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
【摘 要】随着课改和教改的持续推进,高中教学的方式变得多样化,教学理念也更加的先进化。从课程内容来看,地理是高中教学中涉及的一门学科,此学科的突出特点是类比性比较强,所以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区域的印象,对于相似区域的地理学习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就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深化对教学方式的认识,突出其价值以及利用水平。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地理教学;运用
探究式学习是目前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老师通过问题设计和任务布置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和探究,在不断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既可以进行知识点的深入,也可以进行知识面的拓展。可以说,探究式教学,既能够完成教学的深度提升,也可以实现教学的广度拓展。由于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部分区域的情况存在着相似性,所以利用探究式学习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由此及彼的迁移,这对于提升教学的系统性而言意义重大。
一、探究式教学
1.原则及方法
探究式教学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此教学方式的应用需要遵循两个基本的原则:第一是要遵循合作式原则。主要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指导,使学生们开展合作探究,这样,探究教学的效果会更好。第二是要遵循指导性原则。此原则主要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对探究方向进行引导。从探究式教学的方法来看,主要方法有两个:第一是深入式,主要指在教学中通过纵向探究来挖掘知识点的深度。第二是广布式。主要指的是在横向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点的拓展。
2.主体及流程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主体往往由老师充当,但是在探究式教学中,课堂的主体回归到了学生,学生成为了课堂的气氛制造者和活跃者,而老师则作为辅导者参与其中。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时候,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此流程一共四步:第一是老师要进行相关教学问题和主题的设计。第二步是进行学生的分组。第三是展开分析、讨论和交流,最后是进行教学总结。在这四步当中,最为关键的是设计环节和交流环节,设计决定这探究课程的价值,而交流则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综合而言,探究式教学要把握主体,并进行流程的完善。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自然地理的区域特征明显,而且区域内的各项因素都具有相关性,所以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可以更加有效的掌握区域地理的综合性。比如在进行气候区教学的时候,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将与气候有关的因素都进行学习。气候形成与海陆位置有关,与气压带也有关,在气候影响下,区域水文、植被等都会呈现出明显的特点。通过探究式学习,可以综合分析探究内容的相关内容,实现教学的由点到面。第二是自然地理的相似性比较明显。比如美国西海岸和亚欧大陆西海岸,由于二者的维度位置具有相似性,所以在气候等方面的相似性也较强。通过这种探究式学习,可以由一个相似特征向其他特征进行复制,这样,对于相似区域的特点便更容易把握。简而言之,利用探究式学习,可以使得自然地理的学习增加的系统化和简单化。
2.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人文地理的学习中,探究式方法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人文地理中运用探究式方法,目的是可以深入的了解区域的综合发展概况。比如在进行我国城市发展经济因素学习的时候,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们可以更加全面的掌握城市发展的原因。比如武汉的发展,位置优势明显,中心辐射力量强。而淮南的发展,依靠的资源比重比较大。上海的发展,区域位置、文化基础、政策优势以及科技力量等都对其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对于城市发展的因素掌握也会更加全面,在进行其他城市发展分析的时候,便会更加的系统与完善。
三、结束语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中普遍的应用,对于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深入的分析探究式教学,使老师对此教学模式有全新的理解,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运用此种教学模式,实现自然地理教学和人文地理教学的全面提升,这对于地理综合教学效果提升而言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龚伟波.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07:80.
[2]张立.高中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的“四环节”——以《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节为例[J].赤子(中旬),2014,04:215.
[3]王海燕.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分析[J].求知导刊,2015,04:144.
[4]陆勇.浅谈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8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