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类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备考方略举隅

2016-05-07 12:42王建君
关键词:高考试题阅读理解

王建君

摘 要:小说类现代文阅读理解题近几年在语文高考卷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同时它又是失分率最高的题型。小说类现代文阅读理解的重中之重就是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解答小说类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学生应具有“胸有成竹”的审题策略、“旁观者清”的解题角度、“议论文格式”的答题思路和“名句填空”的做题方法。

关键词:小说类现代文;阅读理解;高考试题

近几年高考中,小说类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的地位越来越高,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它恰恰又是考生失分率最高的题型。

大量研究表明: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思维过程,它既有认知的参加,也有情感的参加,更伴随着紧张的思维活动。良好的思维品质应包括思维的自觉性、条理性、严密性、整体性、创造性等方面。从这个角度看,小说类现代文阅读理解的重中之重就是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通过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来提升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呢?

一、“胸有成竹”的审题策略

学生在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过程中经常会犯这样的毛病:要么重文句轻篇章、重局部轻整体,缺少统览全篇、整体把握的思维方法;要么没有把材料各组成部分的情况合在一起,没有进行整体性的研究,没法领会其通篇的内容,最终无法得出整体性的结论。所以说,要使文字信息的传输发挥有效的整体作用,一定要帮助学生纠正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在落笔之前做到胸有成竹。

现代阅读教学论研究者刘守立先生说:“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这话很好地说明了小说类现代文阅读的特点。学生答题时应该胸中有丘壑,把对问题的解读还原到文本之中,这样才能全面、精准地把握答题方向,实现规范答题的目标。如2015年浙江卷小说类现代文阅读题《捡烂纸的老头》,其中的第四小题是:

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结构安排?[参考答案:①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②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③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

从参考答案看,由繁简二字引出对整篇文章谋篇布局的考量,没有“胸有成竹”的意识是万万不行的。

二、“旁观者清”的解题角度

学生在答小说类现代文阅读题时往往会犯这样一个毛病:一头扎进去之后就出不来了。这就好比是下棋,当局者之所以“迷”,是因为他的视角被自己限制住了,跳不出整个棋局来审视。因此,教师在讲解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上帝俯瞰”的方式。

“上帝俯瞰”这一词语原本出自小说的叙述视角,而事实上,叙述视角是相对于作者而言的,而阅读视角则是相对于读者而言的。因此,这两个视角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阅读的时候,不应朝着一个方向研究、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而要朝着几个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这样获得的答案才会更全面、更准确。对阅读训练中关于内容和写法的思考,常常需要运用这一思维去作出多元而准确的理解。如《捡烂纸的老头》第三题,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参考答案是:

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果不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就无法在宏观把握整个文本的基础上理清文本的结构脉络,也就无法把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与之前的叫阵对照”“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这些采分点。因此,拥有“上帝俯瞰”式的阅读方式是全面理解文本和答好题目的前提和基础。

三、“议论文格式”的答题思路

在全面准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生仍然无法获取足够理想的成绩,究其原因,“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无意识答题方式制约了成绩的提升。

什么样的题型采用什么样的答题格式,相信每一位有高考经验的教师都会给学生以专门指导。在这里,笔者想要补充的是,一定要让学生在回答题目时树立议论文的意识。

众所周知,在所有文体中,议论文的最大特点就是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而高考中包括诗歌鉴赏在内的主观题的回答最需要的就是这一特点。观点明确了,理由充足了,题目的采分点也就获得了。仔细分析历年高考真题就会发现,每一个题目的答案都像一篇小型的议论文:有开头,有主题,有结尾;有论点,有论据。议论文意识甚至可以延展到整张高考试卷的解答上,所有的主观题包括作文在内,都可借助这一意识提升对题目思考的严谨性。如2009年浙江卷第15题(阅读材料为《魔盒》):

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一看这题,我们就应该联想到议论文的结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所选择的“魔盒”或“贝格斯太太”就是论点,无论选择哪个,一旦选择,论点就有了;然后就该用能让人信服的论据来证明……换个角度看,或许其中的每个论据,都是阅卷者的采分点。整个表述过程又恰好符合议论文“总—分”或“总—分—总”的行文格式,这样的表述方式既是这一题型的规范答题模式,也是为阅卷者所喜闻乐见的格式。

四、“名句填空”的做题方法

我们都知道,高考中的名句填空题往往让考生任选3小题,每小题2个空格,分值是6分。换言之,就是总共6个空格,每空1分,折合成字数,如果每空7个字的话,总共42个字,答对答全这42个字可得6分。如果抛开题型单看其形式的话,这一答题模式跟小说类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模式如出一辙,我们不是经常在现代文阅读中看到分值是6分而答题形式则是3个或6个采分点的问题设置吗?所以,我们要懂得,在回答此类问题的时候,采分点要明确,答题时要“平均用力”,照顾周全,就像名句填空一般,每一句都是六七个字,才能答案完满,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把小说类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指导放在高三初期,效果会远远好于放在后期。这样安排的好处在于,其后的每一次月考,都可以成为学生实战演练的机会,在月考分析时,教师可以把有针对性的解读和规范的答题方式再次传递给学生,以便在一次一次的月考中,学生的答题思路得以规范,答题能力得以提升。

(责任编辑:陈玉赛)

猜你喜欢
高考试题阅读理解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途径探析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做题能力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相关试题的归类分析
巧用高考试题,让高三哲学复习课堂灵动起来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
浅析高考试题中的差异充气电池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