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诚信教育

2016-05-14 16:40马池好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信任危机诚信教育学校教育

马池好

【摘 要】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一种浮躁心态,急功近利,很多人缺乏踏实实干精神,总想走捷径,快速成功。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成功速成法指南备受推崇就是反应。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社会的信任危机日益严重,人与人之间缺乏最起码的信任,所以诚信教育就急需加强,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诚信教育阵地之一。本文从普遍缺乏信任的社会大环境入手,阐释了诚信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进行诚信教育。

【关键词】信任危机;学校教育;诚信教育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一种浮躁心态,急功近利,很多人缺乏踏实实干精神,总想走捷径,快速成功。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成功速成法指南备受推崇就是反应。现今制假售劣、偷税漏税、逃避债务、不履行合同、侵犯知识产权、数字造假等各种诚信缺失的行为,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影响人的素质提高和社会风气改善的重要因素。并且在学校中,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替考等种种缺乏诚信的行为也日益泛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社会的信任危机日益严重,人与人之间缺乏最起码的信任,任由这种形势继续发展下去,定会影响社会稳定,动摇国家和民族的根基。

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2013年在中央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将十八大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成国家、社会、公民3个层面,而诚信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社会无诚信不稳,这使我们对诚信的认识从中华民族传统的个人道德上升到公民道德的层面。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党、国家和社会呼唤诚信,而很多人却往往是希望别人对自己诚信,但是当自己的利益面临诱惑时,又时常背信弃约。教育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加强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学校中加强诚信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关于诚实守信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主动做到诚实守信。在这一方面,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诚信是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价值需要,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正所谓“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的基本纽带之一。其次也要让学生明白诚信缺失的危害。诚信缺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甚至全社会的信任危机,会影响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就连平常的测试,学生受虚荣心影响而抄袭作弊,这就使测试结果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因虚高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教师也不能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真是学习情况,最终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受严重影响,甚至难以继续进行。

再次,必要的惩戒也是不可缺少的。有一位教育教学大家曾说过,教育是需要强制性的。当思想教育对一部分学生起不到应有作用时就需要必要的强制性措施。针对平时各种各样的诚信缺失行为,制定相应的惩戒措施,用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失信行为。组织学生学习相应的规章制度后,下一步就是严格执行落实。

当然,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也很重要。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黑板报、宣传栏、条幅等形式,也可以在学生中举行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宣誓晨讲等形式营造诚信氛围。

诚信是相互的,学校要对家长讲诚信。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无数家长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景,把孩子送入学校接受党和国家规定的教育,本身就是对党和国家政府的信任,对学校教育的信任。于是学校的责任显得尤其重大,这就要求学校培育出品学兼优的学生,都能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学有所获,学有所长。那么学校应思考什么呢?就是全心全意不误人子弟。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材的“三让一树”就是学校理所当然的办学宗旨。

民族的未来系于教育,教育的未来系于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应对学生、家长诚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娃娃是祖国的明天,作为一线的教师,要明确肩上的重大责任。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孩子们心悦诚服地懂得什么叫诚信并勇于承担失信的责任。要让学生明白,诚信作为一种社会准则是相互的,不能只拿来要求别人。这就要求你我都要讲诚信,大家都来讲诚信。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一个守信的孩子离不开诚信的父母,身教胜过言教。

还有,政府和社会也应该努力创造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大环境。因为一所学校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社会与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诚信要靠教育,更靠法制,这都靠政府和全社会的努力。在全社会的诚信中,政府诚信是最大的诚信,是社会诚信建设的表率,人民对政府寄予厚望,可谓任重而道远。人民对一个求真务实的政府的信任也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石之一。有了政府乃至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学校会更好地开展诚信教育工作,也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诚信”被置于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诚信应是他们做人的基本准则。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责任”应作为诚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要求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做一个有责任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人的人。具体在学业中,教育学生从不抄袭、不说谎、不作弊等基本规范做起,同时要承担失信行为应承担的代价,就收应有的惩罚。

学校理想化的教育和社会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制约。要教育孩子成为一个诚信的孩子,不光是学校、老师、家长的责任,还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只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教育中的诚信教育定会事半功倍,一个诚信的未来社会大环境也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浅谈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互联网文档资源》.2012

[2]莫殷转,冼忠哲.论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构建与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胡保燕.浅议高职生的诚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年07期

[4]宋雪梅.论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体系建设[J].科技资讯.2014年30期

[5]刘克利,高亚南,刘京花.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4(18)

[6]高明,陈美玲.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浅析[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01)

[7]李雪.构建大学生诚信档案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求知导刊.2014(12)

猜你喜欢
信任危机诚信教育学校教育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困境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脱媒”时代下媒体信任危机探究
网络募捐遭遇“信任危机”的背后
天津爆炸事件后中国爆发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