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式研究

2016-05-14 14:37朱金花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式现状

朱金花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市场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社会迫切需要拥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而大学生作为高等院校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保证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当前高等院校的关注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式,以期培养一批创新创业能力高且能适应经济社会未来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加强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 D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71-2

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者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丰富了其教育手段,尽管如此,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教育理念不够成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薄弱等现状,导致了创新创业培养方式单一,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等状况。

因此,我国高等院校必须寻找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大学生毕业充分就业,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1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1.1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当前,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分为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组织,通过开设课程,丰富教学内容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掌握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心理品质等,进而让学生能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创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狭义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技能,从相关课程以及提供创新创业咨询等渠道,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1]。

1.2 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各行各业都应该不断努力,为其作出贡献。因此,作为各行各业人才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该掌握丰富的知识,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拥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具备超强的实践操作能力[2]。为此,高等院校必须将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放在与文化素质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同等位置上,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开拓大学生的视野,拓展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让大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充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促进社会发展做出努力。

2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2.1 缺乏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

尽管我国对教育体制进行了不小的改革,也逐步开始对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探索,积极鼓励大学生发挥创新精神进行自主创业。但是,仍然只有少数的一小部分大学生有思想、有胆识,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桎梏,为自身创造就业的机会。从这种情况来看,不利于创新创业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且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管理者以及教育者的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创业能力不足,导致很多学生临近毕业才仓促地为找工作而做出简单的准备,这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使学生无法充分发挥所学知识和技能。另外,虽然有部分学校临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自主创业的讲座,但这些举措并没有从实质上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

2.2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维度定位不准确

大学生思想已经趋于成熟,思维较为活跃,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高,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掌握了较为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在高中阶段得到了巩固,因此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主要是对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各大高等院校会通过开展一系列事件活动,让学生具备相应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想要通过举办创业报告会、创业设计赛等方式来实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从实质上看,这些活动就是纸上谈兵,一旦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就会让学生感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欠缺,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学生的毕业就业[3]。

2.3 培养方式缺乏实践性且较为单一

当前,很多高校在对学生专业培养和技能培养都滞留于表面,并没有落到实处,这就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当前高校缺乏一个健全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导致创新创业培训难以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创业知识结构,这对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且当前高校除了开设少部分课程和组织一部分活动外,高校缺乏高效的、新颖的培训方式,无法真正的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无法实质上提高学生的自传创新创业能力。

3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式

3.1 更新教育观念,健全课程体系

高校主要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教会学生生活方式以及生存技能,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高校教育者和领导者首先应该更新自身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即以大学生为本,牢固树立“创业教育、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开放教育”理念,做到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与此同时,高校管理者还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高校教育者应该立足于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特点,为其设立与其认知水平、学习承受力等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创新创业课程,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以外,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各大高等院校还可以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增加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素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例如:运用学生身边的案例来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白创新创业的意义,从而掌握创新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且在互相沟通中,学生可以总结案例中主人公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而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独立自主的创新创业能力[4]。

3.2 以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培养方式

高校教育者可以在第一课堂中培养大学生创新专业能力,在第二课堂中主要是开设各种创新创业社团,举办一系列创新创业竞赛,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实践。

利用这种两个课堂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一方面,让学生牢固掌握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技巧;另一方面,在活动和实践中,提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首先,由于校园文化内容丰富,且活动方式多样话,这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培养的平台,在此基础上,高校教育者就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转变学生的工作的观念,让学生主动提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进而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为毕业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其次,高校教育者还要认真审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关系,明确教育工作理念,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内容,并充

分利用好校园文化活动这个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另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教育者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进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3.3 立足于学科类别进行分类培养

大学的专业科目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即理工科和文科。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在思维逻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高校教育者应该对不同学科类别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创出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针对理工科的大学生,由于理工科大学生拥有较为缜密的逻辑思维,对实验操作十分重视,因此,理工科的大学生在操作实践方面拥有较大的优势,为此,高校教育者应该加强学校与外界的联系,开展多样化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在实际活动和实际操作中,提升理工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针对文科大学生,文科生细腻的情感和细腻的思维,对于理论知识和思想情感有着较高的优势,基于此,高校教育者应该利用理论知识竞赛或创业方案大赛等方式,让文科大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创业方案设计中,这样的方法有助于鼓励学生开发自身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独立判断和分析能力。总的来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可以充分满足不同科目类别的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有助于大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更有效地为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大学生创业能力教育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高等院校缺乏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维度定位不够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单一且缺乏实践性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高等院校教育者应该主动更新教育观念,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此同时,教育者可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大学生毕业后充分就业。除此以外,高校教育者还应该立足于学科类别之间的差异性,以学生为主体,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的全能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廖瑞斌.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浅议[J].学理论,2015,12(24):115-117.

[2] 李庆才.浅谈大学生创业应该具备的能力及其培养方式[J].读写算,2014,15(17):74.

[3] 杨宇.新常态下高校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5,11(23):398.

[4] 王心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方法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22(8):246-247.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式现状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