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存在的问题

2016-05-10 08:59阮艳艳
新课程·下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观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阮艳艳

摘 要:新课程下,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和能力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探究教师教学观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简要探讨怎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和统帅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观;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中学数学教学起到衔接大学数学教学的作用,是数学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决定了数学教学的方向。本文从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观现状及问题出发,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

一、数学教学观

1.教学观的含义

教学观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教学内涵、教学模式和教学控制方式等的总体认识、理解和看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它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并进一步影响学生观念、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

2.教师教学观的影响因素

中学数学作为中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既是各种理科课程的基础,又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观念和信念以及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目前,中学数学教学观侧重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其目的是完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等。影响中学数学老师教学观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对数学教材的认识、对数学学习途径的认识和对数学教学要达到的目标的认识。

二、教师教学观的现状及问题

1.课堂教学的教学观

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决定了他们的教学观,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授课形式、授课特点、情感价值,进而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观念。目前,课堂教学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的影响,教师仍然处于控制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学过程一般采取传统的满堂灌方式,对知识点反复强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原因。这种课堂教学观念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缺少积极参与,导致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2.教材为主导的教学观

新课程中教师的备课包括“备教材”和“备学生”,这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是因材施教的基础,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然而大多数教师以教材为主,以数学书本作为备课点,忽视了其他的因素。

教师认为对教学大纲的研究、教材的领会和教案的准备能够完全服务于数学教学。这样的观念具有积极的意义,但长此以往教师容易形成固定模式和教学机械性,缺少随机应变的教学能力。学生性格各异,在一种教学模式下,不能完全发展他们的思维活力,长久以来,出现思维固化或者情感和思想品德得不到发展。

3.数学教学评价的教学观

教学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又是对教师工作效果的评价,与教师的评价、效益和教学名誉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其说教学评价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如说是考核教师工作的能力。传统的教学评价以分数作为主要的评价对象,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评价中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短期内无法改变,这就引出了课堂教学观的问题。

数学教学的评价方式大都以分数为主,导致教师重难点讲授和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以课堂专心听讲为主,课后大量练习为辅。即使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了讲和练相结合的方式,但是过度追求高分的评价作用,不能发挥出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起不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三、解决数学教师教学观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教师的教学观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和对学生的培养。下面对上述问题的对策进行简要的探究。

1.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教学观

数学课堂既要传授给学生结构严密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引导为主,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课堂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良好的发展,才能够改变课堂一言堂的模式。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领路人,教授给学生知识和学习知识的途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不再被动接受教学,变为积极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发挥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既能促进课堂发展,又能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形成适应新课程发展的教学观。

2.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观

数学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认识,形成了不同的教学观。以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的思维多样性,导致学生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考虑学生的性格,因材施教,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备课方式。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科学合理评价的数学教学观

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学目标,评价的是教学过程和结果,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和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传统的教学评价以分数为主,导致教师课堂教学认识的不全面。新课程要求教学评价包含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诸因素的评价,重点是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工作。因此,教师正确认识教学评价的各种因素,分清主次关系和各自侧重点,建立良好的评价系统,才能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影响教师的实际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层次不同、领悟能力不同,又反过来影响教师的认识。因此,应从课堂教学、教材、学生、教师和评价等多重因素进行考虑,寻找能够促进数学教学发展的合理的教学观。

参考文献:

[1]高凌飚.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初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2]周仕荣,林卫强.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观的讨论和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教学观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诗心语文的“田园嬉乐”教学观
探析高中语文“实用说”教学观对学生的濡润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