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
【关键词】 阅读能力;自主;方法;阅读量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8—0041—01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阅读方法,等于有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就有了获取知识的自由和能力。当前,我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强调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习目标、知识规律,以课文为例子,教给学生学习各类课文的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尊重学生个体,培养自主阅读
新课标强调:“在阅读教学方面,不应搞过于繁琐的讲解分析,记背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而应强调学生的自主阅读,个性化理解和感悟。”这是新时期、新课标给我们的新任务。但传统的讲授之风仍然盛行,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讲深讲透,学生的学习要求是认真听讲,结果是学生的思维完全围绕着教师打转转,没有一点创新意识,也缺乏自己对文章的独到见解。心理学认为,学生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存在的。因此,教师决不能把基于成人经验的结论,一股脑儿抛给学生,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文化水平,更合理地理解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实际上是一种创造过程,这种创造过程肯定不会完美,但这种过程毕竟是学生亲身参与的,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教给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1. 上好预习课,教方法。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教师要把预习带到课堂,带领学生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一是熟读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是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是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如,在教学《孔子拜师》这节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预习课文,在学生熟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画上记号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预习三、四篇课文,学生就能基本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和步骤。
2. 上好精读课,教学法。语文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如,以积累知识为目的,可以精读;以欣赏为目的,可以朗读;以消遣为目的,可以速读、浏览;以搜集资料为目的,可以跳读等。教学时,教师要抓住本单元本组文章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三、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不多。很多学生的课外书籍大多是《作文大全》《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作文辅导书,而这些书籍都是学生买来模仿写作文用的。二是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少。课堂上阅读的时间肯定没有,课余时间不是被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占去,就是白白浪费了。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发动全班学生积极捐出自己的藏书,由专人负责保管、借阅,另外,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从有限的时间里挤出供课外阅读用的时间。比如,每天中午从吃午饭到下午上课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教师应让学生每天中午抽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读课外书。这样一来,既扩大了阅读范围,也保证了足够的阅读时间,增加了阅读量。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教师应结合实际,激励学生敢于阅读、敢于发言,使学生消除紧张、畏惧的心理,激起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愿望,从而积极投入到阅读中去。另外,广大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接受新的教学思想,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再上新台阶。这样,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逐步提高。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