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果 孙学文
摘 要: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低下,医学毕业生就业后表现出的继续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呈现减退的现象,医学毕业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是现今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现状。试图探讨培养高校医学生走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道路,以达到协调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的目的。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内涵;人才培养质量;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众所周知,事物的内涵与外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者之间的共生相成与协调发展,乃是我们“高校人”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其中,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重视和加强内涵建设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而高校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出来的知识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无疑体现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映射出高等教育的内涵。
一、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
1.据卫生部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十年来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平均及格率只有60%,过低的及格率给在校医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拿不到医师资格证书,五年大学寒窗心血就会付之东流。海南省医学生(含专科)执业医师考试及格率低于全国水平,而我们了解到省内许多医院往往因毕业生拿不到执业医师资格证而将其清退,这样的现状对于医学生的知识理论教育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2.最近几年我们发现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因为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医学毕业生就业后表现出的继续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呈现减退的现象。那么,医学毕业生的“再回炉”或者继续深造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医学教育者的面前。
3.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对医学生影响的“双刃剑”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市场经济增强了医学生的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和独立自主、自我实现意识,同时,为医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现理想的舞台。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让一些医学生表现浮躁,追求实用主义;由于涉世不深,往往无法承受市场经济残酷的现实,遭受一点挫折就会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近年来由于医学院校连续扩招,教学资源趋于紧张,师资紧缺状况加剧,教学质量有下滑的趋势。在校医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学生综合素质有所下降。
二、解决对策
1.高校医学生的知识理论传授应该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相挂钩。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临床课程的教学大纲的修订,都应参考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使学校的医学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实现“无缝接轨”。根据某医学院党委提出的“一切工作围绕学生就业开展”的方针,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毕业生的执业医师通过率,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讲解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并通过多种形式检验培训结果,开设执业医师资格培训课程(含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
2.辅导员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但是专业教师加入辅导员的队伍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加速器”。在新生的专业稳定教育、学生继续学习或者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专业科研能力提升、学生考研就业等方面,专业教师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医学院校,我们在倡导全员进行教书与育人工作兼备的同时,要审时度势,选拔一批年轻优秀的专业骨干教师充实辅导员队伍,这批年轻的专业教师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坚持利用各种形式,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目标开展工作。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大力开展“增强竞争意识、锻炼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主题活动,积极带领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第二课堂活动为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开展班级的体育比赛、辩论赛、参加社会活动等。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他们的人格,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根据近几年的社会调查,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是最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我们认为,坚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是提高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最佳途径,是提升高等医学教育内涵的基本要求。社会发展的节奏在不断加快,要想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大学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养,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素养,才能够不被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时代呼唤我们培养新一代的大学生,祖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在新世纪科学发展的大形势下,只有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才能使我们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朱海风.内涵提升,协调发展: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24(6):1-3.
[2]邱艳君,罗志刚,邓宏军.医学院校学生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569-571.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