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荷
【摘要】以兴趣作为作文教学的关键,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研究生活,有助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执教30余年,我对作文教学情有独钟!屡屡从时代的变革和传统的争论焦点中,窥见作文教学的希望之光。
【关键词】兴趣;习惯;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关注身边事物、创设“情境”促兴趣
20世纪80-90年代中末期,信息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可利用的最多最好的资源几乎来源于我们身边的事物。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为了写作教学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一)“情境”创设
刻意创设 “情境”(组织学生搞活动等);捕捉偶发“情境”;发动学生“供材料”创设 “情境”
(二)教师“下水”,激进学生
教师“下水”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比说多少句指导的话都要起作用。
(三)培养“远距离”选材
引导学生回忆那些与中心有关的,鲜为人知的材料,杜绝“千人一面”,力求做到“老事新说”。这一阶段的尝试使学生在信息匮乏的年代也能写出内容丰富的作文。
二、课内外阅读促写作
进入跨世纪的年代,越来越感觉到阅读的重要性以及阅读对写作的促进。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思想材料和语言材料;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读书乐征文”为平台,促进写作教学。
三、素材日记,学生习作的 “米粮仓”
顾名思义,素材日记就是以积累素材为主,把生活中、学习中有价值的材料及时地用简练的语言记录下来,再现生活的面貌、积累平时点滴的思想、收集分散于课外的各种素材,为日后的习作储备“粮草”。
(一)策略和做法
循序渐进,提高兴趣,步步为营,让学生积累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东西。先把要求放低——每日至少一条素材。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够得着、摸得见(尤其写作有障碍的学生)。 就这样,素材日记在学生的浓厚兴趣中记了起来。由于放开了学生的手脚,日记无论是主题、题材、形式都变得极为丰富,质量也有所提高。语言鲜活,各具特色,有着他们那个年龄独有的思想与见解。有些素材表现出来的是孩子的真实思想——有着与父母们沟通的无奈,甚至还有着涩涩的幽默。有的学生还写起了系列观察日记,偏偏精彩,透着爱心,洋溢着童心。
平常懒得动笔的一些学生也尝到了“素材日记”的甜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争着抢着让我一睹他们的文笔。针对这一良好势头,我趁热打铁——给学生加起了码。要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行观察、积累,从广泛的阅读当中观察和积累。每天的素材日记也由原来的一句话上升到百字,由原来的一条增加到两条。
(二)坚持以鼓励、表扬、欣赏为主
一是批阅:师生共同进行;二是讲评:肯定、放大优点,点拨、指导并举;三是抓交流:每周都会利用一节课进行交流。这时的语文课堂总是异常热烈、轻松。师生都被吸引着、感染着、陶醉着……不定期举行素材日记展览。引导学生在“动情处”、在“热点处”、在“疑惑处”、在心灵深处、在“参与处”找材料……
四、日记接力: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之动力
为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我尝试从“日记接力”入手,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把日记本当作“接力棒”,各小组学生每天轮流写一篇日记。在循环过程中,开展相关的一些活动来刺激学生的日记兴趣。使学生在实际和活动中产生记日记的兴趣。它是一种“日记”与“合作学习”的整合。更重要的是通过日记接力,改变了师生和生生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我尝试着各种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日记接力中来。合理搭配小组成员;给学生以自由,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肯定的评价,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培养一批优秀的小组长。
五、手记:观察、交流、表达、习惯之平台
“短小和简洁凭借天才的力量也可以取得深刻的内容。”、“这些随意记下的片言只语看似漫不经心,却灵气溢动。”这是《契诃夫手记》带给人们的启示与震撼。受这本书的影响,我又引导学生写起了他们的手记。
(一)兴趣盎然
“她脸上的皮肤不够用,睁眼的时候必须把嘴闭上;张嘴的时候必须把眼睛闭上。”看到契诃夫的《手记》,学生们由衷地说,噢,可以这样记日记啊!兴趣盎然地、乐此不疲地开始记录他们的一个个生活片段、一点点随感,有的只是一句话……对学生进行“手记”的训练,极大地锤炼了他们的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深化了他们对生活的思考,也为他们的创作积储了丰盈的来自生活的“活水”。我的学生这样记录着:窗外雨不停,我担心旅行社推出在乌鲁木齐看海……
(二)与时俱进
“老妈新开了微博,正和我交流。猛然觉得:手记就像是我们的 ‘围脖,每天织两条,织啊,织啊,织啊……老妈说她要做我纸上围脖的‘纸粉。”在手记的尝试当中,契诃夫给了我启示,而我的学生们更是把这样的练笔赋予了时代的气息!于是,手记的训练在契诃夫的模板上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均有了新意。
(三)交流与描写并举:只有训练,没有交流是达不到共同进步的
依旧每周用专门的时间进行交流。在这个课堂里,我感受到的是学生们观察生活情感的原汁原味的真实流露;家长参与交流:充当粉丝,欣赏点评。培养负责人——把阅读、欣赏第一手资料的权力交给学生,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以上分享的仅是我从教近30年作文教学的一些举措,有一些收获,也有诸多思考甚至困惑,但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养成练笔的习惯,是我们所有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的最大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