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琼
摘 要:主要通过实例分析了翻译中遇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问题,提供了合适的翻译方法以及对要做好翻译而需要在文化方面积累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文化差异;网络词汇;翻译方法
文化承载着人类的智慧,而翻译从古至今都充当了世界发展中的重要角色,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各国交流的发展,翻译工作日益频繁,越来越多地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对翻译的要求更精益求精,所以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的解决也成了翻译的重点。
一、文化与翻译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由于中西方所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宗教信仰等的不同,加之时代变迁,信息变幻,中西方民族之间有了明显的文化差异。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的真正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从表面上看,翻译只是语言层面的事,实际上它更是文化信息传递的过程。翻译涉及两种文化,不可避免会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因而成为翻译过程中的难点。
二、影响翻译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包括历史、习俗、宗教、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1.历史文化
中西方文化中的历史典故、历史知识受文化差异的影响成为翻译中的难点之一。
英文中许多习语都含有历史意义,例如:“He has me this Waterloo.”原指法国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被英国著名将领威灵顿普士陆帅吕歇尔彻底打败,后成为习语用来指遭到惨败。再比如“red herring”直译为“熏青鱼”,源自狩猎方法,猎人在打猎中常把茴香,后来又把熏青鱼这类味道很浓的东西当作猎犬的诱惑物,实为转移视线的方法,此处应转译为“障眼法”,同“声东击西”。
中文中“铁帽子王”一词,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在记者会上讲话中的原话是:“在反腐斗争中,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绝不封顶设限,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铁帽子王”其实是对清代世袭罔替的王爵的俗称,铁帽子王和其他亲王相比,享有隔代不降爵的特权。此处直译显然不能让外国记者明白其中的含义,所以翻译张蕾采取了意译的方法译为:No one has impunity.(没有人可以免除处罚)。
2.风俗习惯
几千年来,风俗习惯已经成为各国风土人情的标签,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习惯说吃了吗,干什么呢,去哪儿呀等等,其实也不是真正要问这样的问题,只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但如果直译就会让别人觉得有窥探隐私之嫌,造成双方之间的不愉快,而英文习惯用Hello!Hi!Nice to meet you!或者以天气为话题。这一点在日常口语的翻译中要尤为注意作适当调整。
3.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影响着各个时代的人民的生活,而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更是对翻译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西方人大多信奉基督教,而东方人多信奉佛教。我们平时说的“天哪”,西方人会说:“Oh,my God!”在英语的宗教文化形成的习语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Man proposes,but God disposes.”对应的汉语应用替换法译为自助者天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直译为上帝显然不能为中国人所接受。
4.思维方式
英语民族重直线思维,在表达思想时,直截了当,要点放在句首,而汉民族重曲线思维,习惯先阐述外围环境,最后点出中心。
例如:Seelaus finally returned home last spring after being deplo- yed for 425 days.译为:去年春天(指2004年春天)西罗斯服役425天后终于回到了祖国。此句译者根据中西方民族语言特点作了调整,同时采用了增译的方法为上下文环境做了说明。
另外,英文的逆向思维也经常在常见语篇中体现。例如:I dont think I will be bored in Miss Shens class!请注意在本句中英汉在否定表示法上的区别。应译为:我认为上沈老师的课我是不会感到厌倦的。
5.带有神话或文学色彩的词汇
自古以来,神话传说无处不在,相传甚多,有的甚至成为日常用语,带有寓言寓意,平时不妨多查阅相关资料,慢慢积累,对于异国文化亦是一种积累,以利于更好地做好翻译工作。
例如: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now.“rain cats and dogs”源于北欧神话,传说猫和狗都是暴风雨神奥丁的随从,他们一出动,常引起狂风暴雨,猫和狗成了暴风雨的象征。我们可以根据它表达的意思译为倾盆大雨。
而在做文学作品翻译的时候,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尤为重要,要深刻理解其文化内涵及寓意。比如“心有灵犀”一词源自我国古代唐朝李商隐的《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犀牛据说是一种灵兽,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两端,感应灵异,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来比喻彼此心意相通。可用意译的方法译为:Mind acts upon mind.
6.网络用语
除了以上传统的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最新兴的网络用语也是新时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部分。
本文所谈到的网络用语是随计算机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而产生的新兴词汇。随着近年网络的高速发展,信息的流通已经离不开网络,成千上万的人涌入网络,非常见词汇的出现成为一种流行,随之而来的是对这些词语的翻译成为一个难点问题。
网络词汇的普及,已经让它们在汉语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连一些重要场合,也出现了网络词汇的身影。有些网络词汇都要根据语境来翻译,例如“点赞”一词在2015年的国家领导人新年贺词里出现,原话为“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这里翻译成“salute”有向人民致敬的意思。因为国家领导人讲话一般比较正式,所以用“salute”这样比较正式、庄严的词汇。如果是平时夸赞一个人,用“give a thumps up”就可以了。
还有,比如任性一词是最近最红的一个网络词语,今年的“两会”期间,新闻发言人吕新华也用到了这个词,当时的同声翻译把它译为了capricious,可谓相当精准、恰当。
中国网络词汇的创新速度之快让人惊叹,随着中国网络词汇的发展,汉语的文化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可能会有更多的汉语直译词出现在英语中,例如最近网络比较火的词语:Dama(中老年妇女),Chengguan(城管),Maotai(茅台),Tuhao(土豪)等就都是直接音译汉语来表达,这些网络热词甚至入选了美国俚语网站。
英文中的许多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被国人所熟知并使用,比如OK,Byebye,Hello等,人们对这些词已经耳熟能详,成为我们日常使用的词汇。甚至还出现了中英文结合使用的词语,如—ing,4S店,X光,3D电影等也成为中西方语言发展的一个新时代产物。
以上我们介绍了翻译中的直译法、意译法、替换法、增译法等翻译方法来解决由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难题。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翻译中非常常见,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扎扎实实地学习好汉语;其次,培养跨文化意识,只有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再次,我们应该从英语最基础的词汇入手,只要是相关文化方面的词汇,我们都要加以重视,深刻了解这些词汇背后的文化背景,通过不断练习、比较、灵活运用,切实掌握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在翻译中才能更得心应手;最后,文化的研究永无止境,历史的、未来的都深不可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几乎成为电子图书馆,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全方位地研究中西方文化给翻译带来的影响,更有效地为英汉翻译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关孜慧.文化语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