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服务工作的创新举措。
关键词 省级公共图书馆 总分馆 服务体系 读者服务
分类号 G252.3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8.005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Innovation
Zhu Zhiwei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aratively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ervice models of branch library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is basis, it proposes the ideas about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 service and innovations in the reader servic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irteenth five-year.
Keywords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 Branch library system. Service system. Reader service.
省级公共图书馆担负着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文化知识、丰富群众生活、提高国民素质、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职能,它的定位应是一个以馆藏文献为支撑,依托现代技术,融合众多文化内容,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功能服务的文化综合体,并通过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新构建和服务举措的不断创新来实现服务工作的转变和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通过独立或合作的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放眼当前国际社会,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是总分馆制。
1 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主要模式对比
1870年,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开放了世界上第一座分馆,此后总分馆制作为国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美国、欧洲、日本、新加波及我国港澳台地区推广开来。我国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始于20世纪末,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总分馆制、区域图书馆服务联盟等多种模式。各国、各地区政府和图书馆界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文环境,探索总结出各具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1.1 国内外的总分馆制模式
1.1.1 美国模式
总分馆制是构成美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主要方式。各县、郡和市的公共图书馆都在辖区内设立了许多分馆,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按照预算下拨所需经费,同时也接收各类公益捐款。总馆承担统一管理和协调职能,分馆实际上是总馆的一个分支或派出机构,总分馆之间组成高度统一、协调、完整的组织结构体系,统一管理设备、人员、经费、文献、检索、流通、咨询等,实行通证通借通还服务。
1.1.2 日本模式
日本公共图书馆按照都、道、府、县立和市、区、町、村立两级来设置,相关经费由政府承担,并在各个社区建立起下一级地域馆或借阅点,确保市民步行20分钟能见到一个图书馆。为此,日本各地区建立起由“中央图书馆(总馆)”“地域图书馆(地域馆)”“图书停靠所(巡回借阅点)”和“汽车移动图书馆(串联补充)”等组成的总分馆制体系。同一服务体系的不同图书馆,设置主体和资金来源相同,采取集中调配、统一管理。
1.1.3 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由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担任总馆,下辖3个区域图书馆和21个社区图书馆。总馆负责整个系统文献资源的采编配送、读者活动的策划和参考咨询服务,社区图书馆主要负责文献借阅服务。读者通证通借通还,全国各地的邮筒可作为还书箱。
1.1.4 上海城市中心图书馆模式
上海是由市馆担任总馆,各区(县)馆作为分馆而形成的服务体系。各分馆保持原有的行政、人事和财政关系不变,由上海市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服务平台、技术设备、规范标准和协调管理,各分馆与总馆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共同搭建一个全市范围的图书馆合作协调服务网络。读者凭“一卡通”在全网内的任意一个图书服务点,享受均值的通借通还服务。
1.1.5 杭州“中心馆——总分馆”工程
杭州市在充分考虑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与公共财政投入方式的前提下,设计了“中心馆(杭州市馆)——总(区县/市)馆——分馆(乡镇、街道)——亚分馆(村、社区)”体系作为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运行模式。整合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立起覆盖城乡、组织结构科学合理、文献资源统一调配、服务质量基本一致、运行高效节约、服务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读者可持统一借书证到服务网内任何一个图书馆或服务网点借还文献资源。
1.2 国内外总分馆模式对比总结
