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定势思维的突破

2016-05-12 02:51高红芝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定势表面积正方体

高红芝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惰性、思维定势等障碍诱导了学生的思维进入误区,使学生在习惯模式的引导下陷入思维盲点,阻碍问题的顺利解决,同时妨碍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笔者在执教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就曾面对学生的定势思维而失败过,后经过反思、分析,改进了自己的课堂设计,从而在另一个班级教学中,有效地克服了学生的定势思维而获得成功。具体案例如下:

例题:将一个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锯成两个长方体(如下图),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是多少平方厘米?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由于问题是先求两个面积的和,再求增加的面积,故学生的习惯思维也就是先根据锯开后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算出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再求出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之和,然后用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去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从而求出增加的表面积。步骤如下:

(1)(10×5+10×10+10×5)×2=400(平方厘米)

400×2=800(平方厘米)

(2)10×10×6=600(平方厘米)

800-600=200(平方厘米)

当时笔者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学生定势思维,对这道例题做了这样的处理:先让学生说出此题的解题过程,当学生对这种方法已经理解的时候,再引导他们探究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并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正方体锯成两个长方体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到锯开后,表面积增加了原来正方体前后两个面,只要算出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再乘2就求出锯开后增加的表面积,然后用增加的面积加上原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求出锯开后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之和。笔者布置条件稍微复杂一点的变式练习时,结果却大出所料——失败了,多达80%学生做错。

变式练习题如下:

一个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木块沿着水平方向锯成3片,每片又锯成4条,每条又锯成5小块,共有大大小小的长方体60块,如下图所示,这60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多少平方米?

通过对学生答题过程的分析,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运用例题的第一种方法进行求解,就是答对的20%的人中,有一半也还是用这种方法。即先算出其中一个小长方体的长、宽、高,求出表面积,再乘60,则求出60个小长方体表面积之和,但由于小长方体的高除不尽,是一个分数,而且要计算一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非常的麻烦,于是学生就采取放弃的态度。这让笔者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不是讲了第二种方法吗?为什么学生就不会变通一下呢?课后笔者回顾了当时的情景,并找同学聊,最终得到答案。即当时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大家都认同了第一种方法,所以对第二种方法,尽管教师使用了各种手段,来作为重点提醒与强调,但学生并不以为然,因为在学生看来有第一种方法已经能够解决问题了,所以就把第二种方法看作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是教师强加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定势思维、惰性思维。也正是这种原因,造成遇到这种变式练习时,失误率高达80%。

笔者在另一个班级教学时,则对原先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小的调整和完善,即在学生掌握了第一种方法后,笔者给予了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在问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而学生又感到疑惑时,笔者不再急着去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而是让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去做例题的变式题。即把原题“将一个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锯成两个长方体”改为“将一个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锯成两个不同的长方体”,虽然只改变三个字,但由于锯成的两个长方体的宽不确定,学生想用第一种方法——定势思维,就没法求出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了,使学生深感此路不通,摔跟头,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克服他们的惰性心理,有效防止了学生定势思维的形成。然后笔者再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样就把学生“认为是教师强加的方法”这种消极心态变为“我要寻找新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主动心理。

通过对这“一成一败”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的思考,笔者深切感受到在教学过程中,决不能固守模式,而是要以“变”破“定”,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分析、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突破数学的定势思维,才能使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得到发展。(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壆岗小学)

猜你喜欢
定势表面积正方体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试论中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表面积是多少
智力魔方
考虑问题要周全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方方正正的正方体
表面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