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明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1-0071-01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课程,它需要学生走出课堂,关注生活,融入社会。社会和生活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滥用资源。那么,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如何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提高指导效率,增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呢?下面的这则案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地沟油”,人们谈之色变又想深入了解。有教师抓住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以“地沟油”为研究对象,带领学生开展了研究活动,但实施过程却一波三折。
第一次研究,教师将研究方向定为“地沟油从哪儿来,在哪些地方用”。教师为学生制订了探究主题“探密地沟油”,主要采用调查法、访谈法,带领学生走进市区的饭店、餐馆等地进行调查、了解有没有使用地沟油。结果处处碰壁,很快就发现这个主题无法推进,因为所有的餐饮企业都怕影响自己的形象,不让师生进入厨房调查、拍摄。
第二次研究,教师将探究方向定为“地沟油是什么”。重新确定主题“辨别地沟油”,采用观察实验法,让学生分组探究在生活中分辨地沟油的方法。结果仍然是失败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科学仪器或方法可以确切地检测出地沟油。
第三次研究,教师改变思路,和学生讨论围绕地沟油这一问题,我们能做什么?然后确定了“合理膳食,远离地沟油”的研究主题。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一是学生查资料,总结地沟油的危害,制作手抄报、倡议书。在学校、社区向人们宣传,合理膳食,远离地沟油。二是联合各餐饮企业向社会发出不使用地沟油的承诺书,此举很受餐饮企业和群众欢迎,这个主题研究获得了成功。
回顾一下这三个研究主题,为什么只有第三次能成功。究其原因,虽然前两次的探究方法是可行的,但教师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选择、利用课程资源,确定研究内容、方向与活动形式,只关注活动的结果,对于课程资源的呈现形式,知识体系的架构预设不足。“探密地沟油”“研究辨别地沟油”这样的选题看似贴近学生生活,但“地沟油”对小学生来说依然陌生,且在研究过程中缺乏相关的专业指导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想进餐馆调查拍摄被拒绝。所以这种贴近只是一种假贴近,实则离学生的生活、知识基础很远。
第三次的成功在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资源进行了合理利用,从主题设计、研究方向、方法,到研究成果的呈现,都是和学生商讨之后得出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活动是主线,资源是载体,教师通过“地沟油”这一资源载体“导之以方向,辅之以方法”,和学生一起开展活动,使实践活动最终取得了成功。
当然,第三个活动方案,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有没有给学生预留后续研究的空间?我们已经知道地沟油有较大的危害,那么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杜绝,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快速检测?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架构新的知识体系,重新组织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通过这则案例,我们不难看出:课程资源的选择要利于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以及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生成新的知识或技能,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中构建新的知识能力体系,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只有这样的实践活动才是有效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真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