国外图书馆的总分馆制模式,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建设主体,人财物统一调配管理,服务网点统一规划建设,业务活动统一策划组织。统一的管理机制是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国内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各馆基本上都保持原有的行政关系,人事和财政都在各自原有的框架内,彼此之间通过协议,以总分馆制或区域联盟的方式进行合作,共享文献资源,特别是牵头馆在文献资源、技术设备和协调管理上,提供更大的支持和共享。由此可见,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财、物的隶属关系以及统一的管理机制,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总分馆制模式对于目前省级公共图书馆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有一定借鉴意义。
2 未来几年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
2.1 坚持惠民服务导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各省域范围内藏书、目录、馆际互借和业务研究、交流的中心,与其它层级、类型的图书馆拥有不同性质的使命和职能,理应秉持“以人为本”“公平均等”的服务理念,积极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便捷高效的全省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推进公共文化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的均衡发展,从而充分发挥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让文化的阳光普照到每个公民。
2.2 实现单体图书馆服务向总分馆体系服务的转变
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各省域范围内最大单体的公共文献信息集散地,也是最大的文献信息研究所和咨询机构,只有坚持共建共享,实现省域内资源、服务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能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各省级公共图书馆要吸收采纳国外发达国家总分馆服务体系的优点和长处,结合中国各地分级财政的客观实际,通过图书馆联盟的形式,以省级馆为基础,构建全省各地级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搭建服务平台,规范业务管理,融合各馆资源,编制联合目录,开展馆际互借,实现互联互通,从根本上提高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同时加强与本省高校及科研院所图书馆的合作,形成省域范围内完整的图书馆共建共享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构建多功能、多载体、多元化、网络化、公众化、全开放、全免费、全时段的公共文化共享服务空间。
2.3 积极推进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的服务融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实体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开始向“互联网+图书馆”的数字时代快速转换,也推动了图书馆存在实体的逐步虚拟化。图书馆不再单单以实际馆藏为主要评估指标,其获取网络信息的权限和能力及特色数字资源的开发水平和成果,将成为衡量馆藏含金量的重要参数,因此要逐步树立重视虚拟馆藏使用权,淡化实际馆藏拥有权的理念。图书馆在增加印刷型文献的同时,应大力加强数字类文献的开发与收藏,通过连接Internet、DIALOG等联机检索系统和OCLC书目服务机构以及网上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向读者提供内容广泛、虚实结合的文献资源服务。在专业网站导航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网上资源的价值和分布,对网络信息整序、分类,使其有序化、系统化,并与实体馆藏文献相融合,共同构建一个覆盖面广、保障力强,适宜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馆藏结构,为读者服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未来几年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创新举措
3.1 建立健全“一卡通”管理服务和自助服务
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龙头,要充分借助“一卡通”服务来实现区域内的集中管理,借助统一的采购、编目、配送的文献保障模式,建立起包含通借通还、信息资源共享、数字服务等内容的读者服务保障体系。让读者无论在何处,均可以通过统一的检索平台,查询服务网络的文献资源,并通过实体传送或网络传递,便捷地得到所需资料和信息。各成员馆应广泛采用RFID技术和手机自助智能服务系统,不断加大自助借还服务、图书智能分拣、图书智动盘点、图书智能定位和安全防盗门禁等设备的投入,积极开设24小时无人值守的自助服务区,实现阵地服务各环节的机械化、智能化和全时化,有效地节约读者操作时间,方便读者检索查找,减轻工作人员压力,提高架位的准确度,加快图书的流通速度,真正实现向“智慧图书馆”的转变。
3.2 藏用并举,构建分层分线相结合的藏书体系
省级公共图书馆藏书体系主要划分为两大类:①按文献收藏和使用的层次分为:保存本书库(闭架)、基藏书库(闭架)和流通书库(全开架);②按照藏书的利用率分为:一线书库(满足读者总借阅量的60%左右)、二线书库(满足读者总借阅量的30%左右)和三线书库(满足读者总借阅量的10%左右)。分层构建的缺点是重藏轻用,文献的使用价值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分线布局的不足是重用轻藏,削弱了省级公共馆在文献保存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藏”与“用”是始终图书馆面临的一对矛盾。对此,可以采取分层和分线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馆藏文献藏用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其中,保存本书库相对独立,功能上偏重于典藏,承担起当地文献资料的收集和保存职责。其余各类文献按照读者利用率高低和到馆年限,分为流通书库(全开架)和储备书库(开架与闭架相结合)两个层次,两者之间是一个动态、开放、既相互独立又互为流动的整体,对读者实行“藏、借、阅、检、咨”一体化的服务,充分发挥馆藏各类文献资源的作用。
