长是负责什么的、他的工作是什么等,学生的脑海里也没有明确的概念。从题目来分析,“市长”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怎样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国家公务员的工作职责,培养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的热情与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呢?这位老师创设的情境让我耳目一新。首先,他设计了新闻大比拼:新苗说新闻。让学生从关心新闻出发去关心社会。然后创设了一个“魅力小市长”的竞选细则:第一阶段,全班分八个代表团,每个代表轮换发表演说,团内投票选出一名。第二阶段,团内选出一名参加知识抢答,最后胜出的四名成为候选人。第三阶段,四名候选人上台开展施政演说,八个代表投票选举出两位“准市长”。第四阶段,两位“准市长”进行现场比赛,最终胜出的一位成为“魅力小市长”。在竞选市长的第三阶段,教师列举了当地曾经发生过的“农贸市场着火了”这一事例,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再让两位“准市长”分别发表一分钟的演讲,最后评选出最优秀的“魅力小市长”。
情境创设到此,教师并没有停止,因为参与公共事业并不是市长一个人的事情,教师又出示了一张群众对公共事务关注程度调查统计图,以表格的形式告诉学生特别关注公共事务的人只有10%,时有关注的是20%,不关注的却占了70%。看了这样的数据,孩子们能很清楚地感知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是很不充分的。于是教师列举了身边的社区管理人员、见义勇为人员等,他们是如何维护周边的环境而成为有责任心的公民,从而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
最后,教师还向学生推荐了群众参与公共事业的方式:市长热线、市长信箱、邮箱、市长接待日、政务论坛、人民代表大会、倡议书、发宣传册、公益广告、做义工等,把德育与生活联系了起来。
二、角色换位,引发共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动建构者,不是外部知识经验的被动接受者。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改变以往陈旧的理念,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学会角色换位,做孩子知识的引领者,点燃孩子学习的激情和信心,帮助指导孩子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内化情感,提升品质。
例如,教《父母的难处》一课,我通过播放班级一个学生父母一天工作的小短片,了解父母一天的辛劳,并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在体验中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子女与长辈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
三、课堂辩论,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可通过有效的课堂辩论,使学生在亲身感悟中掌握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情感体验,深化思维品质,全面掌握知识,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
例如,教学《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一课时,我会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以“科学技术的喜”和“科学技术的忧”为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并通过了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认知水平。
四、实践体验,知行结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学、做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课程性质之一活动性,即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有一句话说得也很有道理:人只有对自己体验过的事物,印象才会更加深刻。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情境感悟中获得知识、增加体验、提升情感。如我在教学《中山陵前》一课时,引导学生围绕“辛亥革命”“孙中山”等主题,采用去图书馆、上互联网、观看影片、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等实践活动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并整理成小故事,召开班级故事会,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奋发有为、立志为国的理想,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表达研究成果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活动体验教学让学生获得了丰富体验,在幼小的心灵中让真善美的种子发芽、长大。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道德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小敏.小学品社课“实践体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2015,(10).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