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美秀
【摘 要】《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历史学术型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的要求,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使学生向创造思维方向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
新课程改革虽然实施了十几年,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学科特点的影响,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面比较欠缺。被列入省级课题《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历史学术型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的组员之后,我才开始意识到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开始践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一,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质疑问题、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建设性的意见。为此,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讨论一些易混淆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设计成题目,让学生反复辨析,细致比较,使学生在不断地讨论交流中接触不同的观点,用自己的观点批驳别人的观点,碰撞中迸出思维的火花,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如在八年级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赞成“了不起”的同学和赞成“没什么大不了”的同学争论非常激烈。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陈述自己的理由,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同学从国际国内方面进行比较,赢得一片惊叹声,似乎在正视历史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巨大的差距,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赞成“了不起”的同学则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前后的对比中说明工业成就巨大,让我们感受工业的变化,确实很了不起。我趁机点拨评价历史事件的要求,学生既巩固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又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锻炼了思维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老师不能摆架子,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往应以人格平等、相互尊重为基础,这样,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自由的发展自己的思维,敢于在课堂上阐述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课堂上,老师不要刻意同化学生的思维,而要鼓励学生的“与众不同”,大胆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学生都能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选择,鼓励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质疑,挑战已知的知识才成为可能。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2课《最可爱的人》这课时,讨论“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能不出兵朝鲜吗?”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是从美国的侵略活动带给中国的威胁方面来思考中国要出兵,也有部分学生用毛泽东的话来回答中国出兵的原因。为了更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我启发学生思考:“美国侵略朝鲜,从实力上来看,你觉得谁会赢?”学生一致认为美国会赢。我又问:“假设美國侵占了朝鲜,你认为他会不会出兵中国?”引导学生从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上思考自然是会的。接着,我又问:“假设美国出兵中国,交战结果将如何?”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已经理解了美国的侵略活动对中国的威胁,所以,也知道了中国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但是,思维的训练并没有停止,我再问:“中国出兵朝鲜,与朝鲜军民一起抵抗美国万一不成功,等待中朝人民的又将是什么结果呢?”这个结果很可怕,我设置情景:“假设你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你会怎么决策?”这时出示毛泽东说的话及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出兵的要求,再展示周恩来说的“帮助邻国”的话,中国是否出兵朝鲜就呼之欲出了。据此,学生也更好地理解了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当然,如果课堂仅仅是这样,也没有批判性思维培养可言,我们要求的是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作出自己个人独立的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以,接着,我再次启发学生:“刚才我们是从中国的角度出发考虑要不要出兵,如果从美国当时的角度思考的话,你们认为,美国人会怎么想?他们会认为中国的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吗?”很显然,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肯定不一样。就像鸦片战争一样,我们认为这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而英国则认为这只是一场鸦片贸易战争而非侵略战争。我们希望学生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在讨论老师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能倾听不同的意见,集思广益,在透析不同的思想观点中相互启发,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三,教师自己要以身作则,成为批判性思维的榜样
批判性思维提倡的是怀疑精神,要求学生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它强调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寻求“不同的声音”,而不是“权威的声音”。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自己要以身作则,平时注意吸收不同的知识,拓展视野,集思广益,作出合乎规律的评判,形成自己的观点。老师自己做好了,学生自然就会模仿,身教重于言传嘛!
第四,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厚积薄发,为思维训练打下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单纯抓思维训练而不注重基础知识教学是行不通的。学生只有不断地积累基础知识,容纳大量的信息,才能对一件事作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反之,如果没有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要学生谈想法、看法就成了无稽之谈。学生只有在基础知识的不断积累中视野才能开阔,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才能跟上去。所以说,基础知识的积累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培养批判性思维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还应努力促使学生向创造性思维发展。因为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这片“沃土”,让学生“放肆”地从批判性思维向创造思维过渡。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历史学术型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的教学经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