3.3 逐步完善流动图书点(站)建设
省馆应当充分发挥在文献资源、服务手段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实施面向全社会、跨行业间的流动图书点(站)的建设工作,重点考虑在特殊人群、弱势群体和城市边远地区建立流动图书服务点(站),将省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省馆根据各流通服务点(站)的自身条件、人员组成和阅读倾向,针对性地组织书刊资源和数字资源,使用统一配置的管理系统和服务规则,按时汇总流通数据,定期进行效益考核。省馆对各流通服务点(站)的文献资源应定期更新调配,对管理人员要不断进行培训和指导,同时,要经常性地组织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和宣传讲座,提升各流通服务点(站)的活力和影响力,从而增强省馆的服务延伸能力,扩大读者服务的覆盖面。
3.4 加强与实体书店联合,创新读者选书荐购模式
借鉴内蒙古图书馆实施的“彩云服务——我阅读你买单,我的图书馆我做主”读者服务创新思路,各地省级公共图书馆应结合各自馆藏采选政策和读者需求,加强与实体书店的合作,再造图书馆传统业务流程。借助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开发由读者、书店和图书馆共同参与,集“借、采、藏”为一体的共享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需求共享、渠道共享。打破读者、书店、图书馆之间的数据壁垒和通道障碍,让读者成为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员”,实现读者参与文献资源的建设工作,带动图书馆服务核心指标——目标人群覆盖率、持证率、到馆率、点击率的跨越式提升。给书店带来图书馆的读者,给图书馆带来书店的顾客,给读者创造选书的便利,为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的条件,实现多方共赢。
3.5 利用新媒体技术,倡导泛在阅读
泛在阅读是指社会公民以终身学习为目的,凭借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流行的传播媒体,随时随地开展阅读活动,获取有益信息的过程。高科技数字载体(如电子书、手机等)正在不断地引导和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专家预测,到2030年,90%的人将持有E-book,阅读趋势的数字化、多元化、个性化和泛在化必将给出版业和图书馆界带来深刻地变革。省级公共图书馆应紧跟数字阅读时代的发展趋势,有机地将传统图书馆的“实”与泛在图书馆的“虚”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资源、服务、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数字文献资源的采购量,增强新媒体技术的宣传力度,简化读者利用的手续,为读者提供即时便捷、周到细致的阅读服务和信息服务,让实体图书馆成为市民获取泛在化阅读服务的首选窗口和通道。
3.6 打造“创客空间”,营造亲民、开放、互动的学习交流空间
积极打造符合地区实情、各具特色的“创客空间”,让每个人都可以在图书馆这座知识之城里成为创造者,已成为当下省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所在。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当搭建以馆藏文献、数字技术、创新工具为支撑的复合型学习创造空间,不仅要有服务于产业、学习和研究的理念,还要提供用于创造的专用设计软件、制图设备、多媒体触屏、3D打印等设备平台以及沉浸式的数字技术互动空间,更要定期举办主题鲜明的展览、讲座、沙龙、竞赛等交流活动,激发创意灵感,引发思维变革,开启头脑风暴,形成专家、馆员、读者之间的多向交流,推动省级公共图书馆在“知识服务”和“万众创造”的过程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4 结语
“十三五”时期,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各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龙头馆,其服务功能定位就是要以“正确导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改革创新”为原则,重视载体文化的积累与传承,以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促进服务均等化发展,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和办馆效益,成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志和象征。
参考文献:
[ 1 ] 程琼,傅佳颖.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伦理困境探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5):15-19.
[ 2 ] 吴自勤.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J].学习论坛,2014(3):63-65.
[ 3 ] 马宁.抓管理 塑形象 内外兼修 努力提升南京图书馆新馆综合服务水平[J].新世纪图书馆,2007(1):3-4.
[ 4 ] 郭海明.“普遍平等、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3):74-77.
[ 5 ] 黄体杨.我国农村图书馆(室)界定初探[J].新世纪图书馆,2008(2):86-89.
[ 6 ] 方标军.南京图书馆战略定位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0(5):3-6.
[ 7 ] 梁亮,冯继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保障要素探讨:以“大杭州”等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4):29-33.
朱志伟 南京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江苏南京,210018。
(收稿日期:2016-03-20 编校:曹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