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变课本习题 点燃思维火花

2016-05-03 03:46浙江省黄岩实验中学章文菊
中学数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四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浙江省黄岩实验中学 章文菊



巧变课本习题点燃思维火花

☉浙江省黄岩实验中学章文菊

运用习题举一反三,是习题课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众所周知,一堂数学习题课的成功,关键在于对习题的精心选择.若所选的习题蕴含一定的针对性、示范性、趣味性、综合性等特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走出知识误区,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拓宽解题思路,提升思维能力.教材中的习题是专家从大量的“原材料”中经过仔细斟酌、筛选、检验、考证后才形成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只要教者注意对习题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包括对习题的选择、挖掘、引申、改编,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此,笔者以人教版教材“四边形”一章为例,谈谈几年来在习题课教学中的一些探索,作为抛砖引玉吧!

一、以课本练习为基础题型,不断增加问题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原题1(八下第44页练习2)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求证OE=OF.

图1

图2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应用,并通过△AOE≌△COF来达到目的.但在此题的条件下,全等三角形不只是以上一对.因此,我们可以此题为基础题型,进行如下的变式、复合:

变题1:用此题的条件及图形,找出图中有几对全等三角形.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通过仔细观察,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才能准确地完成此题.

变题2:增加条件:GH过点O与AD、BC分别相交于点G、H(图2),求证四边形EHFG是平行四边形.

这样,此题就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应用,但图形明显比以前复杂.只要观察出两图形的关系,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变题3:再增加条件:若GH⊥EF,求证∠EGH= ∠FGH.

至此,本题就变成一道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诸多知识的综合题.由于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增加条件GH⊥EF后,就可利用菱形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之间的关系,得到四边形EHFG是菱形,再由菱形的性质可得∠EGH=∠FGH.

二、以课本例题为参照题型,不断改变例题中的部分条件,使学生在解题中自觉做到举一反三

原题2(八下第46页例3)如图3,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 CF,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图3

此题可从对角线的角度来证明,也可用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关系,由三角形全等知识来证明.

变题1:若把此题中的条件“AE=CF”改成“BE平分∠ABC交AC于点E,DF平分∠ADC交AC于点F”,那么,四边形BFDE仍是平行四边形吗?

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变题2:把此题中的条件“AE=CF”改成“BE⊥AC于点E,DF⊥AC于点F”,那么,四边形BFDE还是平行四边形吗?

此题就要利用垂直的定义和三角形全等的知识,再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来解决.

由原有例题引发出的变式题的讲解和练习,既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各种判定和性质,又能使学生在解题中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以课本复习题为背景题型,改变课本习题,进行一题多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原题3(八下第69页复习题第14题)如图4,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是边BC的中点,∠EAF=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F于点F,求证AE=EF.

图4

图5

图6

图7

方法1:如图4,取AB的中点G,连接GE,则AG=BG= BE=EC,进而得出∠BGE=45°,所以∠AGE=∠ECF= 135°.又不难证明∠BAE=∠FEC,于是△AGE≌△ECF,从而得出结论.

若作为一节九年级的习题课,还可以从以下两种方法去引导:

方法2:如图5,过点F作FH⊥BC于点H,由此可以证明△ABE∽△EHF,进而可得,由比例性质可得.又△FC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有EH-FH=EH-CH=CE,同时易证AB-BE=BC-BE=CE,从而有,所以BE=FH,就可以证得△ABE≌△EHF,得出结论.

方法3:如图6,连接AF、AC,因为∠ACD=45°,∠DCF=45°,可以证得∠ACF=90°,从而有点A、E、C、F四点在以AF为直径的圆上,由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知∠AFE=∠ACB=45°,结论得证.

当然,本题还可以变式为一般情形,即E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如图7所示,也可以采用以上三种方法进行解答.

上述几种方法既体现了几何题一题多解的特点,同时又进行了全面复习,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整合.

四、以课本习题为基本题型,进行一题多变,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原题4(八下第68页复习题第8题)如图8,四边形ABCD是一个正方形花园,E、F是它的两个门,且DE=CF,要修建两条路BE和AF,这两条路等长吗?它们有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

分析:本题思路特别简单,利用三角形全等去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及位置关系,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先从点E、F的位置上进行改编:

变题1:如图9,在正方形ABCD中,已知点E、F分别在边AD、DC的延长线上,且DE=CF,连接BE、AF相交于点P.

(1)试说明:AF=BE;

(2)求∠BPF的度数.

再把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加以改变,同时添加垂直的条件,证明它们相等.

变题2:如图10,在正方形ABCD中,M、N、P、Q分别是边AB、BC、CD、DA上的点,且MP⊥NQ,MP与NQ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图8

图9

图10

图11

继续由直线位置改变为四个点的位置,并转化成面积问题.

变题3:如图10,在正方形ABCD中,M、N、P、Q分别为边AB、BC、CD、DA上的点,AM=BN=CP=DQ,连接MP,NQ,交点为O.

(1)求证:MP⊥NQ,MP=NQ;

(2)将正方形ABCD沿线段MP、NQ剪开,再把得到的四个四边形按图11所示的方式拼接成一个四边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cm,MA=NB=PC=QD=1cm,则图1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cm2.

最后借助垂直条件,将其改编成一道综合性强的几何题.

变题4:如图12,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边AD、DC上的点,且AE=FC,过点F作FH⊥BE,交AB于点G,连接BF,DH,求证:

(1)∠BGF=∠CFB;

图12

解题思路:(1)由BE⊥GF可知BE=GF,又由AE=CF可证BE=BF,所以GF=BF,则∠BGF=∠ABF.又由AB∥DC得∠ABF=∠CFB,从而得出结论.

(2)由于出现了线段和,可以延长HE到点M,使EM= HF,连接DM,证△DEQ≌△DFH,从而得到△QD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结论得证.

猜你喜欢
四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剪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剪拼正方形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四边形逆袭记